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教学模式与通识课程教学融合研究
2019-06-11黄皓玉
黄皓玉
21世纪的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移动教学模式顺应而生,对高等教育有着很深的影响。本文将以超星集团的APP“学习通”为例,研究如何将手机移动教学模式与通识课程教学相融合,从而改善通识课的教学质量。
1 通识课程的现状
通识教育,现在已越来越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流行学科。而相应的,通识课程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贯彻通识教育的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截止现今,已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等政策文件。这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化变革提出了指导方向。
然而目前各个高校的通识课程的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学生人数较多,而老师只有一个,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并可能影响其余学生甚至影响教学质量等等。这些常见的问题毫无疑问对通识课程的教学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普及目标的完成。
2 手机移动教学的现状
2017年8月4日,第40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上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流行趋势,占比达到96%以上,甚至在大学生中,这个比率到达了100%。
由于智能手机的价格相对不高,操作简单,便携性强等突出的优点,并且智能手机功能和外观不断更新,屏幕不断增大,再加之现在手机网络资费的下调,为手机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更为手机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手持无线设备既可以满足学生们利用片段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的需求,又可以给予老师和学生更多的互动空间,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结合综上优势,各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个教学新思路,并已经开始尝试将手机移动网络教学运用于实践中。
3 以超星“学习通”为例研究手机移动教学模式与通识课程的融合
3.1 超星“学习通”APP简介
超星“学习通”是目前各大高校均广泛使用的一款交互学习的应用程序。
一方面,针对老师,可以用这款APP发布自己的课程并上传相关的课程资源;同时可以完成以往教室教學的师生互动,比如点名、提问、分组教学等等;甚至老师还可以通过它实施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还有数据分析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教学成果。
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应用程序中随时的进行视频学习,课堂测验及课外书籍阅读。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学生用户建立讨论组,进行研究和探讨解决。当然也可以实时提出问题,老师收到提问后也可以实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3.2 手机移动教学模式与通识课程的融合——以超星“学习通”为例
手机移动教学模式,能够加强通识课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手机移动教学一样可以运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3.2.1 课前:资料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的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的相关功能布置任务节点,发布小测试,从而掌握学生课前对知识点的了解;学生则可以利用|“学习通”APP在片段时间任意场所进行课程学习,自己检验预习成果,还可以在课程讨论群里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等。
3.2.2 课中:加强互动,完成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以利用“学习通”的签到功能进行签到,迅速的完成课堂出勤管理,减少点名所浪费的时间。完成出勤管理后,教师因为课前已经通过软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在课堂里可以进行针对性、有效率的知识点学习,同时利用“学习通”的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请学生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等加师生互动;学生则利用这款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并且互不影响。
3.2.3 课后:教学反思,完成整体考核。课后,教师可以在对整个教学过程反思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后活动,如专题讨论、课外书籍阅读等。同时“学习通”还提供了课后测试、分数统计、学习状态过程统计等便捷的功能。
4 教学思考与总结
通识课程因为人数较多,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采用手机移动教学模式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体如下:
4.1 教学管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过程,节约了老师们在教学中耗时过多的基础资料普及、点名、学习效果统计等事情,让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有针对的课堂讲解。
4.2 利用手机移动教学模式成功的将学生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使得课堂里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加强。
4.3 手机移动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刺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增长。
综上所述,手机移动教学模式与通识课程教学融合研究可以提升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加强教师日常教学管理效率,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