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素养培养探修改究
2019-06-11刘颖捷
刘颖捷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院校,其培养出的人才大多处于各行各业的重要岗位上,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所以,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高校应该要培养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学生处于学生和社会人士之间,面临着更多难以抵抗的诱惑。其中网络诱惑对学生的诱惑最大,成为当下高校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隐患之一。本文将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学生网络素养培养进行深入的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价值观,是引导人们行为的重要精神。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更应该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高素养。大学生作为较为成熟的学生,追求自由,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即使即将踏入社会,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没有最够的社会经历,在很多信息的辨别上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尤其是当下网络信息极为复杂,大学生都非常依赖网络生活,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本文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对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探析,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1 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1.1 自我约束能力差。网络世界非常奇妙,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世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能够通过网络世界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的表达。我国当下使用网络的人数非常多,而大学生作为高文化素质人才,对网络的使用也是非常熟练的。网络能够帮助学生搜集丰富的学习资料,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学生真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将网络用于娱乐。虽然作为学生,需要通过适当的娱乐来缓解压力,但是很多学生都忽视了自我约束。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成为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常态。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交流平台、网络论坛和网络游戏等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甚至失去了这些,很多学生的生活便没有事情可做。大量的高校学生失去家庭和学校约束之后,将时间都用于网络游戏和其他网络娱乐活动,将学习抛至脑后。
1.2 对网络认知偏差严重。对于不同的网络使用者而言,对网络有不同的认知。有些网络使用者认为网络仅仅是一种工作工具,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有的人认为,网络交流平台等能够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的趣味性。还有很多人认为,网络信息丰富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但是这些认知都是建立在网络使用者对网络有准确认知的基础之上。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偏差极为严重,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比如很多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真假不能辨别,误信一些错误信息,最终伤害了自己。还有一些大学生被网络交友平台上的网友所欺骗,导致自己陷入困境。甚至有些大学生因为误信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掉入犯罪的深渊。
1.3 对待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态度敷衍。高校学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但是因为我国教学特点,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接受的教育环境比较封闭,家长和老师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纯净的学习环境,很难接触到社会环境,也很少会接触到网络世界中的复杂信息。但是高校的教学环境比较自由,对学生的管理也比较宽松。学生突然进入到如此宽松的环境之中,容易出现上课态度敷衍的情况。尤其是网络素养教育课这类课程,学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导致课程流于形式。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下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网络素养
2.1 高校学生应该具备更高的网络文明素养。高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国家中拥有较高素质的人群。过去对高校学生的要求更多是具备高文化素质,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高校学生的要求更多趋向于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当下我国网民越来越多,不同文化素质的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渠道畅所欲言。但是很多时候,各大网络论坛中出现太多的污言秽语和无知言论,对青少年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还有很多时候一些网民在网络上肆意传播淫秽视频,导致很多网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高校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应该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维护网络文明。不仅自己不能够使用不文明用语,也要利用网络举报平台维护网络文明。
2.2 高校学生应该具备更高的信息辨别能力。网络世界固然信息丰富,人人都能够在网络平台上畅所欲言。但是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并不能够传播一些违法法律的信息,也不能够听信谣言。但是现在我国的网络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谣言,误导没有辨别能力的网民。但是作为高校学生,应该要具备更高的信息辨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并且帮助辟谣。作为高校学生应该要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对于网络借贷平台和其他网络信息进行辨别,避免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伤害。
2.3 高校学生应该具备更高的网络道德素养。道德一直是社会发展的最后一道底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份子,享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应该具备更高的网络道德素养,才能够让网络环境更加干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一些伤害国家和谐稳定的言论,导致我国的社会和谐稳定受到影响。作为高校学生,应该要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面对这些不法之徒要勇敢举报,避免很多辨别能力不足的网民受到假信息的影响。
3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学生网络素养培养策略
3.1 完善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很多高校学生网络素养不足,是因为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够完善,学生只会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并没有机会去开发网络的其他用处。课堂上老师可以交给学生的知识非常有限,课本内容有限,也只能提纲挈领的将一些知识点一笔带过。但是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在网络信息中搜集自己需要的、对学习有帮助的知识。网络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拓展课题,更好的完成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网络平台还可以将学生的课下时间利用起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所以,高校应该要不断地完善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学校可以完善图书馆的电子查阅平台,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网络查阅丰富的文献资料。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来让学生课下进行优秀老师的直播课程。只有完善了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学生们才能够更好的提高网络素养,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 高校要更好的实现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高校是学生们接受教育的最好平台,拥有更多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首先,在每个年级都应该设立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设定,让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其次是要创新网络素养教学的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用时下的热点作为课堂的教学案例,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其次,可以增加课下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网络世界中的诱惑和错误,更好的提升自我网络素养。
3.3 完善网络使用规范。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的要求,高校学生应该具备更高的网络素养。但是在学生自觉培养网络素养的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要相应的完善网络使用规范。针对网络环境下的不法行为,法律法规应该要更加细化,并且要增加网络违法犯罪的成本,杜绝网络违法犯罪。而社会网络平台,也应该要具备更高的网络素养,配合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监督和举报平台,让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以更加干净的网络环境来培养高校学生乃至所有网络使用者的网络素养显得更为有效。
4 总结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还有很多的使命和任务没有完成。网络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带来非常多的益處。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社会和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只有具备更高的网络素养,才能够辨别不良信息,才能够更好的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成绩。当前是我国发展的攻坚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学生网络素养培养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