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禅宗思想
2019-06-11杨雨微
【摘要】苏轼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思想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并且在作品中多有体现。本文通过对赤壁怀古一词的分析,阐述苏轼思想中的“虚无”观、“人生如幻、心造万物”观、自然观,希望借此为研究苏轼及其作品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苏轼;禅宗;虚无;人生如幻;自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禅宗源于唐朝中期,兴于唐末五代,盛于宋代,并且至今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仍有积极意义,非常值得学习研究。士大夫的参禅学佛在宋代已蔚然成风,苏轼更是一马当先,多与禅宗高僧往来,热衷于禅,并且悟性极高,精通佛法妙谛。东坡诗词善于阐述禅理,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便于理解苏轼的禅宗思想,了解宋代禅宗的发展状况,从而现代的禅宗学习提供经验。
一、苏轼与禅宗“虚无”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阕用典,刻画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场面,以英雄人物的消亡体现禅宗“虚无”的思想,即有关“空”的学说。
然而在苏轼的词中,“虚无”常常和“无常”联系在一起。禅宗相信生命是流动的,互相接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有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论述。强调色和空本为一体,人们所看到的前一瞬间和后一瞬间完全不同,即称为“空”。“空”始终是流动着的、变化着的,是一种无常的存在。因此,三国时的英雄豪杰,上一秒可能还雄姿英发,指点江山,下一秒就可能陷入绝境,淹没于历史长河。苏轼的其他诗词中也常体现“无常”的思想,如:“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满庭芳·归去来兮》)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苏轼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思考在这些诗句中均得以体现。正如白居易所说:“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偶吟》),世事是如此难料,更何况“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咏怀》),这样转瞬即逝的人生更令人无法把控,所以无常是一种人类无法逃脱的常态。
同时,“虚无”还代表着“生死”的辩证思想,这些英雄人物曾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但生的同时,下一秒伴随而来的就是“死”。他们的肉体虽已化为黄土,却永远活在了历史中,活在了史书上,这又是另一种生。庄子曾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齐物论》),即生即死,即死即生。况且“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 外篇·知北游》)生死皆物之情,所以,在苏轼看来,人生的虚无、生死并没有什么值得胆怯的,不过是生命的必然过程罢了,离开了对生死的畏惧,苏轼洒脱的个性也油然而生。
二、苏轼与禅宗“人生如幻、心造万物”观
词的下阕,简单概括了周瑜年纪轻轻就在赤壁之战中建立赫赫战功,迎娶小乔,雄姿英发。而苏轼自己,年近五十,写词时待罪黄州,失去自由之身,华发早生。对比之下,引发苏轼无限感慨。
词中引用“灰飞烟灭”一词,本为佛教用语,描写像灰尘一样飞散,像烟雾一样消失。比喻人亡或事物彻底消失、消灭。
其语见“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圆觉经》),主要阐述了虚幻不实、人生如梦、心造万物的思想。如想要从这些虚幻不实的现象世界解脱,如《圆觉经》云,“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一旦觉察到了幻象就立刻远离,只要一切菩萨和众生,通过这种方式修习,就能脱离幻象,人也可以因此而从幻象中解脱。此思想在苏轼词中也得到体现,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句最为代表,苏轼在对人生如梦的思考中顿悟即心即佛,即可自我解脱的禅理。
两句虽简短,却是全词的核心。苏轼借用周瑜等英雄人物的一生从得意到灰飞烟灭,来比喻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虚幻,借此来传达禅宗中的“无念”思想,不必执着于人生中的不得意而郁郁寡欢,一切的虚幻都是由于心造万物,以无念为宗,正因为执念住进了心中才有了嗔、怨,破除执念,不执着于有,就不会因无而怅然若失。人生都是幻象,便不需执念。
“人生如梦”,但苏轼却并未沉迷于如梦的人生无法自拔,而是追求解脱和超越。苏轼虽屡受挫折打击,却不颓废消极,仍然对生活充满满足与热爱,带有深刻的禅宗,虽叫人看破生死,但是不一味消极沉迷的态度。因此全词气势恢宏、豪放洒脱、景象雄浑,给人一种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生机与活力。词尾言道不如“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借酒体现苏轼仍对生活充满热爱,他是以一种洒脱的姿态来面对这些苦难折磨,真正去体验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控制。
三、苏轼与自然
全词以“大江”开篇,以“江月”收尾,交相辉映。大江为“地”,江月为“天”,天地互相照应,别出心裁。同时上阕“千古”风流人物铺开长久的历史轮廓,下阕“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极言时间短暂。长久与短暂形成对比。时间、空间的无限,永恒和个体存在的有限之间的对比对照,也是诗人别出心裁的设计,展现了在历史的长河和广袤的土地下人类的渺小,因此,人生的不如意根本就不值得挂念。
同时,全词多处运用自然景物来进行抒情,“自然”贯穿全词。词中除了把自然當作一种工具,借以表达自己的内心,用自然的无限讲述人类在宇宙和历史中的渺小,无需为不得意而忧愁之外,同时也体现了苏轼对于“自然”的观念。
首先,从“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看出苏轼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许金华老师指出这里不是简单的赏月饮酒,祭奠江月,“中国古代就有祭祀天地的习俗,而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就是对天地自然的崇敬。”(许金华,2005:74)
正和他的《前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变与不变中,知“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生发出对自然的无限崇敬。
其次,苏轼对自然的敬畏并不是沉迷于其中,而是用禅的思想探索自然、脱离自然,并把握自然,最终回归到自我的精神世界。
词中苏轼描写了很多宏伟的自然景物,同时描绘了许多颇有建树的英雄人物,如周瑜,对王朝有着显著功勋。通过英雄人物与自己两相对比,显示出自己屡遭贬谪,早生华发,仕途不顺,但苏轼却仅仅是感叹人生如梦,全词全然不低沉,仍旧气势雄浑,潇洒豪放。他已使自己走出了自然,站在自然、社会之外,获得心灵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看着人生的起起伏伏,世事的变幻,超然物外,淡然处之。
蘇轼崇敬自然而不沉迷于自然,反倒获得了心灵的解放,豪放洒脱,尊崇禅宗但又有超越。通过对苏轼这首词的简单分析,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中国文坛的奇才,了解这位真正的智者。
生命不息,对苏轼的分析就不应停止。这位旷世奇才的思想与作品绝对是中国的传世瑰宝,对于我们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苏轼的作品及其本人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苏轼更加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冷成金.走出自然——从苏轼的山水诗看自然诗化的走向及其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4):92-97.
[2]许金华.历史和人生的自然生态观——重新解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4):72-75.
[3]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J].文学遗产,1989(5):87-96.
[4]朱靖华.前后《赤壁赋》主旨新探[J].黄冈师专学报,1982(3):11-19.
[5]左福生.苏轼禅理诗的人生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7(5).
[6]张硕,赵德高.论苏轼禅偈及其对禅宗思想的接受[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6):85-88.
[7]王树海,赵宏.论苏轼词的佛禅精神[J].学习与探索,2013(11):137-140.
[8]肖占鹏,刘伟.智者的悟语——论苏轼禅意诗的当代价值[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69-172.
[9]南怀瑾.圆觉经略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杨雨微(1998-),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大三学生,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河南省郑州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