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个高淀粉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19-06-11佘兴蓉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品种比较产量

佘兴蓉

摘   要   为了推广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高淀粉甘薯品种,2017年选择7个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在万州区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其主要性状、产量和淀粉含量等,结果表明,渝薯15号、渝薯27号、万薯6号和商薯19号的产量和淀粉含量较高,可以作为高淀粉甘薯品种在万州区进行推广种植,助推甘薯产业发展。

关键词   高淀粉甘薯;品种比较;产量;淀粉率;重庆市万州区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4.009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好、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1]。甘薯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淀粉,甘薯淀粉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加工业中,也可用于加工生物柴油。推广优质高淀粉甘薯品种,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万州地处重庆市东北部,是甘薯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山地丘陵地理气候、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喜温耐旱的甘薯生长[2],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8万公顷,年产鲜薯2.0万吨以上。境内有重庆择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乡下香农业开发公司从事甘薯淀粉、粉皮加工,还有近30家小作坊加工甘薯淀粉、粉条。万州区的甘薯产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品种单一,用于鲜食、加工和饲用的甘薯原料通常都是一个品种,直接影响了甘薯淀粉的加工效益。引进筛选适宜万州的高淀粉甘薯品种,为甘薯淀粉加工提供优质原材料,尤为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七个高淀粉甘薯品种及供苗单位:万薯6号和万薯5號由重庆市三峡农科院提供,渝薯27号、渝薯198号和渝薯15号由西南大学提供,商薯19号和豫薯868由彭水县农业委员会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万州区白土镇谭家村3社马××的承包地。试验地东经108°8′19″,北纬30°5′91″,海拔780 m,砂壤土,前作为蔬菜。

1.3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品种,3次重复,共21个小区。每个小区长5 m,宽4 m,4行区,面积20 m2,共420 m2。1 m开厢,起垄双行错窝栽培,窝距16 cm,667 m2栽植3 500株。

1.4 田间管理

2017年5月24日整地起垄,起垄前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N∶P2O5∶K2O=30∶5∶5),667 m2施入有机肥1 500 kg,复合肥75 kg。5月25日栽苗,5月27日浇水一次。6月22日中耕除草,7月19日除草提藤,7月29日除草打顶。10月24日收获,每个小区进行实收测产,各品种随机收获10株进行性状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7个甘薯品种的生育期记载见表1。栽后1周,调查各品种的成活率,发现万薯6号的成活率为87.3%,其余品种的成活率均在96%左右,差异不大。10月24日收获,各品种的全生育期均为153 d。收获时,渝薯15号和渝薯27号的叶色在逐渐变黄,其余品种叶色基本无变化,说明渝薯15号和渝薯27号对低温变化更敏感。

2.2 生物性状

7个甘薯品种的生物性状见表2。可以看出,各品种的株型、叶片颜色、叶形、薯形、薯肉颜色和结薯性上差异不大;蔓长的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万薯5号的蔓长最长,为3.8 m,渝薯15号的蔓长最短,为1.3 m;分枝数品种间差异大,豫薯868最少,为5.3个,渝薯198号最多,为7.9个。

2.3 经济性状

测产时,随机取10株调查甘薯经济性状,结果见表3。豫薯868单株结薯最少,为2.6个,其余品种单株结薯4个左右。T/R比值只有渝薯27号为0.53,渝薯15号为0.50,其余品种在0.7左右,茎叶有旺长现象。渝薯27号的大中薯率最高,为70%,万薯5号最低,为41.7%,其余品种的大中薯率在60%左右。

2.4 产量比较

收获时,每小区实收分别计算产量,7个甘薯品种的产量和淀粉率见表4。可以看出,渝薯15号的产量最高,折667 m2产量为3 081.04 kg;万薯5号折667 m2产量为1 759.75 kg,产量最低。收获后测其淀粉率,渝薯27号最高,为22.52%;其次是万薯5号,为20.05%;渝薯15号的18.42%排在第三位;其余品种的淀粉率在16%左右。

将7个甘薯品种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5)。可以看出,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

采用新复极差法对品种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表6。由表5、表6可知,渝薯15号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渝薯27号产量居第二,5%水平上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1%水平上与商薯19号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商薯19号产量居第三,与万薯5号差异显著,与其余品种差异不显著。万薯6号产量居第四,与产量较高的渝薯15号、渝薯27号间差异达极显著,与其余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

3 小结

试验期间,万州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旱严重,各品种的抗旱性表现较好。从9月至10月24日甘薯收获期间有60 d都在下雨,其中万薯5号和豫薯868藤叶明显旺长,其余品种藤叶长势都较好。渝薯15号甘薯有裂口,其余品种表皮光滑。

从甘薯产量和淀粉率来分析,渝薯15号、渝薯27号、万薯6号和商薯19号的667 m2产量都在2 000 kg以上,而且淀粉含量也较高,可以作为高淀粉甘薯品种在万州区进行推广。万薯5号淀粉含量高,但藤叶旺长严重致鲜薯产量低,建议来年再试验观察。豫薯868的产量和淀粉含量都较低,不建议在本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秀波,韩冰,苏玉国.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王友恒,姚朝富,卿德权,等.重庆市开州区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南方农业,2017,11(7):40-41.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品种比较产量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宁南山区不同甜荞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杂交选育品种‘吉香一号’在吉林地区栽培品比试验
鄂东低山平原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