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酱油须看清5个词

2019-06-11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麸皮氨基酸酱油

“酿造”优于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酱油产品需在标签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前者是用大豆加工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后者是用“水解蛋白液”调味后制成,品质差、营养低,而且可能含有微量的毒性物质“三氯丙醇”。

“佐餐”比烹调卫生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入口食用,比如蘸食、凉拌等,卫生质量要求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烹饪酱油则适合炖、煮、炒等热菜加工。

“小麦”比麸皮香气浓 酱油主要是由蛋白质原料(常用大豆和豆粕)和淀粉原料(常用小麦和麸皮)发酵而成。一般来说,无论是用大豆还是豆粕,对酱油的品质影响不是很大。但和麸皮相比,小麦中糖类物质更加丰富,因此在后期发酵中香气更加浓郁,味道也更醇厚。

“高盐稀态”优于低盐固态 低盐固态的发酵温度较高,制作周期较短,可以加速酱油的生产。而高盐稀态发酵的温度相对较低,发酵时间较长,但可以使原料得到充分发酵,合成更多的香味物质,酿造出来的酱油味道更加香醇,营养物质也更加丰富。

“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好 酱油的核心品质取决于一项叫作“氨基酸态氨”的指标,一般来说,这个数值越高,品质越好。合格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最低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特级酱油的能达到0.8克/100毫升。

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酱油产品都添加了味精和核苷酸类增鲜剂,因为味精属于氨基酸,所以这种产品的氨基酸態氮也特别高。

(黄霁秋、曹妍/文,摘自《黄阳晚报》)

猜你喜欢

麸皮氨基酸酱油
“打”来“打”去花样多
科学解读食物中的蛋白质如何分“优劣”
麸皮价格后期涨幅不大
补氨基酸不如吃鸡蛋
蚂蚁搬东西
买酱油
买酱油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合理应用分析
蚂蚁
麸皮拌萝卜丝防治老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