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景在不同类型空间中的研究综述
2019-06-11周钰蓉
周钰蓉
[摘 要]阐述了声景的研究意义,归纳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室外空间以及声景研究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三种研究方法,并整理了一些声景设计的方向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声景;综述;园林空间
本文研究的是在不同類型的空间中的声景,声景研究综合物理、工程、社会、心理 、医学、艺术等多学科。不同类型空间的声景都有其不同的特征性状。例如,有的自然寂静、有的富有活力、有的嘈杂喧闹等,也有的两种特征兼具。下文阐述了它们大致的研究案例、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包括了城市街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学校、公交车站、考古遗址以及各种室内空间等。本文主要讲的是城市开放公共空间、校园以及森林公园。以不同类型空间声景为对象,综述了我国主要空间类型的声景研究,并总结了这些研究中普遍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梳理研究概况,通过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指出声景好感度高或低的声音类型及不同类型空间中声景改造的方向。
一、我国在不同类型空间中声景研究综述
(一)城市开放公共空间声景研究
1.城市多功能区
在城市多功能区内,人们周围的环境常常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有限的绿化,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人们虽然经常暴露在各种各样的噪音里,但却在最初的研究和设计时忽略了声景这一重要的方面。刘江等人认为城市多功能区和城市公园是两个不同尺度上的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多功能区将对德国罗斯托克市的瓦尔内明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这种区级地块范围上,大尺度的声景与景观信息的获取做了介绍。他们先是将声景信息通过标准化主观记录确定了下来,把声音来源分为了三个大类(人工声、生物声、地理声)共27种,再均匀选取了23个选样点,并控制受访者的个人和其他因素对声景感知的影响。于博雅等人对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和意式风情街的研究,通过声环境物理指标的测量,包括A计权声压级和混响时间问卷调查声景感知的方式进行评价,再用SPSS软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2.城市公园及休闲绿地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主要绿地和人们生活、交流、休憩、游玩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对其的规划和设计是众多设计者都在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声景设计,使声景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结合起来,提供更为丰富的空间体验,势必能提高城市公园的效果。
(二)森林公园声景研究
森林公园远离城市,又有最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的绿肺也是天然的氧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森林公园游玩,因此森林清新优雅的环境,能使人得到全身心放松,森林公园以其特有自然资源优势成为新世纪旅游去所的热点。我国对于森林公园声景方面的研究多为声景资源方面的调查分析。例如,徐高福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声景观的生态资源探析,独特的山水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水声景、风声景、雨声景、叶声景、鸟语声景、虫鸣声景等。
二、我国声景研究中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声漫步法”
“声漫步法”(soundwalk)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声景学研究方法,它是在路径漫步过程中,通过利用测量仪器对声音进行实时记录(也可伴随图像、地理位置等信息的记录),对沿途声景进行实时评价等,实现从多角度阐述和评价所研究的声景。Jeon 等人通过探讨影响声景感知的主导因子,得出“声漫步法”适用于获得声景主观评价数据的结论。研究表明,“声漫步调查法”在声景观研究中具有较大优势,使调查者专注于声音的构成,并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特性。
(二)语义差异分析及主观问卷调查统计
语义差异分析法也叫SD法—语意学解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是指“语意学的解析方法”,即运用语意义学中“言语”为尺度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对各既定尺度的分析,定量地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和构造。景观质量是吸引公众的直接原因,而公众在游览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声景的影响,所以采用对公众进行主观问卷调査的方式获取较为主观的声景和景观信息是必要的。
三、声景的设计及保护
在场地景观设计或改造过程中,可以将声景观作为设计和改造的内容之一,从而创造一种更加全面的景观设计体系。声景设计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正设计、零设计、负设计。正设计是指在原有的声景观中添加新的声要素;零设计是对声景观按原状保护和保存,不做任何更改;负设计是指去除声景观中与环境不协调、不必要、不被希望听到的声音;并且营造声景时,不仅仅有自然声景的营造,也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声景的营造。例如,在自然声景的营造方面融入动物声景、水声景、自然风雨声景,人工方面可以采取配合着环境气氛的背景音乐、音乐喷泉、仿生的运用等。
参考文献:
[1]康健. 声景:现状及前景[J]. 新建筑,2014(5):4-7.
[2]刘江,康健,罗涛,等. 城市开放空间声景感知与城市景观关系探究[J]. 新建筑,2014(5):40-43.
[3]于博雅,康健,马蕙.城市步行街空间设计因素对声景感知的影响[J]. 新建筑,2014(5):8-11.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编辑:刘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