APP下载

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

2019-06-11刘晶

知识文库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态培育心理

刘晶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来使社会平稳安定的顺利发展。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和谐安稳的保障,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最终目标,主导者心理服务的前进方向。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在社会心理服务下,培养社会公民现代文明社会应该具有的文化心态,培育出积极向上、平和包容的理性社会心态。

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其社会矛盾已经从原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当先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物质文化,他们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美好生活需要积极的社会心态,积极的社会心态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与积极的社会心态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1 从社会心理服务到社会心态培养

我国现在仍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贫困温饱问题,在现在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渴求的更加富足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这种“美好生活”的物质面向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更是“美好生活”的精神保证。

现代社会因为种种原因,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充分和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由于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性,在具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区域才能获得更加优质的社会心理服务,且社会层次不同,所能获得的社会心理服务质量也存在差异。而社会心态培养则不同,它具有更加广泛的面对性,方法也更加适合普及,再加上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再次降低了社会心态培养的信息获取难度。所以说社会心理服务的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需要社会心态培育来补充平衡。

2 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互补关系,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社会心态培育又是社会心理服务进行的最终目标和最终形式,二者密不可分。

2.1 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

社会心理服务的定义是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各个层次提供服务,最终达到提升整个社会的心理满意度和幸福感的目的。从社会心理服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社会心态培育是其进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是人,社会心理服务的目标是达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社会心理服务的起点是现在,而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是未来,唯有从起点打好基础,才能使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达到最佳目的。社会心理学可以调整各个群体的社会心态,没有良好的心理服务,就没有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从各个方面分析,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当社会上出现负面心态时,可以通过社会心理服务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化解和引导,防止负面情绪在社会人群之间蔓延,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社会心态培育对社会心态的养成、教育和正向引导,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必然产物。

2.2 社會心态培育为社会心理服务保驾护航

社会心态是指在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它具有宏观性、动态性和突生性,是社会群众是否愿意接受社会心理服务的关键,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民众基础和政策保障。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能为社会心理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让增加民众对社会心理服务的接受度。如果说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颗种子,那么社会心态就是这颗种子在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土壤、阳光、水分和营养。如果社会中没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社会心态,人们在接受社会心理服务时往往会产生抵触、逆反甚至仇恨心理,在这种负面情绪中,社会心理服务难以顺利开展和进行。社会心理服务会在社会现实问题得到解决、社会矛盾环节后转化为社会心态培养。社会心态的培养的目标与要求高于社会心理服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又能促进社会心理服务的开展,因此,社会心态培育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形势,又是社会心理服务可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护卫。

2.3 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相互促进

社会心理服务影响到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而社会心态培育又主导社会心理服务的方向,二者相互促进,互相配合。使社会心态培育彻底落实的是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态培育又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标杆。社会心理服务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社会问题,而在社会问题的发现过程中,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有指导作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又具有标杆作用,为社会心理服务树立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离开了社会心理服务的社会心态犹如无源之水,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健全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会在扫清社会心态培育的障碍后,自动转变成社会心态培育,而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服务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和最终目标。

3 结束语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可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水平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社会心理服务的协助下,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指导和改善社会各个成员和群体的行为,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培育出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国家治理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心态培育心理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心理小测试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心理感受
做谦逊的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