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2019-06-11李水胜

考试与评价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作文小学语文

李水胜

【摘  要】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直接检验着小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文字表达的运用,在课堂上老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充分挖掘小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意识。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小学语文  作文

一、引言

新课改理念中明确表示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要加强小学生对语文作文的重视,正确指导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使其能够正确合理的运用写作技巧,明确写作的内涵,并且要重视对学生作为的评价指导。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思维较为活跃,灵活性较强,因此老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正确的指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写作的内容空洞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且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其思想与思维能力可能较为单纯,缺乏生活的阅历与大量词汇、语句的积累,因此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小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并且无法将自己真实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使得写出来的作文变得十分的空洞,内容没有过多的内涵。小学生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可能不够透彻,很难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情感通过文字表述出来,并且保持整篇文章的逻辑顺序,这就使得文章更加的空洞。

2. 缺乏语文知识的积累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会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才会使整篇文章更加的有情感、有内涵,但是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由于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知识积累,并且词语和语句的表达也不够完善,只能利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和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对于开心的表达,小学生可能只会用“我很高兴、我十分開心”,这样简单的表达方式,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在深度与内涵上存在不足。长此以往,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写作压力,甚至会使小学生对语文作文教学有着严重的恐惧心理,排斥老师的作文教学。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1. 重视作文教学的课堂讨论,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要向学生阐述作文题目的写作重点、要求以及写作方向,需要老师对题目进行简单的概述与分析,才能指引学生进行作文框架的构思。由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够,使其脑海中的框架构思不够明确,因此写出来的内容较为空洞,缺乏灵魂。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要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的参加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让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讨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的灵感,促进其理解的更加全面,同时还能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例如对于《我最爱的节日》这篇作文,老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节日”这个话题进行课堂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表达自己最喜欢的节日、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以及该节日给自己留下的一些深刻、有趣的印象,学生可以围绕着这个话题开展话题的扩展。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理解,从而写作的灵感就会被全面激发,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更加的有情感、有内涵、有深度。

2. 正确指引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提高写作兴趣

在作文写作中,老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作文题目,能够巧妙的运用和结合学生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以此写成一篇具有情感、有内涵和深度的作文。但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素材以及词语、语句的积累,使得作文的写作变得十分空洞与形式。基于此种现象,老师则要能够正确的指引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督促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能够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空闲的时候多进行课外书本的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获得写作的灵感与启发,同时将书本中一些表达完美、情感流露真挚的词语和语句合理巧妙地运用到实际的作文写作中去。例如在进行人物描写文章教学时,老师应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人物传记方面的书籍,通过作者的描写手法和写作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使人物的描写更加生动和饱满。此外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也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作文更具有内涵。因此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能够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3. 引入优秀范文,提高构思能力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学生认真地进行框架的构思,但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薄弱,这就无法实现作文框架的缜密构思,基于此,老师就必须要重视小学生写作框架能力的提升,在作文教学中则利用优秀的范文,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其能够掌握范文中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此促进自身写作框架能力的构思。在进行“写景”作文教学中,老师则可以引入优秀的范文,如《春天的色彩》,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该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对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也需要对优秀范文的整体框架进行解剖,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进行文章的构思,以此来提高学生写作的构思能力。

4. 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利用和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小学生写作的创造性。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较为关注,会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模板进行作文的写作,这就使得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内容的创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大胆的进行作文的写作,给学生足够的写作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对学生写好的作文进行正确的指导,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扎实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此外,老师要定期的进行班级征文活动,将一些情感真挚、写作手法和技巧娴熟、形象塑造丰富饱满的优秀的作文在班级或者宣传栏进行展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更具有内涵,情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陆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3(25):90-91.

[2] 曹玉荣.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作文的有效指导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02):56.

[3] 鲁会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5).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作文小学语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