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世纪制作的小提琴

2019-06-11流沙

润·文摘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冰河木材

流沙

南方的面粉与中原地区的面粉,品质是不同的。如果你是美食家,对食材比较讲究,那么用中原地区的面粉制作面食,吃起来口感筋道。如果用南方的面粉制作呢,口感就松松垮垮了。

所有植物的生长受土壤、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北方气温低,生长期长,土壤大都为沙性;南方气温高,生长期短,土壤是肥沃的黏性土,同一种麦子,在不同环境中生长,最后长出的肯定是不同的东西。

在音乐界,如果谁拥有一把18世纪生产的小提琴,那是一件十分了不得的事情,除了存世稀少之外,更在于它的发声质感极高,现在制小提琴的技术非常高明,而且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琴材料,但现代人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18世纪那样能发出殿堂级声音的小提琴。

原因何在?

就在于制琴木材的品质。

众所周知,地球有过一个“小冰河时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大致是在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其中17世纪的气候对地球影响最大,地球广大地区出现了寒冷气候,自然灾害频发。有专家甚至认为17世纪的“小冰河气候”导致了东方大明王朝的灭亡。在17世纪中叶,中国发生了大规模干旱,中原地区饥民无数,这个火药桶最终被李自成点燃了。

制作小提琴的木材主要是鱼鳞云杉、色木、红松等,在寒冷气候下生长出来的木材的质感是与众不同的。

这些生长在“小冰河气候”之下的木材,成为制琴的最好材料,而现在我们很难找到四五百年前“小冰河时代”的原木了。

这是现代工人无法制出极品小提琴的关键原因。

这世上的器物的质地与人生也是相通的,品質必然要经过时间的积淀,速成的东西,匆匆忙忙成就的东西,想要得到优良的品质必然困难,也值得怀疑。就像我们现在虽然拥有如此发达的科技,但却制作不出一把18世纪高品质的琴。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冰河木材
“一席话”的来历
数字说
盖房子
冰河遇险记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冰河时期“大玩家”
去冰河时代“刷微信”
生气的火山和冷冷的冰河
紫外法快速测定中原地区12种蔬菜VC含量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