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微课的有效运用

2019-06-11朱建军

考试与评价 2019年2期
关键词:运用高中数学微课

朱建军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力,同时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沟通环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微课制作的步骤,然后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望采纳。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微课  运用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短时间的教学视频,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能够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下载学习;对于视频中自己不够理解的内容,还可以随时的与同学交流,向教师请教。微课模式是一种以探索、自学为主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值得我们重视。

一、微课制作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选择微课的内容,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水平,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微课的内容。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学生学习上遇到的知识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这些知识难点,以此作为微课的内容。

第二步:设计微课的内容,微课视频较短,时间要控制在5—10分钟,内容要直奔主题,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为了提高微课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运用图像、PPT、动漫等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微课的吸引力,使得课堂能够顺利地进行。

第三步:保证视频内容的完整性,录制好视频后,教师需要对视频进行整合。视频后期的编辑是制作微课视频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耐心地整理教师录制的视频和其他所选内容。为突出重点,视频中可以文本框的形式标注重要知识点,也可以在视频中放上背景音乐和相关字幕,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1. 营造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的很多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模拟出适合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中,在学生的兴趣下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

例如,在关于三视图的课堂中,学生虽说对三视图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说要对其有了系统性的认识还是很难的。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先以学生较为熟悉的长方体、梯形的三视图系统地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引导学生歸纳长方体、梯形三视图的规律,判断出正确和错误的三视图,增加对三视图的理解。学生对三视图形成初阶的理解后,再用正四面体的三视图更加系统地对其进行讲解和归纳。

教学视频中可以放上几张建筑图纸、素描画、商品图等向学生呈现三视图常见的生活用途。首先从展现出的长方体三视图中向学生归纳三视图的概念。接着讲解三视图规律,根据视频中放出的物品举例说出视图正确与否。如四类例子:一是长是否对正?二是宽是否相等?三是高是否平齐;四是视图位置的摆放是否正确。最后为学生讲解典型的正四面体三视图,对正视图和侧视图的做法要进行重点讲解,为学生归纳出如做三视图时,我们能看见的物体的轮廓线用实线表示,看不见的用虚线表示;三视图的“长对正”、“宽相”、“高平齐”等。微课视频中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问题,联系实际结合知识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意识地逐渐推进知识的难度,让学生由表及里地逐渐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 应用微课解决高中数学学习的重难点问题

在基本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微课。在微课中向学生讲解数学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整理错题,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比如在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一“三角函数线的概念”一课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对三角函数线的概念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教师可以录制微课,在微课中通过讲解一些经典题目来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线概念的理解,同时,借助微课图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被制作成微课。为此,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选择、有策略、有重点地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内容转换为微课来让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高中人教版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函数概念、函数单调性、函数周期性、数列、正余弦定理等这些都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重难点内容转变为微课,通过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有选择地学习,从而不断解决自己的数学学习困惑。

3. 应用微课打破数学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的学习需要凭借直观化、动态化的表象来理解一些抽象、静止的事物。高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的重要时期,想要更好地理解数学抽象概念需要借助一些直观形象。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直观化感受,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破时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限制,并将文字阐述的数学定理、定义转换为形象的视频,为学生理解概念提供直观化的辅助,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感性认识。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统计案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从社会中收集的调查信息和资料制作成微课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数学学习的感性认识。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利用微课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特点,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林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J].教育,2016,21(8)54-56.

[2] 游强,姚秀丽.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7,13(2):99-102.

[3] 杨胜龙.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6,23(3):85-87.

猜你喜欢

运用高中数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