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改革初探
2019-06-11孔翠
孔翠
动,这种态度无疑是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放弃了一次又一次获得健康身的机会。
4 社会舆论因素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人们普遍认为体育与残疾人无关,或残疾人即使进行体育运动也无法达到正常人的水平,还有可能带来二次伤害。在这些错误观念下,残疾人每天的运动量少之又少,長此以往就会导致肌肉萎缩的不良后果,精神状态也日益衰退,整个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另外,对于儿童福利院来说,必然会将孩子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而体育教学却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让残疾儿童参与体育锻炼,不论对于福利院还是教师都是如履薄冰,存在很大的心理顾虑;此外,社会上很多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残疾人,使残疾人感觉到自己被排斥或受到歧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自卑心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大多数残疾儿童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主要原因是他们存在自卑心理,他们无法正视自己身体上的缺陷,所以拒绝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因此,全社会应给残疾人营造出一个健康、阳光的大环境,使残疾儿童回归到体育课堂当中,通过一定量的体育运动使他们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身体素质得以提升,还能自己的生活圈得到扩大,使生活中充满乐趣。这对于促进残疾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那些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残疾儿童来说,他们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更需要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使他们正确面对自己生活上和身体上的缺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学习和与同学们的愉快相处上。对于残疾儿童的体育教学而言,确实存在较大的难度,体育教师既要使孩子的身心得到锻炼,又要避免他们受到二次伤害,一旦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某些意外损伤,教师还要懂得相关急救措施。因此,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符合新时期对教师执教水平的各项要求。
(作者单位:吉林市社会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