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
2019-06-11肖艳妮黄斌
肖艳妮 黄斌
【摘要】文化遗产本身属于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再现,属于人类几千年来的物化成果。文物本身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十分宝贵,只有强化其管理,才可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首先从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意义入手,同时阐述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最后总结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虽说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完善了相应的措施,旨在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很多珍贵的文物得到全面性的保护,促使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1]。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阻碍着基层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详细阐述如下。
一、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意义
文化遗产属于无价之宝,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再现历史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主要依据。只有强化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注重文物资源的应用,才可凸显出区域的文化底蕴、城市内的文化品位。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不仅是政府每个部门的责任,也是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2]。基层文物保护机构属于一线,人们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面临着管辖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管理、发掘,对馆藏内的文物进行保护、宣传等。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本身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作为国家文物管理内的基层单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具有广泛性、普遍性的特点[3]。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农村城市化、城乡建设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建设高潮,随着城乡基本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形式也愈发严峻,只有强化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才可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缓解这些严峻的形势。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应当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强化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遵循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原则[4],才可全面落实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促使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二、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
(一)队伍综合素质问题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范围较广,涉及的工作类型较多,涵盖了各个领域,使人员工作压力不断加剧。就实际情况而言,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队伍素质较低,缺少文物保护实践经验,难以掌握文物保护技巧。甚至部分人员未接触过考古工作,不具备专业的考古知识,工作能力较低,难以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文物管理体系缺陷
我国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文物保护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制度落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无法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加之未能构建统一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完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流程,导致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中,人员权责不明确,工作失误现象时有发生,增加工作混乱的几率[5]。
(三)文物保护经费紧张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本身是属于一个周期长、复杂性高的特点,不管是文物宣传还是文物保护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部分基层政府部门不断缩减文物保护工作资金的投入,难以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部分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查阅相关文献,走访基层,制作了详细的文物调查报告并上交给相关部门,但这些报告均未能得到回复,难以推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发展[6]。
(四)文物保护意识薄弱
部分地方政府未能注重文物宣传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加之经费短缺,难以保障文物保护宣传力度。百姓文化保护法律意识淡薄,难以深刻认知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核心内容,无法精准理解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三、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现状,精准分析现状出现的原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制定最佳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问题解决对策,以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合理性,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与时俱进。
(一)健全法律法规
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转变文物保护观念,充分认知到文物的重要性,明确文物对人类文明的意义,认知自身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与使命,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纳入文物保护工作,促使三者实现整体发展,确保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7];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强化电视、报纸、电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旧媒体的融合,强化法律、法规的宣传,逐步加深百姓对文化保护工作的认知,并积极参与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人人都要主动保护文物、不再损坏文物,意外发现文物需要立即上报当地政府部门,并强化现场保护,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持续性。
(二)强化校企合作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应当与高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协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使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实习,在锻炼大学生文物保护能力的同时,激发大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促使大学生不断积累文物保护经验,分担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缓解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注入全新的活力[8];不仅如此,高校还需要强化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合作,建设深层次合作关系,一同研究新出土的文物,促使高校与基层文物保護管理部门形成文物资源共享、文物信息共享,以此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推动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创新管理制度
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强化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促使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流程,以此确保工作开展效率,提升文物部门文物保护效率;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强化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响应政府部门制定的文物保护政策,定期检查文物,派遣专人审核、研究文物,并及时修复文物。只有完善法律、法规,才可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对各类破坏文物的行为,需要加大打击力度。
(四)兼顾旅游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完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保护措施,适当开发文物资源,确保文物资源的合理应用。通过修建博物馆,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内涵的文物展现在人们眼前,促使人们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同时,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还需要与当地旅游部门开展深入合作,强化文物与旅游点之间的合作,从全局层面出发,联系各个文物旅游点,建设专门的文物旅游区域,吸引更多人群,促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推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事业发展的同时,兼顾旅游业的发展,以此实现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五)扩展经费来源
文物保护本身属于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其资金主要是财政预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逐步重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其经费额度也不断增加。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文物保护本身是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性的资金投入,否则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难以有序开展。未来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强化资金扩展,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资金投入的合理性,以此推动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经费来源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强化社会资金纳入,鼓励社会进入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强化社会资金的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促使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商业化。简单而言,就是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所有权歸属政府,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经营权归属企业,与当地的旅游团形成联系,建设针对性的旅游线路,不断吸引游客,在确保文物保护资金筹集的同时增加地方资金投入,构建双赢局面。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搭建桥梁,在提升当地旅游热度的同时,逐步提升本地文物的知名度。
(六)强化队伍建设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需要健全人员培养机制,定期开展文物保护培训,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需要引入先进的文物修复技术,完善文物保护技术,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能力;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强化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培训,逐步提升文物保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及时规避各类违法行为;强化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思政、职业道德培训,逐步提升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其对文物保护的兴趣与爱好,主动参与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还需要创新人才招聘制度,招聘兴趣高的学生参与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以此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持续性。
(七)加大宣传力度
为更好地开展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基层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全员参与的文化保护氛围,促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建设文物保护网络,促使网络实现全覆盖。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宣传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文物关联需要凸显出文物保护的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促使群众参与到日常监督中,建设民众反馈渠道,积极收集群众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意见与建议,确保疑问第一时间解答,及时消除群众的顾虑,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的激情;依据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实际情况,强化与文化部门、传媒单位、档案部门之间的联动,组建多种形式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渠道,激发全员对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促使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落实自身的本职工作;(2)政府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积极落实上级部门的政策,强化宣传,促使当地民众明确文物保护的急迫性,明确文物损毁造成的影响。通过激发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危机感,正确认知文物保护工作,强化自身监督,自觉履行自身的职责,激发自身的责任意识;(3)文物管理人员需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作用,在学校、机关单位的基础上,详细讲解文物保护政策,在专栏上及时更新各类决议文件,促使群众掌握文物保护现状,以此强化群众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认知。不仅如此,还需要从文化传承、地域风俗、地域民俗等多方面入手,促使群众明确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意义,进而促使全社会参与,全面保障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本身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人员的共同参与,共同承担着责任,才可实现文物价值的凸显。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应当强化基层文物管理工作,不断引入各类新技术、新设备,创新基层文物管理方式,完善基层文物管理人员培训,健全监督、监管、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以此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孜宣.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7):144-145.
[2]张利军.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才智,2016,7(18):268-271.
[3]刘一莹.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6,16(11):267-269.
[4]雷鸣.应急质量管理视角下的基层经济组织应急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6,4(48):270-272.
[5]蔡燕.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7,10(14):270-285.
[6]贾国民.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7):146,150.
[7]高拥军.浅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难的成因[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22(10):227-229.
[8]罗静.浅谈加强恩施州文物保护问题[J].清江论坛,2018,10(2):35-37.
作者简介:肖艳妮(1975-),女,汉族,云南建水,文博馆员,大专,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