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贫困: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缺失与重塑
2019-06-11柳礼泉杨葵
柳礼泉 杨葵
摘要:精神贫困治理是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易受帮扶主体、帮扶客体、帮扶介体和帮扶环体四要素影响,需要在把握和遵循贫困地区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构建文化教育、人文关怀和环境浸润的“三位一体”实践格局,重塑贫困群众脱贫的主体性。
关键词:精神贫困;精准扶贫;内生动力;缺失与重塑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9)01-0106-0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脱贫成就,但与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和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承诺相比,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艰巨。而最大的“拦路虎”和最难啃的“硬骨头”便是如何治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如何增创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重扶志扶智,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1]。在这里,“精神贫困”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党和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文件中。显然,如何治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已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一、贫困群众精神贫困治理的理论省思
贫困群众精神贫困治理的现实关照由来已久。从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的号召到邓小平“要靠自己来摆脱贫困,靠自己发展起来”[3]的主张,从江泽民“自强不息和艰苦创业”[4]的论断到胡锦涛“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5]的理念,再到习近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6]的新思想,这些论述充分反映了精神贫困治理在我国扶贫开发实践中的认识不断深化,极大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科学治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一)精神贫困治理的基本涵义
诚如胡鞍钢等学者指出的那样,“尽管这一问题讨论的时间已久,然而关于它的学术研究甚少,且都未能科学地分析并揭开‘精神贫困的‘黑箱”[7]。要全面、准确认识精神贫困治理的基本内涵,首先必须精准理解和把握好“精神”的含义,否则对精神贫困的理解就无从谈起。“精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义性的概念,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词性和含义,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是,精神主要包括思维、情感、意志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等无意识的方面[8],还更加具体地指向带有价值评判的精神,即事关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而非权利、享乐和财富的生活取向[9]。显然,对精神贫困的定义不能脱离“精神”的本体涵义。同样,精神贫困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多义性的概念,是指贫困群众因外在客观条件和自身主观原因导致在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思维观念、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个体缺乏主体性的结果,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贫困群众个体行为与社会活动的内在机理和实践图式。
精神贫困治理突出的是一个“治”字,属于过程论;强调针对精神贫困的问题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具体而言,心理帮扶就是笃信,这是精神贫困治理的基础。一方面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自暴自弃,培育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面貌,不等不靠不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坚定辛勤劳动致富的意志;另一方面要争取贫困群众的信任,听党话、跟党走,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会不掉一村、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认知帮扶就是转观念,这是精神贫困治理的关键。要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消除落后消极观念、树立自立自强意识,纠正扶贫脱贫认知偏差、正确认识自我和各项扶贫惠农政策。道德帮扶就是修德,这是精神贫困治理的条件。要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全过程,引导贫困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感恩意识,消除“应得”思想,理解党和政府的真情关怀和倾力支持,全力配合各项扶贫开发工作。智能帮扶就是治愚,这是精神贫困治理的根本。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培训事业,让贫困群众及其后代接受教育,提升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提高脱贫致富的实践本领,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显然,治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必须深刻把握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遵循人的自由成长规律,找准贫困群众自主发展能力的生成机理,探索增创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生成路径,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而为的策略和举措,着力激活贫困群众自我觉醒潜能和自我“造血”功能,使其具备现代文明的思想文化观念,由自在自发的“传统人”状态向自由自觉的“现代人”状态转变,方能促使贫困群众物质文明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协同发展,实现贫困群众在物质和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
(二)精神贫困治理的价值意蕴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0]传统扶贫开发模式过于侧重对贫困群众的“输血”式扶贫,使他们丧失了自我觉醒与发展的能力,深陷精神贫困之中。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1]这充分说明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治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从理论上看,精神贫困治理归根到底是把贫困群众从思想和灵魂深处解放出来,摆脱现有思维和条件的束缚,使他们自身智能、体力、志趣、品德和潜能等方面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且能全面地自由发挥和运用,重塑人的本质和价值,使其成为现实的“社会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2]在马克思看来,摆脱人的精神贫困是获取和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前提,否则就会陷入更加贫困的泥淖,形成恶性循环。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3]显然,精神贫困治理旨在通过发展人的“精神”实现思想解放,在摆脱物质贫困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的整体解放。这一价值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活运用,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的纵深延展和必然趋势,也反映了当代中国对“人的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坚定守望和不懈追求,为精准扶贫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
从实践上看,精神贫困治理着眼的是从根子上治理穷与“愚、懒、妄、颓”的顽固恶性循环问题,是提振贫困群众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激活脱贫内生动力和增强自身发展“造血”功能的关键一招。这就等同于牵住了精准扶贫的牛鼻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了思想根基、力量根基和实践根基。具体而言,一方面这是对国际减贫事业发展大趋势的精准把握。早在2008年,联合国就把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设置为“贫困人群的人权和尊严”,这是名副其实的精神贫困治理。201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释了中国从人权保障的角度看待贫困问题的基本立场,以确保贫困群众过上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我国60多年反贫困治理实践基本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例如,作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典范的“宁德模式”,因突出强调和大力倡导“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先扶志”“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思想,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自强不息、不等不靠、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书写了一个个摆脱贫困的生动故事。“宁德模式”正是精神贫困治理的典型代表和图景范式。
二、贫困群众精神贫困治理的现实境遇
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治理,实质上是帮扶责任人针对贫困群众开展的一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精神贫困治理的组织开展和实际效果易受帮扶主体、帮扶客体、帮扶介体和帮扶环体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存在的问题致使当前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治理陷入现实困境。
(一)精神贫困治理的帮扶主体效能性亟待提升
扶贫干部是精神贫困治理的帮扶主体,他们在帮扶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扶贫政策执行的“异化”。自打响全面脱贫攻坚战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和定点扶贫单位出台了各种扶贫惠民政策,但一些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测量困难、尺度不准、操作失误的情况,呈现出与“帮穷不帮懒”截然相反的局面,甚至形成了“人人争当贫困户”的态势,客观上助长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这就要求,“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14]。二是个别扶贫干部工作作风飘浮。他们不愿深入贫困群众中,帮扶工作浅尝辄止,让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得不到帮助,反增消极不公的认知心理,导致贫困群众产生“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为此,要求“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15]。三是一些扶贫干部帮扶能力水平有限。他们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扶贫政策,缺乏系统全面的扶贫工作思路;不注重以贫困群众为中心,拿不出有效的方法与举措,解决贫困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与贫困群众貌合神离,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工作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显然,“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15]。
(二)精神贫困治理的帮扶客体自主性亟待强化
贫困群众是精神贫困治理的客体,他们在被帮扶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偏远封闭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教育质量低劣,文化水平低下。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有的地区文明法治意识淡薄,家族宗教势力影响大,不少贫困群众沿袭陈规陋习。[15]加之区域内因整体“均穷”而缺乏对比、域外交流较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禁锢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致使他们安于现状,缺乏先天性的发展动能和原生性的“造血”功能。二是人生态度相对消极。一些贫困群众深陷眼前艰苦生活的泥潭,加之有限的文化知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对人生价值追求的自我叩问先天不足,人生目標不明、方向感模糊,表现出强烈的宿命感和无所作为的人生哲学,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15]的情况。显然,贫困群众“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5]。三是道德心理相对漠然。一些贫困群众受知识文化、被扶贫经历、生活阅历和性格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对社会扶贫济困缺乏应有的心理认识和实践判断,甚至产生一些错误想法,表露出道德阴暗的一面;另一方面对外在的帮扶行为、道德要求以及价值文化等缺乏应有的心理反应和认知表达,虽对扶贫满怀感恩之心,却不能很好地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四是文化追求相对低端。大多数贫困村缺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健康的文化休闲方式,客观上为落后地区在文化层面提供了“贫困土壤”,助长了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
(三)精神贫困治理的帮扶介体多元性亟待延伸
精神贫困治理的帮扶介体主要是指其帮扶内容和帮扶方法。从当前精神贫困治理的内容看,还相对狭窄。在具体实践中,对精神贫困治理的概念定义并没有全面准确把握,如不清楚何谓精神贫困治理,治理精神贫困应该包含哪些方面,与其他方面扶贫又有哪些区别,等等。这些理论性、先导性的基本认识没有加以理清,在具体实践中就会以偏概全,抓不到工作重点和要害,导致工作无作为、不作为,贻误精神贫困治理的战机。从精神贫困治理的方法看,还相对单一。精神贫困治理的对象是贫困群众,这一特定对象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帮扶干部在工作中要切实转变作风,改变工作方式方法,选择好时机,扎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庭院家舍,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习惯的交流方式,突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问题导向,注重情感沟通,与贫困村民交心交友,真正摸清贫困村民的思想状况,摸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摸清对党和政府的期盼,提高精神贫困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精神贫困治理的帮扶环体功能亟待增强
精神贫困治理的帮扶环体主要包括舆论环境、宣传阵地和文化涵养等方面。从舆论环境上看,还需要净化。贫困群众获取资讯方式日益多元多样,但人际传播依然是主要方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贫困群众因自身知识文化的局限,对信息的获取与理解、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易产生偏差,甚至解读成完全相反的观点,演变为信谣、传谣、造谣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从宣传阵地上看,还需要夯实。深度贫困地区广播、电视信号、互联网等宣传载体还没有全覆盖贫困村庄、村民小组,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不能一步到位传达到贫困群众耳中。村务党务信息公开栏、横幅和海报等传统媒介阵地张贴的信息相对滞后,覆盖面有限,难以确保贫困群众都能及时有效地获知。从文化涵养上看,还需要加强。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贫困农村的民俗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家庭家风文化等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甚至荒弃,传统宗法观念不断遭到侵蚀,而现代性的“村规民约”又难以短期内深入人心,导致文化涵养人的功能弱化,培厚新农村文化的精神沃土任重道远。
三、贫困群众精神贫困治理的实践理路
精神贫困治理的主旨内涵和现实困境充分反映了摆脱精神贫困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要在把握和遵循贫困地区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践导向,构建文化教育、人文关怀和环境浸润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格局,做到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精准发力。
(一)文化教育:精神贫困治理的根本大计
“扶贫必扶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16]习近平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文化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脱贫致富的根子在人、关键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学说在精神贫困治理上的科学运用。只有抓好了贫困群众的文化教育,让其有思想深处的震撼、触及灵魂的洗礼,才能“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17]。
一是要加强国家脱贫攻坚形势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教育。自2013年11月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尤其是2015年11月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制定出台了各类帮扶政策,但在扶贫工作一线、部分贫困群众中,还存在对国家精准扶贫的形势和政策不太了解,认识不全面、有偏差甚至理解错误的情况,让扶贫政策红利难以全面释放出来。持续加强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宣讲好国家精准扶贫形势,让贫困群众认识好、理解好、掌握好精准扶贫政策,是治理精神贫困的基本前提。其最终目的在于引导贫困群众真心、真情、真意相信党和政府的帮扶与付出,积极响应与支持党和政府的扶贫工作,自觉把帮扶政策与自身努力相结合,摆脱贫困。
二是要加强脱贫励志教育。家庭暂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穷志短”和“自我感觉良好”,安于现状,守株待兔,缺乏改变贫穷的意志和信心。正如习近平所说:“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18]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选好、树好身边的脱贫榜样,通过先进典型引路,使其有现成的案例可信,熟悉的人物可学,脱贫致富的事情可做,引导其以榜样人物的生活现状为目标,踩着榜样人物的发展路径而努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劳动斗志,唤醒创业意识,提高家庭建设能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大胆追求向往的美好生活和扛起家庭的责任担当,闯出致富之路。
三是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扶贫开发工作全过程。在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党和政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多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帮扶政策,绝大多数贫困群众是懂感恩、讲公德的。但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原因,部分贫困群众存在“应得”心理、“不想脱贫、不愿脱贫”的思想和“脱贫全然置身事外”的态度。这些错误的认识和思想,不仅消弭了自身斗志,带坏了风气,还贻误了脱贫战机,伤害了干群感情。针对这些情况,必须要加强感恩教育,在具体帮扶实践中,强化党的扶贫政策阐述,算好政策账、经济账、脱贫账、感情账,引导知党恩、怀党情、跟党走,不等、不靠、不要,把党和政府的帮扶化作自身脱贫的动力和助力。
(二)人文关怀:精神贫困治理的重点环节
精神贫困治理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尤其工作对象是贫困群众这样的特殊群体,注重人文关怀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治理精神贫困实践中,广大帮扶干部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提供真情关怀服务,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认真倾听内心诉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家庭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贫穷,重视发挥首创精神,才能“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19]。
一是要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工作亲和力。亲和力就是精神扶贫教育的说服力、公信力和吸引力,也是精神贫困治理的生命力,能够让贫困群众相信、理解、支持,愿意坚定不移地跟着艰苦实干。要始终从贫困群众的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和把握贫困群众认知能力,深入贫困群众心理世界,摒绝衙门官吏的刻板面孔和味同嚼蜡的内容,转换官方语言和不接地气的说教,用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语言、生活爱好、行为习惯,以亲民务实的作风、实用可行的办法来突破贫困群众认识壁垒、情感障碍,让贫困群众从心灵深处愿意接受并产生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
二是要加强问题贫困群众的心理健康教育。立足家庭致贫原因,针对问题贫困群众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积极组织动员亲朋好友、村“两委”干部监测心理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社会心理专家进行专业辅导,帮助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同时,要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不断培育问题贫困群众的良好心态、智能开发、情绪管理等能力,切实帮助其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好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他们心灵深处筑起一座坚实而稳固的承重墙。
三是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贫困群众的思想问题大多是由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物质问题先引起的。切身利益问题是精神贫困的重要诱因。解决好贫困群众思想问题,必须要借助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重要抓手来强化思想教育功能,升华贫困群众的思想觉悟。否则,不从物质利益这一根源上分析贫困群众的思想问题,不切实解决好、维护好贫困群众的合法合理物质诉求,那么,贫困群众思想问题的心结就很难解开,更谈不上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精神贫困就容易陷入“空中楼阁”难以落地的情态中。
(三)环境浸润:精神贫困治理的必要保障
摆脱精神贫困,不仅在于扶贫主体和贫困群众之间点对点的精神帮扶,还离不开外部宣传舆论的价值引领和文化环境的浸润。只有形成内外结合、内外联动的合力,营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路上不落一人的强大气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才能更好地确保和提升精神贫困治理的实际效果。
一是要营造健康的扶貧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媒介阵地的宣传主渠道功能,确保深度贫困地区的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收看收听能全面覆盖贫困村庄,并针对贫困群众这一特定受众对象改进宣传报道方式。重点宣讲好政府扶贫政策、扶贫产业项目、脱贫先进典型等内容,让他们看得懂、听得清、记得牢。另一方面,要通过横幅标语、展板字画、主题宣讲、派发资料等传统方式,采取全面覆盖的办法,把扶贫宣传送进贫困村、送到贫困户、送入贫困群众头脑中,让贫困群众耳濡目染,接受扶贫宣传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要发挥好乡土文化的价值引领。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虽然贫穷,但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滋生和培育出了价值依托和智慧结晶的乡土文化,传承和保留了特有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在这些乡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往往包含了村民勤劳向上、淳朴敦厚、自强勇敢等优良传统文化基因,诠释和内构了全体村民共同的价值操守、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和行为遵循,形成了“乡规民约”最大公约数,奠基了现代性的村风、民风和家风。把这些乡土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融入实践,融入生活,发挥文化温润心灵、滋养人生、涵育家庭的作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对贫困群众摆脱精神贫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抓手,把贫困群众组织发动起来,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观念,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像湖北省十堰市那样,坚持内修人文“铸精神”,在贫困户中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脱贫星、生态星、道德星、信用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文教星、团结星、健康星)评选活动,将脱贫星放到首位,形成以“脱贫星为统领、一星带九星、十星齐争辉”的格局;对获得“十星级文明农户”家庭,在全村召开大会,披红挂花授牌表彰,激励贫困户求富、求知、求美、求善。[20]这对激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文明新风,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精神风貌,提振脱贫信心,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1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48.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2.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8.
[5]胡锦涛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30(01).
[6]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02).
[7]杭承政,胡鞍钢.“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4):97-103.
[8]金炳华.哲学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386.
[9]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79.
[1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1).
[11]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中国青年报,2013-11-06(0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14]习近平.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22(01).
[15]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02).
[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2-12(01).
[17]习近平.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 报,2017-02-23(01).
[18]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3.
[19]習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11-29(01).
[20]陈赞.外修生态塑形 内修人文铸魂[N].十堰日报,2015-10-27(02).
责任编辑:曹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