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2019-06-11林建新

知识文库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言表达整体

林建新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进行交流文化、沟通感情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人,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目的意图表达出来,让别人准确无误地理解,而不至于产生疑惑和误解。不但影响了个人思想的表达,而且不影响了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要针对小学生的心智特征及在语言表达时出现的失误与弱点进行培养。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进行交流文化、沟通感情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当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便能轻松地转化为文字或语言清晰地展现,并且易于理解。相反,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在说话时往往词不达意,没条理,让人听了费力,甚至根本听不明白。这样,不但影响了个人思想的表达,而且影响了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小学阶段则是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天赋,并且容易对语言产生好奇和兴趣,具体表现在:学生爱说话、爱模仿他人说话,对词语、句子领悟性强,接受语言快,是发展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时机。如果能抓住这一时机,则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们知道,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其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辨别能力还比较弱,所以他们在语言表达时,经常会出现说话没有主题,不能围绕同一个主题来表达,说话没有条理,东一句,西一句,以及句子之间衔接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给予纠正,就会在学生语言发展过程中,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障碍。因此,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处,我通过以下途径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

1在整体原理指导下,确定语言训练点

阅读教学中,在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时,要以整体原理为指导思想。整体原理,顾名思义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由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组成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也都是一个个相对的整体,它是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把一篇完美的文章比作一个圆球:“圆球具有完满的的象征意义,它有一个中心点,各部分都是绕着圆心环拱着,看似相互独立,实则相互紧密联系着。一篇好的文章也应该是由部分文字围绕着中心,并且各部分间应有最适当的定位列次,以此达到堪称完美文章。”小学新的课程标准也强调:“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因此,在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时,必须立足整体,抓住语文教材中字、词、句、段、篇的内在联系,发挥整体功能,使语言文字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从整体着眼,按照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和课文中“牵一发而全身”的关键词、句、段,确定语言训练点,进行语言文字的整体训练,使其成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和依据。

1.1 根据单元重点,进行整体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组课文,都有单元训练重点(中高年段尤为明显),一组教材是一个相对的整体,三类课文教学必须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确定训练点,进行单元整体序列训练。如:《鸟的天堂》一课,这篇课文主要是对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写大静态时主要从榕树的特点“大”入手,还从时间“傍晚”;写动态是则抓住鸟儿“多而欢”的特点及时间“清晨”是鸟儿活动的最佳时间。这样由静到动,动静结合,是文章更加真切、生动。与此同時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2 紧扣文章“题眼”,进行整体训练。

“题眼”,通俗地理解,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揭示的是文章的中心。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文时,应抓住文章的“题眼”,突出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领会文章的内涵,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1.3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整体训练。

在一篇语文教材中,常常出现一些突出人、事、景、物特点或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词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语言文字的整体训练。

1.4 围绕过渡句,进行整体训练。

在大部分写人或叙事文章中,许多作者都会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使句与句或段与段之间形成一种承上启下或承前启后的关系,加强整篇文章的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过渡句进行整体训练。

1.5 循着情感脉络,进行整体训练。

“情动而辞发”,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作者的情感,教师在导读时,应正确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并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2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俗话说:“言为心声”。心理学研究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就是说,语言是内心的表白,是思维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说法,必定有什么样的想法,想法是通过说法来表现的。这里的“想”就是大脑的思维。倘若思维不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必然导致语言表达无中心,甚至杂乱不堪。反之,当思维具备逻辑性,学生的语言表达自然会呈现一定的条理性。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我们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训练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程序来思考、想象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比如按事物从小到大,由先到后的发展顺序;按物体的空间、布局顺序以及事物的因果关系的顺序等,培养学生具有发展一条线索来贯穿所要表达意思的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也就为语言表达奠定了基础。

3加强语文教学,为语言表达做准备

要进行语言表达,就需要有表达的语言素材。加强语文教学正是为此做准备。加强语文教学重点表现在:第一,要求学生熟读,甚至会背课文。这样不但可以大量积累词句,还有助于理解运用。通过熟读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第二,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复述学过的课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复述时要按课文线索进行回忆思考,还有对一些句子进行概括、调整。以此方式达到发散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多重效果。

4注重学生课外会话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时间有限,难以满足语言表达训练的需要,因而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课外训练时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老是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回答;让学生复述故事、电视剧或编故事等。通过这些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有的教师总抱怨学生爱说话,扰乱课堂秩序,于是他们就禁止学生说话、提问,有的甚至对爱说话的学生予以惩罚。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长期以往,还会抑制学生的天性。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爱说话”的优势。他们不但不反对学生说话,而且还鼓励一写胆小、怕羞、不爱说话的学生来参加与一些训练语言表达的活动。二是要形式灵活多样。小学生的兴趣很广泛,但缺乏稳定性,单一的形式会让他们的兴趣只有三分钟热度,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常抓不懈,在帮助学生建立牢固基础的同时,不断完善学生语言表达的框架。

总而言之,一篇文章的最终完成 ,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的组成都须具备一定吃表达功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围绕中心内容,结合示范、指导等方式,同时根据学生语言水平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积极互动中有所收获。这些活动可以是两人对话、短剧表演、传话接力、看图说话、讲故事、值日汇报等,当然,活动的设计必须保证多数人参与,保证学生的新鲜感和具有参加的积极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就会发现,一旦学生适应了方法、养成了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言表达整体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