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饵,引“美术”之趣
2019-06-11顾晓红
顾晓红
现在,美术活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画”课了,他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并整合各个领域能力的偏向美术欣赏、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知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好之。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喜好,而且要及时抓住时机组织教学。把幼儿对儿童绘本的阅读热情迁移为学习美术的动力。如何才能有效的以绘本为载体,进行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呢?
1 选合适绘本、研绘本精华
选择一本绘本不难,难点是在选择绘本中的美术元素是否合适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是使绘本和美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绘本《小黄和小蓝》吧!“这是小蓝”——口气就像为我们介绍一位朋友,很随意自然又带着一些似乎因为熟悉所以随便那么一指的亲昵劲儿。就这样,故事从画面中出现的一个蓝色的圆纸片开始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一种拟人的,亲和的感觉。孩子们不自觉地就和小蓝打起了招呼,就像小蓝就是一个向我们走来的小孩子。书的作者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曾说:“人和人的重要关系就是彼此的面对面”(松居直)。 “面对面”里蕴含着的丰富的意义,所以,小蓝一开始就和我们面对面了。而这最简单的第一页,也被作者认定为全书最精彩的亮点。作者给了小蓝一个小孩最基本的要素: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家。所以小蓝是个幸福的孩子。这里,有个好玩的细节,究竟哪个是蓝爸爸,哪个是蓝妈妈呢?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快乐地猜测着。不过,答案因人而异也会很有趣,不是吗?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光有爸爸妈妈,还不够圆满,要有朋友才是完整的童年。第4页,另一个主人公登场了。小蓝的好朋友“小黄”。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 第17页是整个故事的拐点。在此之前,生活一如往常,和千万个小孩子没什么区别。但是从这次相遇开始,发生了奇妙的事情。松居直指出:“……将彼此相拥的地方置于页面中心。因为是抽象的蓝色和黄色,所以随着喜悦心情的加重,颜色也渐变为绿色。这种心理效果,就这样被巧妙的、视觉化地表现出来。如果此处用人物写实的描绘方法来表现的话,那便不能成为图画,而且也不会有这种出人意料的故事了。”而眼泪却恰恰帮助小蓝和小黄分离了,他们又重新找回了自己。这下回家,蓝爸爸蓝妈妈一下就认出了小蓝和小黄。这种相见的喜悦使得大家情不自禁地拥抱起来。正因为也拥抱了小黄,使蓝爸爸蓝妈妈明白了刚才发生的事情。聚精会神听讲的孩子也兴奋地说:我知道我知道,小黄和小兰抱一抱就变成绿色了。
整个阅读活动孩子都追随者小黄和小蓝,随着他们的开心而开心,随着他们的伤心而伤心。最后活动结束,留给孩子们的就是小黄和小蓝的抱一抱变绿了,这种表示友情的方式最直接地触动了孩子的心,让他们形象直接地学会了交往。
2 寻美术要素,扣孩子兴趣
绘本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绘本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幼儿的学习与创作兴趣。因而在绘本教学中实现幼儿对绘本的情感迁移尤为重要。他是教学实施的直接目的,也是幼儿学习效果的体现。在平时生活中常听见孩子说喜欢画画,因为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繪画。绘画内容和形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所需合理地满足也偶然绘画表达的需求。
例绘本《小黄和小蓝》讲述的是黄色和蓝色抱在一起会变绿色的故事。这本书以孩子熟悉的图形出现,紧紧抓了孩子的视线,整本书阅读后孩子对黄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的科学道理津津乐道。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悬念:不同的两种颜色抱一抱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效果呢?于是我们尝试着通过美术的形式让孩子更多了解红黄蓝三原色之间的交融变化。
小班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弱,对美术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把绘本的美术精神落实到孩子的实际操作中呢?于是我对美术呈现的形式进行了思考,首先想到的是常规的画,由于这是讲究的两种颜色融合,画这种形式会太刻意,太死板,而且缺乏趣味性,于是我们又想到了在塑封膜上进行作画,引导孩子自由蘸色涂鸦,出现一种出奇的效果,最后呈现的就是抽象派的作品,还有就是想到了通过棉球拓印的形式让孩子感受两种颜色之间的变化。两种表现形式都紧扣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动手能力弱,趣味性强。于是我选择了拓印进行了《小黄和小蓝》的美术教学。
首先是认识作画材料,孩子看到一个扎着小辫子的棉球,很好奇,于是在游戏中:摸摸我的小脑袋,抓抓我的小辫子等引导孩子学会了使用棉球。接着就是欣赏拓印作品,孩子看到有的在纸上拓印出了妈妈的项链,有的拓印出了好饿的毛毛虫,有的拓印了大朵大朵的花,孩子们非常兴奋,都开心地拍了手,这个过程是拓宽孩子思维的过程,潜意识引导孩子在创作的时候可以出现各种图案。然后是学习操作,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引导孩子蘸一蘸,印一印,等到没有颜色后再去蘸另一种颜色,所以画面上有颜色的深浅变化。画面更加的丰满。最后呈现的作品我们看到一张画上有深浅不同的三种颜色组成,两种原色和一种变化色,孩子对自己的操作成果都非常的满意,同时孩子也有意识地进行图形的突破,有的围绕中心点向外进行延伸,变出了一朵牡丹花,有的像彩虹糖一样未然中心绕圈圈,小球就像在你追我赶似得。有的中规中矩进行了两个小球抱一抱,总之,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体现了颜色的变化和形状的组合。都能让孩子体验操作的成功和变色成功的喜悦。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 “画出来的书”。既有文学内涵,又有色彩丰富、形象鲜明的图画,而正是这些优美的图画,让人在欣赏文学的美妙之处,又感觉艺术的深远。我们可以借鉴绘本故事和绘本中的表现手法引导孩子去发现,在发现中探索,将绘本教学与美术创作相结合。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开发区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