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屯田视角下的汉、明两朝民族观

2019-06-11高忠儒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

【摘要】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汉人统治达到全盛的封建王朝,同时也是第一个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行屯田制的王朝。汉朝因屯田实现了民族自强,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实现了盛世繁华;而明王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其屯田发展并不逊于汉朝,然而并没实现促进民族融合与自身强盛的目标,反而最终堙没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事实上,这种截然相反的结局与两个王朝不同的屯田措施以及统治者的民族观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屯田;民族观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秦,然而秦之大一统太过短暂,十四年即“二世而亡”,因此,在秦统治期间并未有太多得以实施的民族治理措施,更主要的是征服与防御措施,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述:“南取百越”“北筑长城”。中国作为一个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早应始于汉朝。汉王朝统治期间,面对多民族国家的实情,既有征战讨伐的战争措施,亦有和亲屯田等和平举措,多种措施并存,反映的是汉王朝一种开放的民族观。由于汉王朝面临的军事威胁主要来自于北境的游牧部落,所以漢王朝的屯田多集中于北部边疆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长期的屯田措施,对促进北方地区民族交流、提高少数民族生产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地影响,汉王朝自身也因为屯田而实现了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愿景,实现了盛世繁华。与汉朝相比,明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未曾与任何少数民族有过和亲互动举措,也不曾约定过什么“城下之盟”,有的不过是边境地区的“茶马互市”,民族间的交往交流甚少。因此可以说,明王朝在面对民族问题时,民族意识更为强烈,或是更注重“民族气节”,也更加保守,统治者的民族观较为狭隘。屯田制方面,经历各王朝的发展变化,明朝的屯田在规模、区域、种类、效果、目的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未实现汉朝那种海内一家、共同繁荣的局面,反而使自身亡于与满洲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不同的民族观指导着封建统治者以不同的治理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屯田作为一项民族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治理措施,深刻反映了统治者截然相反的民族观。

一、两朝屯田的背景

(一)汉朝屯田背景

在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以及数年的“楚汉之争”之后,刚刚建立的西汉政权面临的是一个人口骤减、百废待兴的局面。据统计,在西汉王朝建立的汉太祖元年(前202年),中国人口因为长期的战乱已经减少至一千六百五十万人,人口跌至中国历史除三国时期的最低谷,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而就在这个时期,汉王朝北方边境的游牧部落首领冒顿单于在“鸣镝弑父”后,统一了匈奴各部,并占领了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对西汉王朝北方边境形成包围之势,并屡屡派兵侵袭。在经历了汉初的“白登之围”后,汉王朝统治者意识到自身与游牧民主在运动战中的差距,加之国内民生凋敝,于是便改为边境驻军守备的“防御措施”。但是大规模的驻军大幅提高了朝政开支,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而且边境路途遥远,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运输给养极为困难,“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汉书·吾丘寿王传》),晁错在中也提到“戍者死于边,输者愤于道”,“发之不顺,行者深恐,有背畔之心”。鉴于国内积贫积弱,边境运输困难重重等多重因素,晁错向汉文帝提出:“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守边劝农疏》),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屯田思想。汉文帝很快便接受了晁错的这种屯垦建议,于边境地区屯田。西汉边境屯田至此始,同时这也是中国屯田史的开端。

(二)明朝屯田背景

与西汉政权建立之初相似,明王朝也是在经历过大规模的元末农民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的,长期的战争导致人口骤减,民生凋敝,社会生产力下降,社会急需修生养息,恢复发展。但是,长期的农民战争使得军队数目十分庞大,军费支出数额巨大,加之明王朝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础之上的,边疆隐患甚重,北部边境元朝残余势力鞑靼和瓦剌时常寇边,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又常有“蛮族”叛乱,为稳固统治,就需要南北方同时驻扎大量军队,庞大的军需供给及漫长的运输线给明朝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运输路途漫长亦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如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基地驻扎大批军队以防瓦剌,军需给养依靠海运从江浙运送,可鉴于航海技术不成熟,海运风险极大,时常出现船毁人亡的事故,损失甚大。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各地军事驻地且适宜屯田的地方进行屯田,以减轻朝廷负担。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九年“广西布政使言,新设南丹等卫,岁用军晌二十余万,有所征不能供,帝命置屯田,稗军士耕种”,“三十年,令左都督杨文屯田辽东,而罢海运”。

(三)屯田起因分析

不论是西汉王朝还是明王朝,建立之初均面临来自“异”民族的军事威胁,尖锐的民族矛盾迫使中央政府在边境地区大规模驻军,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有限,交通阻塞,数额巨大的军事给养及道阻且长的军事运输线使得中央政府不堪重负,不得不调整治边策略,实行屯田制。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西汉与大明推行屯田制的起因是相同的,至少在王朝建立之初,王朝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都是一种“敌对”态度,并未将少数民族视为“华夏子孙”,传统的“夷夏观”在王朝建立者的意识形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屯田就是为了防止游牧民族或者“非夏诸族”的入侵,给自己的统治带来威胁。此外,还应指出的是,屯田制并不是封建统治者主动为开发边疆、改善民生而实施的治国措施,而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被迫采取的一道权宜之计而已,尽管后来屯田制带来了很多政治经济上的益处。

二、两朝屯田举措及影响

(一)西汉屯田举措及影响

在采取了晁错的移民戍边的建议后,西汉王朝迎来了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在处理完与各同姓诸侯国的矛盾及平定“七国之乱”后,至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已经具备与北方匈奴民族一战的资本。于是,汉武帝一改往日的“和亲”羁縻政策,开始对匈奴进行武力讨伐,并取得重大成功,夺取了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然而频繁的征战又使汉军面临建国时的窘境,后勤保障不能保证战争的需求,汉武帝遂采取谋士建议,扩大屯田规模,设置河西四郡,并移民屯垦从事农业生产。

汉朝的屯田主要为民屯和军屯,而民屯是最初的屯田形式。在设置河西四郡过程中,汉武帝曾多次“徙汉民实边”。元朔二年,取匈奴河南地建朔方郡之后,“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元狩二年,置酒泉郡,“移民实之”;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汉书·武帝纪》)。元鼎二年,汉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资治通鉴》);元鼎六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时,“徒民以实之”(《武帝纪》)。最多的一次移民在元狩四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汉书·食货志》)。由此可见汉朝庙堂对屯田的重视,且在最初的屯田过程中,劳动力来源主要是罪人、奴隶和一般民众,平时习武务农,作战时,“则邑里相助,赴胡不避死”(《汉书·袁盎晁错传》)。

大量内地民众迁徙边塞屯田戍边,繁荣了边地的经济,军事后勤也得到保障。随着对外战争的胜利,军事行动逐渐减少,除了守边巡逻的士卒,空余大量的军士,于是这些军士在将领的带领下,开启了历史上军屯的先河。元狩四年,“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资治通鉴》)。元鼎六年,武帝斥上郡、朔方、西河、河西边境的塞卒六十万“咸田之”(《武帝纪》)。从此,军屯成为中国屯田史上最重要的一环,时至今日,仍有建设兵团的存在,他们对边疆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西汉屯田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但其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产生的历史影响也十分深远。西汉屯田为边境驻军提供了稳定的军需补给,使游牧民族对汉作战不再占据绝对优势,反而屡屡失败。军事上的胜利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这实际上是封建王朝实行屯田的最直接原因。

然而屯田的影响却不仅仅在维护统治,它直接促进了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由于屯田的需要,大批中原汉人被迁徙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生产方式被边疆少数民族所接受、学习,改进了他们的耕作方式,提高了他们的手工业生产水平,加速了民族地区的文明进程。军事上的失利使少数民族部落尤其是游牧民族部落开始重视屯田生产,他们纷纷效仿汉民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在民族地区也进行屯田生产活动,这也直接促进了他们自身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的转化。不仅如此,为了争夺优良的屯田区域,汉匈之间还爆发过战争。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汉昭帝时,匈奴“使四千骑田车师”,又宣帝年间,匈奴“遣左右大将各万余骑,屯田右地”。由此可见,边境地区屯田使得游牧民族脱离了单一的畜牧业,他们开始向更高等级的农耕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西汉中后期,河西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谷来常贱”,这不仅有屯田军民的功劳,也包含了各少数民族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西汉的屯田不仅为汉王朝带来了利益,更给西北边境各民族带来了利益,是一个共赢的举措。

由于屯田的缘故,边境地区的人口开始增长,西北边疆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内地与边疆的往来日益密切,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族人民与西域各民族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屯田区域也成为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补给站,形成了一个个颇具规模的经济点。西域各国的使者、商人,也因为这些“经济点”的存在而方便了来华的行程,这里成为了促进中华各民族甚至是中外各民族交流的重要站点。

综上所述,西汉的屯田戍边政策不仅巩固了西北边防,促进了西北边疆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屯田改变了西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西北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提高了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为各民族带来了切身的利益,使各民族向着更高级的文明程度迈进,直接促进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二)明朝屯田举措及影响

明朝与西汉王朝类似,是建立在推翻前朝统治以及一系列的农民战争之上的,明朝政府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饷问题,曾从内地各省迁徙了大量的人口到边疆少数民地区进行屯田。相比较于西汉的屯田,明王朝的屯田类型及规模都有很大发展。

明朝与元朝的边疆局势完全不同,元朝边疆并没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对峙,而明是推翻元的统治建立起来的,元的残余势力鞑靼与瓦剌依旧强势,而明朝中后期辽东地区的女真族又日益强大,故明朝治边重点始终在北境。在北境,明政府设立“九边重镇”,即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延绥、宁夏、甘肃九个北部边镇。而“九边”之地亦是明朝军屯重地。此外,因为元朝在西南边疆的积极经营,西南边境通内地的交通路线发达,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多,因此,明朝政府对西南边疆也比较重视,屯田区域也覆盖了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就屯田规模而言,明朝屯田区域要比西汉大得多,“东至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阯……在在兴屯矣”(《明史·食货志一·屯田》)。

相较于传统的军屯与民屯之外,明朝的商屯也十分广泛。《明史·食货志》载:“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经营盐业的商人,招募内地贫苦农民到边境地区开荒种田,获取“盐引”。因为利润颇丰,所以商屯在明朝很是流行,且政府亦是重视。然而,不论民屯,还是商屯,较之于军屯,都要逊色很多。以云南为例,屯田面积“约一百五十万亩以上,占当时登记在册的全省总耕地的面积的近一半”,其中军屯面积就达一百三十万亩;而移民云南屯垦的人数约为五十万人,其中军屯就达二十九万人。军屯在整个屯田经济中的比重可见一斑。

尽管军屯在明朝屯田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在西南边疆,由于没有强烈的民族对立,所以民族交往还算频繁。屯田,尤其是民屯和商屯为西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带去了优良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民族的发展,为民族融合做出了很多积极的贡献。

但是,明朝北部边疆则面临着比较尖锐的民族矛盾,蒙古残余势力鞑靼、瓦剌仍试图入主中原,恢复元的统治。因此,北部邊境对立形势严峻,明朝政府在北部边疆实行了封锁政策。其一,坚壁清野。将塞外居民。除军事活动外,严禁塞内居民出塞,不许私自与塞外蒙古族发生政治、经济交往。其二,修边墙和长城。修筑辽东边墙和万里城城,以防止蒙古骑兵南下和对付东北女真及兀良哈三卫。辽东边墙,长约两千里,起自山海关,至鸭绿江边九连城,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相连。其三,防止蒙古近塞。每年秋季都要派出小股部队出塞烧荒、赶马和“捣巢”,防止蒙古各部近塞。明王朝的“封锁”政策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九镇为骨干,以卫所为网络,以长城和边墙为阵地的严密的北部防线。

由于军屯在屯田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使得民族之间交往交流本就缺少基础(尤其是北境),再加上明朝政府实行的“封锁”政策,北部边疆的民族交往交融通道几乎被挤压地没有任何空间,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明王朝与游牧民族间的持续对立。边境驻军有增无减,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明后期“三饷”更是成为农民起义的直接根源之一;边境军屯也因腐败被功臣豪右竞相兼并,失去了军饷保障的边军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抵挡满洲游牧部落南下的铁骑,最终大明朝在重重的内忧外患之下覆灭了。

三、汉明两朝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两个王朝不同的屯田措施及影响与王朝统治者的民族意识、民族观念密切相关。

(一)西汉统治者民族观

西汉是在推翻秦朝统治后的农民战争中建立的,因此,当时统治者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国内矛盾上,匈奴只是边境威胁,并未深入华夏腹地,这就导致了西汉的统治者并没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即使在后来匈奴成为王朝最大的威胁时,统治者想的也是通过和亲来改变匈奴王室的血统结构,对“禽兽之国”实现“汉化”。到汉武帝时期,尽管与匈奴连年开战,但汉武帝并没有什么“贵中华贱夷狄”的言论存在。相反,孝武皇帝以实际行动优待少数民族降众,并十分重视提拔少数民族人才。浑邪王投降时,汉武帝派车迎接,并将众王封侯,数万部族成员安置汉西北五郡塞外,为属国。另据《功臣表》记载,孝武皇帝封侯七十五人,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更有甚者,休屠王太子金日磾因养马出色,而备受武帝恩宠,晚年将其封为?侯,嘱辅少主,托为顾命大臣。

(二)明朝统治者民族观

较之西汉开放的民族观,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则要狭隘的多。明朝的建立者都经历过蒙元统治时期,而且大多数是“四等人制”中的第四等,“南人”,自身深受不平等民族政策压迫,因此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明太祖实录》载,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在讨元檄文中说:“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并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明确继承了“内中华,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思想观,区分汉民族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这种大汉族主义的优越感,使统治者经常歧视边疆少数民族,不愿与其交往,认为少数民族是“为良民患”、“祸中国”。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说“三苗不仁,自古帝王多抚之,而终不遵化,是以累世为良民患。”洪武二十一年,又说“狄戎之祸中国,其来久矣!历观前代受其罢弊,遭其困辱,深有可耻”。并说蒙古人,“终宋之世,神器弄于夷狄之手,腥膻之风污浊九州,遂使彝伦攸斁,衣冠礼乐日就陵夷”。如此种种,污蔑少数民族言论甚多,又怎能实现民族和谐、边疆安定呢?最终,在与北疆游牧民族对峙了数百年后,明王朝未能抵挡满洲游牧民族南下的铁骑,只留下景山上那一声无尽的叹息!

(三)两朝民族观比较

两个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均对边疆(北境)少数民族采取的是敌对态度,因而才推行的屯田制。但在屯田制发展的过程中,王朝统治者及后世之君的民族观与民族意识的差异便凸显出来。西汉王朝的统治者所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积极促进民族融合,视诸族为一家,开放包容,将屯田作为民族间交流融合的桥梁,实现了繁荣昌盛;而明王朝统治者们则一直谨守“祖宗之法”,将少数民族视为“胡虏、夷狄、为良民患”,屯田仅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边境地区,维护统治,这种闭关锁国、歧视非汉诸族的策略,最终导致山河破碎,宗庙尽隳。

四、结语

事实上,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是一个由自信开放到自负狭隘的渐进过程。汉唐王朝,胸襟开阔,视各族为一家,铸造了汉唐盛世;而宋明之际,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阶级有着鲜明的民族观念,“华夷之辨”盛行,导致了持续的民族对立冲突,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屯田作为封建社会民族地区一项重要的治边政策,反映了统治阶级民族观念的转变,并给予今天的中国以重要启示:真正能统治世界的是开放包容、交流合作;而不是狭隘保保守、闭关锁国。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道路,与世界各民族深化交流,取长补短,方能讓世界认识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龚阴.中国民族政策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2]张君约.历代屯田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徐杰舜.中国民族政治史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7]马曜.军民屯田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8]王宗维.汉武帝的民族思想和政策[J].西北大学学报,1995(1):8-15.

[9]张倩.汉武帝在西域的民族政策研究[J].民族论坛,2014(5):27-30.

[10]岳廷俊.明朝屯垦经济初探[J].成都师专学报,1999(1):45-49.

[11]罗军.论西汉屯田的历史背景及社会影响 [J].青海社会科学,1992(1):77-81.

作者简介:高忠儒(1995-),男,汉族,河南信阳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团结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连片贫困地区高校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