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析
2019-06-11范蕾
【摘要】当代青年教师大多深度参与了互联网的三次发展大浪潮,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但互联网在给青年教师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其职业道德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互连网+”;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大力进行智慧化改造。在高校校园里,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正在悄然兴起。相对于年长的教师来说,高校青年教师更善于接受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与观念,对“互联网+教学”能有深入的实践。然而,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时代变革下,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遇到了特别的挑战。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挑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成为了高校青年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对的挑战
中国互连网自诞生以来已经历经三次大浪潮,几乎彻底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消费、沟通、出行方式。当代青年教师主要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不少青年教师在学生时期即有幸经历第一次大浪潮,即1994—2000年的“四大门户到搜索”时代,成为第一批“网上冲浪”人员。而更多的青年教师深度参与了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的第二次大浪潮(2001—2008年)。在这个阶段,青年教师从学校逐步走上社会,正是对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充满最大热情的时期,他们运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搭建起了自己的社交圈子。随着第三次互联网大浪潮(2009—2014年)的兴起,即“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时代,这批青年教师已经能熟练运用各种PC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于任何新兴的互联网事物都有较高的接受度,可以说,互联网伴随着这一代青年教师一起成长。所以,当“互联网+教学”席卷全国的时候,广大青年教师毫无意外地承担起了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任。然而,互联网对青年教师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法,但由于互联网资源获取的便利性以及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容易让青年教师误入歧途,对其职业道德修养也带来巨大挑战。
(一)对教学的挑战
前文说到,当代青年教师对互联网轻车熟路,能够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这样就容易导致青年教师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动力,遇到问题习惯去网上搜索资料,过度参考他人的成果,在教学上设计上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网上总能搜索到各种形式的课件、教案及课程设计资料,致使对教学没有深入思考,虽然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却容易忽视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如何引起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深入研究、观察教学对象的特点,而这类信息无法在网络上搜索到,这种教学上的惰性上是有悖于职业道德要求的。
(二)对思想观念的挑战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变革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矛盾,而互联网则成为了矛盾释放的出口。不少青年教师社会阅历不足,面对一些社会现象、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无法正确甄别。当他们浏览社交资讯平台时,很容易引起思想观念上的偏差。长此以往,这样错误的观念会逐步渗透到课堂之上,因为品德教育也是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某位青年教师经常在微博上看到各种“老人碰瓷”事件,拒绝帮助摔倒老人的冷漠评論占据主流,受此影响,该教师也认为在外遇到摔倒老人时出于自保考虑,切不可轻易上去帮忙。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会出自本能地教导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应尽量避免,打电话请求警察及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尽量让自己置身事外。虽然从个人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作为教育者,没有向学生普及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三)对师生关系的挑战
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和移动式互联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过去,受尊卑观念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私下交流有限。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师生之间可通过微信、QQ这些工具进行广泛交流,还可以互看朋友圈、空间等自媒体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师生感情。但是部分青年教师无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不会把握与学生交流的度,与学生走得太近,学生对青年教师缺乏敬畏之心,致使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四)对个人发展的挑战
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人们爱好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跟随互联网一路走来的青年教师自然不例外。有的老师喜欢将自己的教学场景分享至网络上,有的在课堂上拍摄“抖音”这样的短视频,为了获取点击率,有些老师甚至铤而走险,拍摄一些违反教学秩序的违规内容。曝光之后确实能获得大量点击率,但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对教师群体的形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下,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的人才质量。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青年教师担负着向大学生传递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媒体泛滥年代,监管体系的滞后容易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受到影响,如果青年教师自己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则无法向社会培养出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立德树人,道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它应该成为所有专业课教师的工作。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将专业相关的道德素养穿插其中。只有高校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在专业教学中时时注重品德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耳濡目染,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上实现教育强国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批青年教师未来大部分将成为教育骨干,成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教师的道德修养可为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锤炼,要从青年教师自身以及高校道德环境角度研究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办法。
(一)加强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价值观不断涌现,青年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学习,理解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始终以 “爱”与“责任”为教学行为中的准绳,只有这样,才能在浩瀚的信息浪潮中,保持教育的初心。
(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青年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乐于独立思考,衷于独立思考。一方面,在教学准备过程中,不要过度依赖網络资源。各种教育资源平台的出现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减轻了老师的备课负担。但这些资源只能起辅助作用,核心的内容应该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研究来获得。只有认真分析教学对象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呈现出最好的课堂效果。另一方面,在面对浩瀚的信息宇宙时,青年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独立思考,不轻易被某些“深度”文章影响,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
(三)树立持续改善的理念
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人才的重任,为应对社会局势的变化,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知识在不断更新,青年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获取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并教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迎来了难得的机会,也将接受一系列的挑战,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正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明,郭萌萌,秦晓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4(12):27-29.
[2]王丹.试论提高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 科技经济市场,2016(6):122.
[3]张小枝.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2):148-149.
[4]耿博超.促进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6):248-249.
作者简介:范蕾(1988-),女,汉族,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助教(工程师),研究方向:物流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