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逻辑及其现实思考

2019-06-11薛琳钰孟宪平

湖湘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薛琳钰 孟宪平

摘要:“两个决裂”阐释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以及两者决裂之后的文化追求即建立共产主义文化,表现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决裂是基于两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各种社会思潮之间敌视对立也是基于边界的存在,边界本身具有流动性,因此,要坚决捍卫文化边界或思想阵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边界思想为中华文化的守卫和建设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指导,《共产党宣言》中对待日常文化的态度和方法也给我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两个决裂”;文化边界;日常文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9)01-0079-09

《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完整的文化逻辑:它从“两个决裂”中引申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破除传统文化、建立共产主义文化的自信;从边界意识中延伸出思想文化阵地捍卫的要求;从日常文化具体内容的审视中总结出应对日常文化问题的方法。这些宝贵的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培育、主流思想文化阵地的捍卫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文化生活领域的培育和践行,都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从“两个决裂”到文化自信培育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421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最彻底的决裂”,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而是否定传统所有制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性的东西,否定传统观念中因循守旧、开历史倒车的成分。

(一)“两个决裂”中的辨证精神

“决裂”即“破旧立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与“立”的标准和方法。“破”是“在传统的范围以内打破传统”[2]65,“立”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669。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完全否定文化传统的文化虚无主义者,他们主张批判地吸收过去的文化,把精神文化遗产中优秀的、进步的、革命的、民主的与社会主义的因素和传统都接受下来,反对“盲目决裂”和“全盘否定”的做法。如马克思指出:“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2]229马克思弃糟粕、扬精华,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和神秘主义色彩,继承和发展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还表现了一种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体”为本,指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特征;“用”即辅助性的手段,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传统文化是要为现实服务、为现实所利用的。马克思在谈及革命文化传统时指出:“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669这说明,革命文化传统对现实的人的精神文化世界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他还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现实有用性,指出:“在100年前,在另一个发展阶段上,克伦威尔和英国人民为了他们的资产阶级革命,就借用过旧约全书中的语言、热情和幻想。当真正的目的已经达到,当英国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造已经实现时,洛克就排挤了哈巴谷。”[1]670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认识上,马克思显然是把现代文化看作“体”的存在,而把传统文化视为可以加以利用的“已有的思想材料”。關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用关系的思考,体现了马克思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二)“两个决裂”之后的文化追求

“两个决裂”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文化发展的一种坚定自信。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419-420。这就是说,当传统文化不能满足时代环境和客观条件的要求时,便会在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出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这种新思想、新文化,由于其构成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与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相协调、相适应,便在现实境遇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马克思在论及法国民众的传统信仰时指出,与对拿破仑的崇拜这种传统的民众信仰的断然决裂是“非同寻常的精神革命”。通过破除为习惯所崇奉的这一传统信仰,然后建立起新的科学的革命化的思想信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和现实的,尽管目前“很少有人注意,更不为人所理解”。[1]665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流露出对传统信仰必然走向衰亡、新的科学的信仰必然建立的信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必须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中世纪的传统文化只能适应当时的历史形式或生产方式,当经济发展条件发生变化时,以传统形式在场的旧文化必然要发生改变,被历史所淘洗。“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3]710建立在已经变化了的物质经济条件基础上的以新形式出场的艺术文化,在现实境遇中表现出先进性、创造性、持续性和广延性,是一种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一种现实性的力量。同时,这种脱胎于旧传统中的新的艺术文化,内在地包含着预示其自身发展前途的种种未来趋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世界是过程集合的结果而不是事物集聚的结果。任何文化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新旧文化的不断交替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使文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能够适时获得不同的存在形式或样态,共产主义文化是文化未来发展的最高存在形式和旨归。这充分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以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将实现的强大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培育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待文化的一种心态,是一种广泛而深厚的力量。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依然秉持和强调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于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未来路向,源自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思想材料。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担负的文化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经之路,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坚定文化自信,就不能割断历史的联系,必须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它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4]。科学对待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扬弃”的原则,推陈出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相适应”“相协调”,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主义”,也不是让两者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而是要以当代文化为“体”,使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成分为我所用,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坚守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努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边界,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时刻提防国外思想文化的恶性侵蚀和渗透。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以高远的心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方法,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真正吸纳过来,为我所用。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借鉴并非模仿抄袭,决不能成为“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必须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

二、从边界意识到思想文化阵地的捍卫

“文化边界是指文化的活动范围和存在空间,这个边界不是地理界限或疆域界限,而是因思想差别、价值差别和形式差别造成的文化格局。”[5]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之间在思想内容、价值追求和存在形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和界限,这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格局。在整个的文化格局中,每一种社会思潮都占据着一方阵地,都试图不断推移自己的文化边界,侵蚀和挤占对方的空间,因而,无论对哪一种社会思潮来说,捍卫和拓展阵地都是一种必要的事项。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边界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当时流行于西欧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之间的界限,这样一来,科学社会主义就有了自己特定的边界,有了自己的思想文化阵地,其余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诸如“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及“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则被排除在科学社会主义的阵地之外。在思想文化场域中,每一种社会主义流派都想扩大自己的理论阵地或辐射范围,想取得一统或独占地位,这往往会造成不同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激烈斗争,产生文化边界移位的现象。

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所占领的思想文化阵地不是固定不变的,文化边界的移位是一种常态,它们之间相互渗透、进攻,意图攻克和瓦解对方具有“堑壕”和“堡垒”功能的文化边界,夺取自己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之所以斗争如此激烈,是因为这些社会主义思潮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有着严格的界限,且都想要实现话语上的领导权。代表贵族利益的封建的社会主义用“半是挽歌,半是榜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的文字来同资产阶级斗争,它拉拢群众同它一起战斗,却又背信弃义、倒戈相向。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它的思想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1]426。充当德国小市民代言人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企图用抽象的超阶级的哲学理论来否定阶级斗争的存在,套用法国资产阶级批判法国封建阶级的办法来批判德国资产阶级,脱离了德国当时的现实状况。在当时,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之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會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思想上、价值取向上也都存在着明确界限。“理论是革命的先导”,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确立起政治统治地位,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同各种假社会主义展开思想阵地的争夺,坚定捍卫和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文化边界,扩大自己的理论影响,为革命的胜利提供必备的先决条件。思想文化边界的拓展靠的不只是强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借助于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来实现,为此,必须注重提高理论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在攻与守中摆脱守势地位、主动出击。

(二)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边界的守护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当前阶段,确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推进和延伸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边界的根本性措施。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只有使无产阶级首先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它才能逐步摆脱“吐字不清”的窘态,在思想文化阵地中夺取文化话语的统治权和表达权。当无产阶级成为整个社会的真正的文化主体时,便可以在现存社会中自由生产和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同时在思想文化场域中也可以自由自觉地发声。无产阶级一旦在思想文化阵地上取得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文化的边界就会向外推延,非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就会逐渐被压缩和击退,有的甚至最后退场。正确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教育职能和思想改造职能是守望其思想文化边界的重要环节。“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统治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1]434共产党人对普通工人群众所进行的阶级意识的教育,增强了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边界的防御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够击退或消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恶意侵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守”不是无产阶级或社会主义文化的最终目的,由防御转为进攻,向外推移社会主义文化边界才是其最后的旨趣。所以,他们主张在思想文化阵地的争夺中,对各种反对党派包括激进派、社会主义民主党等进行思想上的改造与转化,建立广泛的思想统一战线,以便由内而外推移无产阶级的文化边界,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区域。守望文化边界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了确保依靠强力所获得的文化领导权不旁落,一方面必须增强无产阶级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尽可能地把一切社会成员团结在“革命的社会主义”周围;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精神文化领袖的共产党需要养成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为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合法性“提供深层次的文化道德的合法性支持”。

(三)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在文化大碰撞、大交融的时代,人们面对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与困扰,如何祛魅以守望中华文化,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守望中华文化就是要增强阵地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

新时代,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三重维度,分别是场域维度、主体维度和价值维度。现实社会场域和网络舆论空间是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两大场域。在这两大场域中,主流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文化思潮之间时刻进行着阵地的争夺,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文化虚无主义等借助着多样化的方式不断挤占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空间。因此,现阶段,我们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抵制这些非主流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同化或改造,一方面要诉诸于合理的途径积极拓展和延伸主流思想文化阵地。具体而言,在导向上,要定好基调,弘扬主旋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宣传工作,既要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加以贯彻,以正确规训和引导人们的言行,同时还要唱响网上主旋律,在虚拟社会即网络舆论场中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严格把控思想文化基调,积极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制度和法律方面,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依法打击和坚决取缔境外上传的普世价值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言论和观点,筑牢反渗透、反吞噬的防御营垒。在话语权上,要善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一整套的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和国际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巩固壮大我国主流思想文化阵地。就主体维度而言,思想宣传部门在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必须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念提供传播渠道”[7];人民群众是守护主流思想文化阵地的主要力量,在思想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关键在于能否赢得人民大众的拥护与支持,为此,人民群众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本领,自觉站稳政治立场;广大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的本领,自觉担负起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使命。大众的“积极认同”构成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价值维度。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文化只有收获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并使人民群众自觉将其视为日常生活“常识”的构成部分,才能逐渐在大众的思想观念领域形成一种软性规范,从而筑牢反侵蚀的理性防御壁垒。為此,要积极创建先进的舆情工具,通过多样化的舆情分析和监控软件,引导和唤起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认同;要以大众的现实生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起点,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断提升大众认同的获取度。

三、从日常文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

《共产党宣言》从辩证视角科学审视了家庭、婚姻习俗、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日常文化,并就日常文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这为我们正确审视和对待日常文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一)《共产党宣言》对日常文化的合理审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日常文化对人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不只具有积极价值,同时也具有消极意义,需要合理辨识其中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习俗作为人们日常文化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是双向的,既可以是正确的引导,也可能是偏离正确价值规范的误导。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说道:“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2]109公妻制的婚姻风俗由来已久,受这一风俗的影响,日常生活中,“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1]418,“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1]418,公开的和非公开的卖淫行为成为一种经常性的事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公妻制的婚姻风俗是一种恶俗,带有刻意虚饰、矫揉造作和欺骗色彩,背离了“现代的性爱”的真正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专偶制是现代的性爱能在其中发展起来的唯一形式”,所以,必须消灭公妻制这一婚姻陋俗及其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而要消灭这一陋俗,最根本的就是要消灭“现在的生产关系”。[2]80在对待日常教育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既运用辩证思维积极肯定资产阶级把大量“政治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因素”给予了无产者,从而使无产者在社会中接受了许多“启蒙和进步的新因素”,又批判地指出资产阶级的教育观念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质,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本身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就是把现存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训练成机器,所以主张终止这种狭隘的、利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教育,“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418日常生活中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劝勉和导向作用。“工人没有祖国”[1]419,但却不能否认他们具有爱国主义的精神。在爱国主义情怀下,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即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既为挣得“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努力,也为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努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工人阶级还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在国际主义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作为工人阶级领袖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要联合其他工人政党,组成统一的阶级力量,要在世界范围内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要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435。这种联合是一种团结和协调,无疑,国际主义精神对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行为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日常文化具有双重价值。积极向上的日常文化如文明风尚、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等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劝进和激励作用;日常文化中的恶俗陋俗、腐朽透顶的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传统的偏见等,则对人的观念和行为起着不良的诱导作用。为此,需要正确看待日常文化,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合理改造。

(二)日常文化内容中的问题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日常文化双重价值的思考为我们今天科学审视和对待日常文化提供了方法借鉴。我国日常文化的内容相当丰富,兼具正面与负面双重价值。伴随着文化转型与日常生活的变革,日常文化内容的负面价值有所凸显。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日常文化内容中显现出“去价值化”倾向。所谓“去价值化”是指日常文化的内容中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情况。大众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和媚俗文化,经常借助于摆噱头、炒作和曝光隐私等方式来吸引受众,僭越了伦理底线,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涵盖的文明、和谐、公正等先进价值观念。日常文化的“去价值化”倾向在网络文化场域中亦有所体现。现阶段,不同形式的恶搞文化走红网络,颠倒黑白,将无耻当作荣耀,用“下作”的言行博取网民眼球,只为增加点击量和阅读量。此外,网络上流传的不雅视频、性广告、网络占卜算卦等低俗、庸俗和媚俗的网络文化产品长期充斥着网络空间,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其二,日常文化内容中显现出“去道德化”倾向。这种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虚构的历史人物形象,往往只注重感情的细微之处而忽视道德,极力倡导去道德化的社会行为;只谈个人而忽视集体,完全凭借主观喜恶来解构历史,其结果必然导致道德虚无论。文化虚无主义影响下,人们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一些文学语言和艺术形象逐渐失去了品味、格调和责任,具体表现为在社会上不断涌现出亵渎古代经典、亵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失范败德行为。其三,日常文化内容中显现出“去主流化”倾向。这主要表现为在日常文化生活中,主流价值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不断遭受冲击和挑战。一方面,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受到很大冲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遭受挑战,负面舆情不断发酵,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在人们的日常精神世界中滋生蔓延;另一方面,国际国内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敌对势力通过多种方式加紧了对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精神世界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同我们争夺着阵地和人心,从而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不断受到冲击。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规范日常文化

为了消解日常文化领域中出现的上述现象,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使其逐漸内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在日常生活中全方位贯彻和深层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7]42。日常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有赖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要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学风,引领师德建设”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努力实现全民参与和价值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要具体落实到乡风文明、家风正派和时代新人的塑造和培育等方面。实现“乡风文明”自然离不开对“乡愁”的寄托。然而,乡愁文化中的观念、意识、风俗、信仰、习惯等并非都能与主流价值观相融通,为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仔细甄别并自觉把“乡愁”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东西承续下来,因为它们可以涵养人的精神和唤起文化价值,可以促进乡风文明。要塑造良好的家风,必须在实践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日常家风文化的建设,祛除家训家风中掺杂的利己、攀比、拜金、守旧等糟粕成分,承续家训家风中有价值的、有精神涵养的、利于品格塑造和气质培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合理补充新时代的价值理念,如责任意识、平等观念、服务理念、共享理念、献身精神、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群众的精神文明创建和培育时代新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通过加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引导力和约束力,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日常文化的健康发展还有赖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及其传播的引领作用。精神文化产品最能表现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所以,其创作导向必须围绕人民,在人民中感悟日常生活的本质和底蕴;在价值取向上则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向标,用生动形象的文化作品向大众展示什么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发扬的,什么是必须否定和取缔的,从而引导人民大众自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逐渐消解日常生活中的恶俗、媚俗等低劣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0.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5]孟宪平.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边界及其守护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5-13.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19.

责任编辑:曹桂芝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几点思考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地方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