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磁州窑陶瓷装饰工艺浅析
2019-06-11刘星辰
【摘要】宋代磁州窑陶瓷借鉴并融入了唐代长沙窑瓷器制作的特点,其作品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北方民众最受欢迎的陶瓷产品,其装饰具有卓越成就。本文从宋朝磁州窑的装饰工艺入手,具体分析其装饰特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毛笔绘画装饰、刀具划刻装饰和釉料装饰。另外,还对磁州窑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究,并有针对性地从技艺方面研究绘画装饰、地理环境层面对釉料装饰影响、其他工艺对刀具装饰手法影响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宋代;磁州窑;陶瓷;装饰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宋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艺术审美相应改善,陶瓷产品得以发展。对于宋代北方陶瓷工艺的看法,大多对汝窑等官窑比较熟悉,往往忽视民窑陶瓷工艺产品。陈万里先生曾说过,宋代北方的民窑瓷器,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中国的瓷器工艺有着创造性的贡献。[2]本文就宋代北方民窑磁州窑进行探讨。磁州窑始于北朝,盛于宋朝。其特点是粗陶细作,运用多种工藝技法进行装饰,种类繁多,装饰样式高达几十种,创造了诸多艺术形式。[3]陶瓷技工善于应用不同的装饰材料,熟练应用各种装饰技术,进一步稳定了磁州窑的特色装饰地位。
按照装饰工艺划分,陶瓷划分为三大种类:一是以毛笔为装饰工具的陶瓷品种;二是以釉料为主的黑釉瓷和低温颜色釉瓷器装饰工艺;三是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划刻艺术装饰。本文以这三种装饰工艺为例,探讨磁州窑陶瓷产品的艺术特点及审美追求。
一、宋代磁州窑的装饰工艺
(一)毛笔绘制装饰手法
磁州窑民间装饰艺术在隋唐装饰图案和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吸收了宋代书法、绘画的新成就,创作出独特民间艺术风貌的产品。流传于民间的各种白釉、黑釉和绿釉彩瓷、毛笔绘画装饰工艺将传统技艺融入到陶瓷装饰。以白釉黑彩装饰为例,搭配黑白两种颜色,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而装饰图案多为一些纹路,具有一定的抽象意义。红绿彩陶瓷也被人们认为是最具特色的产品之一。将釉上和釉下彩共同用于陶瓷装饰,在施以白色化妆土的瓷器烧成后绘制红绿黄彩料,二次低温烧制,成瓷后表面形成亮光与瓷器釉面结合,使之融为一体,颜色上协调明亮。反观宋代的文化环境,其文人画盛极一时,在磁州窑陶瓷装饰上也有一定的体现,但其装饰根本保持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说明磁州窑把文人画的装饰手法与大众百姓所喜爱的图案题材进行结合(图1),既跟随了文人画的时代潮流,又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
(二)黑釉瓷和低温颜色釉
磁州窑所造陶瓷器的种类有很多,其中黑釉瓷和低温颜色釉是比较突出的两个品种。第一,黑釉瓷。从质地、含量、颜色和装饰品等方面进行描述,其质地材料必须是本地的黄土,因陶瓷的含铁量相对较高,遇高温会发生一定的色变,这也被称为“窑变”。第二,低温颜色釉。这种装饰技艺与唐三彩的制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釉地主要包含黄、绿、黄绿和翠蓝四种釉色,并附以铁、铜和锰等矿石材料,然后低温烘烧而成。[4]陶瓷表面较为光滑,色彩艳丽。这种装饰手法类似于工业材料的混合装饰,并结合了唐三彩、划刻和铁锈花的工艺技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
(三)剔、刻、划装饰手法
这一类以刀具为主要工具的装饰手法。这种划刻工艺主要应用的陶瓷质地有白釉、黑褐釉和珍珠地等,当陶瓷胚胎定型后进行划刻,是一种传统的装饰工艺。其中,以白釉地剔划为主的工艺装饰是磁州窑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装饰。其工艺为剔去图案轮廓外的化妆土,使化妆土和陶瓷胚胎产生对比效果,目的是更加衬托主题图案,黑釉的剔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类的装饰手法,巧用材料、肌理、色彩烘托主题,黑白对比、浮雕对比的手法使装饰更加鲜明,产生了强有力的视觉力冲击,其特殊性在于装饰的层面更加丰富,给人以丰满的视觉感受。
二、追本溯源
(一)技术的成熟
技术的成熟对毛笔绘画装饰手法的影响颇大。在磁州窑的制作技巧中,以绘画技艺和烧制技艺最为突出,受毛笔绘画装饰的影响也最大。磁州窑的技工能够充分把握毛笔绘画装饰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如龙纹,由威严凶恶变得和善俏皮;凤纹、虎纹的绘制简洁凝练,利用纹饰变化表现动感。传统工艺中较为死板的装饰风格慢慢被摒弃,新兴的装饰工艺更加注重自然美感,画工们不再是单纯对描绘对象的临摹,而是加入自己对生活及艺术的理解,每一笔都成为抒发感情并含有自然哲理的形态单元,足以证明磁州窑工绘画的高超技巧。其次,窑炉的改变。从直焰式演变成半倒焰、半平焰的混合形窑炉,极大地提高了成瓷率,为后续陶瓷装饰工艺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保障。
(二)地理资源丰厚
磁州窑的丰厚的地理资源为其陶瓷产品装饰釉料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有一处矿区,该地区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为磁州窑的生产制造提供了丰富的制作材料。这一带的地下广泛分布着可以用来制瓷的陶瓷黏土矿资源。磁州窑陶瓷用料主要是本地的青土,这种土质也属于黏性土壤,生长于底部煤层,隶属于瓷土矿,在岩石学上称水云母——高岭石复矿黏土岩,也称半软质黏土。[5]这类黏土层均生成于石炭纪煤系之下部,分布极广,层位清晰,并且易于开采。 还有制作颜料的高铁矿石——斑花石,铁锈花则是用这种矿石粉碎研细后做颜料,绘制于瓷坯上。当地还分布着丰富的耐火黏土和铝土矿“碱石”,是制作化妆土的原料。使用这种化妆土制作而成的化妆白瓷也是磁州窑的代表产品之一。以水冶釉为例,其釉面无色而光滑。磁州窑不仅制作各种陶瓷器具,还盛产各种陶瓷原料、烧制燃料和装饰颜料。
(三)受其他工艺影响
宋朝的各种民间艺术大放异彩,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喜爱,可以说,在磁州窑装饰艺术的发展时期正是宋代艺术的兴盛时期,为磁州窑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具体的喷漆、绘画、划刻、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都对磁州窑陶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中受金银器工艺和漆器工艺的影响最为明显。珍珠地的划刻艺术就类似于唐代制作金银器的工艺,例如鱼子纹的应用,在化妆白釉上鱼子纹的装饰工艺显得别具一格,主装饰内容外围划满小珍纹饰以衬托主纹样,主纹样和珍珠地的结合,突出了图案和白瓷的对比,简洁活泼,拥有紧凑而有秩序的美感,彼此呼应,形成了极好的效果。另外,漆器工艺的应用和发展也对磁州窑装饰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绞化妆土、绞泥和绞胎的应用。具体来说,利用绞泥工艺划刻花纹,或直接作坯,或切成片状嵌于坯上,然后罩釉烧成。 经过如此加工的陶瓷器,其装饰效果给人以变化万千之感。绞化妆土工艺是在绞胎工艺上的一种新发明,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制成泥浆平洒在工作台上, 然后将坯体在上面滚动,形成如浮云流水般的花纹。剔花产品的装饰效果与雕漆如出一辙。
三、结语
磁州窑的陶瓷装饰种类繁多,从毛笔的绘制、多种釉料结合、剔刻划装饰等多种装饰工艺的开展,打破了其装饰工艺的单体化。其主要原因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阶级的需求迥异导致了该时期磁州窑陶瓷产品艺术个性化表达。以毛笔绘制的写意图案来满足文人阶层的审美追求,红绿彩的配色装饰迎合平民百姓对生活的喜庆向往,剔刻划的装饰技法绘制出灵动通透的装饰图案,做到老少皆宜。其产品既满足大众群体的消费水平,又做到样式新颖,符合当时的流行文化,同时兼顾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所以,磁州窑的装饰上出现了个人独立的装饰审美意味。
民窑的性质决定了磁州窑走出了一条兼收并蓄、开拓创新并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艰辛道路。磁州窑装饰艺术勇于承、敢于创,它以民族传统优秀的风格,实用性和美感的高度统一,为后继的陶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装饰艺术参考,促使我国陶瓷饰艺术出现一个繁荣灿烂的局面,是我国陶瓷艺术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此后陶瓷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3:9.
[2]陈万里.宋代北方民间瓷器[M].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55:2.
[3]冯先铭.冯先铭谈宋元陶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95.
[4]王建中.磁州窑瓷鉴定与鉴赏[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45.
[5]王建中.磁州窑瓷鉴定与鉴赏[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8.
作者简介:刘星辰(1993-),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动画设计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