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缺少好编剧”与当今时代影视行业变化关系的思考

2019-06-11柳雨青

参花(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影视作品

摘要: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种观点叫作“中国缺少好的编剧”,或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好的剧本”。话题一出现迅速引起网友们的共鸣,纷纷感叹现如今的影视作品有多么不成熟,前途堪忧。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真的会像网上所说的那样,连一批优秀的编剧都找不出来吗?本文将以新时代影视行业的变化及编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关系,分析为什么中国目前的影视作品会如此单一,甚至让人失望,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影视作品 编剧 当今时代潮流

编剧是剧本的作者。编剧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其作品就叫剧本,是影视剧、话剧中的表演蓝本。剧本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无剧本则无作品。编剧成就突出者被称为剧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他创作出以“四大悲剧”为代表的无数优秀的作品,至今都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发展,战争终于停息,人类步入真正的和平时代,长时间的安居乐业和幸福感安逸感,让人们对生活的感触越来越淡,作品的深度也不再有从前的那般细腻和直击心灵深处。

一、中国编剧行业的现状

(一)新手变“枪手”

在编剧这个行业中,新手编剧和资深编剧有着天壤之别,入行难、没名气、作品无人问津,成为新手编剧在行业中的常态,拖尾款甚至被动成为“枪手”也绝不奇怪。许多新人编剧怀揣雄心壮志却被现实打败,不得已选择了转行,一些编剧的转行使得编剧行业流失了一部分人才。

(二)地位下降,失去话语权

在大环境下,编剧渐渐成了剧组中除场务、群演以外最底层的工作人员。由于资本、平台与明星的话语权太大,使得编剧的话语权越来越低,对剧本的控制力不断减弱。至于那些跟组编剧,几乎形同虚设,剧本说改就改,有些编剧甚至对剧本的改动毫不知情。

二、当今影视业的潮流变化

(一)敬业演员难能可贵

频繁替身、无演技、不背台词全靠后期配音,這些问题成为娱乐圈中部分演员演戏时的常态,敬业的演员越来越少,变得难能可贵。不背台词,不亲自去演,不注入感情,怎么能表现出剧本中描写的情感,感情不到位,演技尴尬,观众自然不愿买账。这不仅糟蹋了剧本也糟蹋了观众的感情。

(二)“鲜肉”当道,实力靠后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当今时代娱乐圈中,颜值、人气、话题胜过一切。明星们为了人气开始不以实力说话,炒作成为从小明星变为大明星的捷径。“鲜肉”们无才、无演技却发家致富,老戏骨卖力、演技好,薪酬却少得可怜,因娱乐圈中不良的风气使得影视剧的质量不断下降。

三、编剧行业与影视行业潮流变化的关系

(一)剧本注水,编剧无奈

一部电视剧中,编剧是决定戏剧逻辑和内容的人,其地位显而易见。但在如今动辄六七十集的大型电视剧中,生拉硬拽的注水内容,播过的剧情反复回忆,有的更是利用语速慢来争取更多的时长,用二倍速看剧。这些不仅不能体现编剧的水平,反而会增加观众的厌倦感。这种注水也并不是编剧的决定,而是制作方利益使然。制作方通过注水来提高售出价格,播出平台也会通过重新剪辑、注水剧情等再一次拉长剧集,从而稀释成本。毕竟剧集越长,植入广告的空间越多,取得的效益就越大。

(二)剧情脱离现实只因时间太赶

剧情脱离现实并不是因为编剧生活体验少,而是创作的时间太短。制作方已经找到了钱生钱的快速通道,编剧没时间打磨和推敲剧本,想找到优秀的选题立意,有充分的时间调研采风,丰富故事和塑造人物已经成为奢望。如果某种影视剧类型大火,那编剧就会被要求在两三个月内写出剧本,时间太短导致编剧无法用心去感受生活,没有生活经验和感受的剧本出现夸张和虚假的情节。

四、关于“中国缺少好编剧”的解决方法

(一)公平竞争,降低天价稿费

行业整顿是必不可少的。在编剧这个行业里,新编剧和老编剧不仅仅是机会的天壤之别,连报酬也是新编剧所不能及的,新手编剧一集三千块,名编剧一集三十万。建议报酬由剧本本身价值来衡量,越优秀的剧本报酬越多,并且没有著名和不著名的区别。新人剧本优秀同样可以拿到一集三十万的价格。

新人编剧需要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建立编剧网站平台进行无差别征稿,选出优秀作品给予机会,设立剧本大赛给新人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二)反对盲目跟风,改编经典小说

近几年来,小说改编影视剧现象屡见不鲜,各种仙侠、言情、民国、现代精英、宫斗等类型剧层出不穷。起初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都以人气高的小说为主,但现在的同类型小说都有可能变为影视剧,剧情单一乏味,久而久之观众并不买账,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只有改编优质的经典小说才能让观众不再对同一类型的影视剧产生反感。

五、结语

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都对世界影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并不是因为国外的人才多,也并不是国内就没有人才,而是要求影视行业将收益稍微地看轻一点,多些时间用在做一部良心作品上,这样才可以改善中国影视行业的不良现状,还能在观众的一片叫好声中得到更大的收益。不能一味地追求无脑的剧情和盲目地跟风,要挖掘人才,不埋没优秀的作品,不让真正爱写作的人心寒,这才是身为中国新一代影视人该做的事。

(作者简介:柳雨青,男,吉林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影视作品
从吸血鬼题材影视作品看西方吸血鬼文化
探析影视作品与写作教学联姻之道
明星超高片酬表面是钱,深处是文化变形
影视作品中的图书馆
互联网视野下影视作品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以影视作品为依托的合作学习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文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