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头连年亏损 共享出行盈利瓶颈待解

2019-06-11王丽丽

新能源汽车报 2019年13期
关键词:网约盈利巨头

王丽丽

编者按:“共享经济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同时也催生出许多独角兽企业。对于当下的企业而言,共享经济带来的更多是机遇,还是挑战?”共享经济鼻祖罗宾·蔡斯曾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作为共享经济著名的代表产物,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在过去几年里的境遇并不美好。赛迪智库通过对共享出行巨头亏损原因的分析,梳理出了行业存在的问题,以供读者参考。

2018年,全球共享出行巨头企业几乎都陷入亏损泥潭。根据 2018 年财报,美国 Uber 2018 年巨额亏损 18 亿美元。中国滴滴被报道 2018 年全年亏损 109 亿元人民币。东南亚最大的移动出行公司 Grab 虽然并未对外披露数据,但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共享出行行业发展至今,巨头企业盈利前景依旧模糊,本文通过对共享出行巨头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梳理出共享出行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单纯依靠补贴换取市场份额增长的“烧钱模式”值得商榷。

监管趋严

共享出行领域问题频发。共享出行行业疯狂增长之后,于近两年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巨头企业问题频出。在共享单车领域,从2018年9月开始,共享单车ofo多起供应商纠纷被曝光,欠款、押金纠纷不断,2018年10-12月,ofo更是爆发了大规模退押金事件。在共享汽车领域,滴滴多次出现安全事故,并被迫进行业务调整,2018年8月,滴滴被迫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并进行全方位整改。从全球来看,共享出行在安全方面也面临极大挑战,Uber及其同行,包括美国的Lyft、印度的OLA,一直都在艰难地应对与陌生人共享汽车时可能会发生的暴力攻击、交通事故等。

全球及我国对网约车监管趋于严格。随着网约车的发展及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各国政府为规范公司运营,持续升级对网约车的监管。2017年,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裁定Uber是一家出租车服务公司,应该接受与传统出租车公司一样的监管。我国交通运输部曾多次约谈各网约车平台公司,并于2018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以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应对亏损

据36氪获得的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来的财务数据显示,滴滴出行2018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与此同时,滴滴2018年在司机补贴方面共计投入113亿元。2017年业内曾预计,滴滴主营业务将在2018年实现盈利,净利润有望接近10亿美元。不过,2018年9月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在内部信中表示,滴滴在2018年上半年亏损40亿,且连续6年没有实现盈利。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出行6年来累计亏损额约为390亿元。

除此以外,其他全球共享出行企业也几乎都陷入亏损泥潭。根据Uber发布的2018年财务业绩,公司2018年全年营收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2018年订单金额高达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亏损较2017年的22亿美元同比下降15%到18亿美元。另据了解,东南亚最大的移动出行公司Grab虽然并未对外披露详细数据,但据推测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巨头们如何应对?滴滴宣布裁员。在2月15日的滴滴月度全员大会上,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将被减掉,整体裁员比例占员工总数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Uber与Lyft亏损中谋求上市。Uber已经为今年上市做好准备。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Uber把企业定位成一个交通运输和物流的全平台公司。外媒消息称,Lyft正准备在3月底前后在纳斯达克上市,该公司去年年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文件,并计划在3月18日当周启动首次公开发行(IPO)路演。知情人士称,Lyft目前预计IPO估值在200-250亿美元之间。

“烧钱”之殇

共享出行企业亏损源于多方面因素累加。一是企业的运力仍需要补贴来维持。共享出行的司机自由度非常高,兼职司机占比也较高,该模式导致公司对司机的掌控力不足,一旦补贴下降,公司就无法保证正常的运力供给;此外,在用车高峰时段或熱门地区,用户需求较大的时间或区域,公司亦需要提供大量补贴来保证运力的及时调整及用户的良好体验。二是企业在安全成本与合规方面加大了投入。随着各国政府对网约车监管趋严,公司不得不加强安全合规方面的投入,以滴滴为例,其提出加强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应用、对打车软件进行优化升级、增加人工客服投入等多项措施来进行安全整改,使运营成本大幅增加。三是企业自身投资行为的增加。以滴滴为例,过去几年其投资版图一直在扩张,截止到2018 年 12 月,“滴滴出行”作为投资机构已对外进行了 68 起投资,仅 2018 年一年就有 25 起。企业的早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的矛盾增加了企业开支,加重了企业的亏损。

共享出行的盈利瓶颈仍待解决。共享出行发展至今,先后遭遇来自用户、商业模式、资金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共享出行平台要厘清发展思路,改进管理方式、手段,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并将风险防范作为当下首要目标。从第三方监测数据来看,共享出行管理机构与运营平台要处理好补贴、乘客满意度与企业盈利之间的矛盾,找准盈利模式理当是共享出行企业们化解危机的因应之策。

需要指出的是,共享经济盈利模式破局不易,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发展的脚步逐渐放慢下来,厘清发展思路,改进管理之道,积极探索既能激励司机在高峰期供需失衡时高效调度有限运力,又能尽最大可能满足乘客需求与保证公平性的商业模式。

单纯依靠补贴换取市场份额增长的“烧钱模式”值得商榷。过去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是先获取流量,然后形成规模优势,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实现盈利。然而,在共享出行领域,共享单车、滴滴出行等均陷入了盈利困境,这说明以赚取流量为基础的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商业领域。滴滴虽然在出行市场一家独大,但是依靠“烧钱”大战并未烧出自己的护城河,并未打造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从不缺乏竞争对手,美团进军出行领域、哈啰出行上线顺风车业务等,均说明滴滴公司的发展模式容易复制,其他企业随时可以对其发起挑战。

猜你喜欢

网约盈利巨头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药业巨头毁于谎言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机会绝不仅仅属于巨头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小黄人“三巨头”档案 Adela
一季度公募赚得盆满钵满 “盈利王”华夏基金每天帮投资人赚3.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