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2019-06-11罗燕霞

知识文库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融合德育

罗燕霞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可以与小学德育教育相融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小学的德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并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实现小学生健康成长。

1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融合现状

1.1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大

在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下,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主导,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就无法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并未真正发挥出作用。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注重沟通和交流,但是教师严厉的态度导致很多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过于机械式,教学质量和效率比较低。

1.2 心理健康教育死板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很多德育教师并未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死板,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比较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育的关系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小学德育教育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二是行为规范建设,三是思想道德教育。但是,相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范围比较小,可是针对性非常强,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说服教育。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成长。

3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育融合对策

3.1 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很大影响。在新课标下,德育教师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對此,学校必须加强德育教师培训,丰富德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和体系,坚持优胜劣汰的用人原则,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3.2 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关键场所,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需要在课堂上开展。对此,德育教师必须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明确教学目标,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法是德育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以此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言,大胆说出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3.3 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还处在认识世界的阶段,德育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深入研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想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创新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4 深入挖掘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础,德育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并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德育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学知识,能够适当帮助学生减轻和释放压力,最大化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当成是朋友,能够有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4 结语

新课标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融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中,二者存在联系,也存在差异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开展的目标相同,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现状来看,二者的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并未真正做到二者相融合,依旧过于注重德育教育,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师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意义和作用,做到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合理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为学生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融合德育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融椅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