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室番茄越夏栽培技术要点

2019-06-11况觅熊伟李姗蓉董鹏雷飞跃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越夏实用技术番茄

况觅 熊伟 李姗蓉 董鹏 雷飞跃

摘   要   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利用网室降温和基质栽培可为番茄越夏栽培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获得高产、优质。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栽培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网室番茄越夏栽培实用技术。

关键词   番茄;网室;基质栽培;越夏;实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014

番茄是重庆市重要的大宗蔬菜品种之一,生产区域覆蓋全市37个涉农区县,年产量常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是地产夏季蔬菜的供应主力。但重庆夏季高温多雨,致使处于生产盛期的露地番茄病虫害多发,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合理利用网室设施,为番茄夏季降温、防病、防虫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可有效拉长作物生长结果期,有力促进番茄优质、高产,提高产业效益。

1 品种选择

选择耐热性好、适应性强的番茄品种,如茱丽等品种。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

2.1.1 消毒处理

先用清水浸种3~4 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 min,捞出洗净。消毒处理主要为预防病毒病。

2.1.2 浸种催芽

消毒洗净后的种子用纱布或干净湿毛巾包好,去除种子表面水分,放到25~28 ℃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要翻动几次,且每天早晚用清水淋洗种子。至80%种子露白时(约3 d),即可播种。

2.2 苗床准备

2.2.1 育苗设施消毒

播种前一周,用百菌清1 000倍液均匀喷施钢架育苗床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2.2 育苗营养块的准备

在钢架育苗床内铺农用塑料薄膜,防止水分外流和根系下扎。蔬菜育苗营养块摆放要纵横对齐,间距2 cm。

2.2.3 浇水

用小孔喷壶向育苗营养块浇水,使育苗营养块表面完全湿润,然后从营养块底部之间的空隙中缓慢灌水,水量以没过营养块0.5 cm为宜,待水分完全吸收后,用牙签或铁丝等扎刺营养块,看是否有硬心,如果仍有硬心,要继续补水,直到吸水完全。浇水时不能用急水、大水直接冲刷营养块,以免出现位置变动、倾倒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冲坏营养块。吸水膨胀后的营养块比较松软,高度约是原来的两倍,浇水后两天内不要移动或按压营养块。

3 播种育苗

3.1 播种

将催芽萌发的番茄种子平放到营养块预制种穴中,每个营养块上只放1粒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覆上一层薄的营养土,覆土略高于平面就可以,然后用手轻轻压实。播种后,在育苗床的拱架上覆盖遮阳网,以降温保湿,当70%以上种子破土后揭去遮阳网,注意防止强光、高温烤苗。

3.2 苗期管理

3.2.1 温度管理

通过遮光降温,使出苗前的苗棚温度控制在25~30 ℃,出苗后温度再稍微下调,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5~18 ℃。幼苗出土后及时撤去塑料薄膜。

3.2.2 湿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在子叶展平、根系未露出营养块前,控制育苗营养块表面见干见湿;根系露出育苗营养块表面时,要保持营养块表面湿润状态,防止根系受到损伤。育苗期间应根据育苗营养块水分情况和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补足水分,避免缺水烧苗,浇水要从营养块间隙注入,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注水高度一般不要高于苗床1 cm,如果个别床水浇太多的话,可将底下的地膜扎几个孔,让水渗出。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

4 栽培管理

4.1 栽培床准备

在栽培槽内依次铺上基质栽培袋(规格:100 cm×20 cm×10 cm,pH值5.8~6.5),定植前2 d在栽培袋上每隔35 cm打一个比育苗营养块面积稍大的栽培孔,1个栽培袋上打3个栽培孔,将每个栽培基质袋灌透水,使基质充分吸水湿润。

4.2 定植

只要秧苗根系布满营养块,白尖嫩根稍外露,具4~7片叶时,即可定植。要及时定植,防止根系老化。定植前5~7 d,温度控制在15~20 ℃,逐渐撤去遮阳网,增强光照,适当控制水分,模拟定植地的环境条件以炼苗。定植时,将秧苗带营养块定植到栽培基质袋的栽培孔上,1个栽培袋定植3株番茄。定植后,立即按667 m2浇水15 m3的量浇灌定根水,促进根系快速萌发伸长,防止缺水使外露根系受损。待水分渗漏以后,用土将幼苗基部及营养块表面培土覆盖2~4 cm。在每个栽培孔的植株旁边插上1个滴灌头。

4.3 温光管理

通过遮阳网、风机、弥雾降温设备来进行温度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不低于15 ℃。通过遮阳网和补光灯来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每天光照时长为12~16 h,光照强度为0.2万~7.0万lx。

4.4 湿度管理

番茄定植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土壤相对湿度60%~70%;果实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土壤相对湿度75%~80%,防止湿度过高影响植株授粉、坐果和果实着色。

4.5 肥水管理

4.5.1 营养液pH 值和EC值要求

营养液pH值为5.5~6.0,回流液pH值在5.5~6.5。

营养液EC值苗期为0.6~0.8,定植后0.8~1.2,开花结果后1.2~1.6,后期不超过2.0。

4.5.2 营养液配制方法和灌溉要求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从第三天起开始供给营养液,每5~7 d滴灌1次,直至采收结束,整个生长期一共滴灌营养液12次。供液量要根据栽培床体积、栽培基质种类而定,同时根据栽培面积和滴头出水量确定滴灌时间,做到充分供液,而不产生积液。667 m2每次滴灌营养液15~18 m3,具体配方详见表1。栽培槽基质必须保持表面湿润,不能发生超过一天的长时间干燥。若是连续晴天,在2次滴灌之间出现干燥时,可以利用室內喷雾或滴灌清水,来补充植物所需水分,保持土壤湿度,阴天可视具体情况少浇或不浇。每次滴灌选在上午或傍晚为宜,时间控制在40~60 min,其中前10 min和后10 min滴水,中间段滴灌加入肥料、药剂的营养液。

4.5.3 营养液检测

每批配制后,检测营养液的pH值在5.5~6.0,当回流液pH值低于5.5时可穿插浇2~3 d清水来调节pH值,pH值高于5.5方可继续浇营养液。

5 植株调整

当植株长到25 cm时,在植株上方设置吊绳,及时吊秧,防止倒秧。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势强,应及时打杈,每株只留1个主干,把所有侧枝或侧芽都陆续摘除。当第1穗果膨大到一定程度时,如出现植株生长过旺影响通风透光时,要及时打掉第1穗果下的部分或全部叶片。一般每株有5~7穗果时摘心,这样可以让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多结果。摘心时,在主干的最后一穗果上部留下2~3片叶,保证最上部穗果的正常生长,避免落花落果。平均每穗留果3~5个,后期及时去除老叶和落蔓。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

6.2 主要病虫害

苗床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

田间主要病虫害: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枯萎病、病毒病、蚜虫、潜叶蝇、烟粉虱。

6.3 物理防治

在每2排栽培行的上方,悬挂1条同等长度的黄色粘虫板,用于诱杀烟粉虱、蚜虫等。

6.4 药剂防治

以预防为主,选用植物源农药或可溶性化学粉剂等药剂,随水肥灌溉一同传送到作物根部或用喷雾器进行喷施。

苦参碱:防治番茄蚜虫、白粉虱、夜蛾类害虫,前期预防用0.3%水剂600~800倍液喷雾;害虫初发期用0.3%水剂400~600倍液喷雾;虫害发生盛期可适当增加药量,喷药时应均匀喷施叶背、叶面,尤其是叶背。

低聚糖素:防治番茄叶霉病、疮痂病、灰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和软腐病等。病害始发期用0.4%水剂250~400倍液喷施叶片和枝干。

丁子香酚:防治番茄灰霉病、白粉病,用0.3%可溶性液剂囊1 000~1 200倍喷雾。

鱼藤酮:防治茄果类蔬菜蚜虫、菜青虫、害螨、瓜实蝇、甘蓝饔蛾、斜纹夜蛾、蓟马等害虫,对蚜虫尤其有效。虫害发生初期,用2.5%鱼藤酮乳油400~500倍液或7.5%鱼藤酮乳油1 500倍液,均匀喷雾1次。再交替使用其他相同作用的杀虫剂,药效更持久。

波尔多液:用1∶1∶200倍波尔多液可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斑枯病、灰霉病、叶霉病、果腐病、溃疡病。

硫酸铜: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可防治种传的番茄枯萎病、褐色根腐病、叶霉病。

氢氧化铜:用77%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或灌根,可防治番茄青枯病、疮痂病、细菌性的斑疹病和髓部坏死病。

7 采收

果实表面着色达70%以上时,应分批及时采收,选晴天采收为宜,注意保持采收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

猜你喜欢

越夏实用技术番茄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果业实用技术VCD光盘
HOME家系列
天使候补生
坝上高寒区大棚彩椒越夏栽培技术
邮购光盘
一种越夏小黄瓜防虫的新技术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