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德之手与音同行

2019-06-11韩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校歌德育音乐

韩雪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教材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音乐在德育培养中所产生的作用,可以说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即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施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这里引用“材”的原意——“教材”“题材”,即教师应根据音乐题材、风格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摆脱固有教材的限制,用良好的审美观和丰厚的知识底蕴深入研究、缜密分析,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采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避免大范围进行平淡无奇的直叙,做到精益求精,松弛有度,完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德育渗透综合化。要求教育者对现有的音乐教学内容二度创作,将抽象的审美符号转化为德美并进的具体形象,并据此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受教育者的音乐德育渗透切入点,使音乐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有助于完善道德、健全人格。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

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乐曲,不仅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也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功能。利用音乐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当前形势以及国家大事畅谈感想,展望未来,使学生从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教育感化。比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还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前进”的力度变化,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教唱完成后适时组织学生谈感想、理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对于祖國的未来加以描绘。在畅谈中,使学生爱国之情油然上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工作要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渗透,只有全面、正确地了解祖国,增长知识,积累感情,才能形成爱国信念,并运用的实际行动中。

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完善明确德育目标,深入探讨和选择音乐主题和素材,把握丰富的德育内涵,运用合理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强化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二、营造音乐氛围,从活动入手,丰富课堂外的德育教育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习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够培养他们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品德。例如,充分利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歌咏比赛等活动,不仅庆祝了节日而且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品德。第二就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这个宝贵资源。在课间、用餐、放学时间播放一些青春励志方面的音乐,铃声也可以用专门的音乐来代替,以渲染校园气氛,以激发斗志、振奋精神。最后加强校园歌曲的创作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每所学校应该具有彰显学校精神、特色的校歌,并且让校歌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学校大小活动都要演奏、演唱校歌,让校歌所蕴含的道德力量时刻感染着学生,这样一种日常的德育形式也就无形中构建起来了。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谓的“目濡耳染,不学以能”的道理。

和谐校园音乐氛围的营造之于学生德育熏染是潜移默化的,这不仅使教育环境充溢着艺术的气息,同时也散发着道德的魅力。

三、加强教师素质,从自身入手,拓宽教学外的德育领域

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通过榜样的示范促进学生个体自身的修养。作为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操控者,教师除了拥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杰出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成为“榜样”“模范”,用自身的行为举止去影响、感染、陶冶学生,打破学生对高大而完美的音乐作品高不可攀、敬而远之的抵触情绪,促进其人格向良性发展。

音乐教师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必须切实提升自身的素养。这素养既包括外在的举行行为、衣着打扮,也包括内在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音乐教师教姿自然得体、端正大方、语言生动流畅,并且可以富有感情地歌唱、准确娴熟地指挥等等,这必然会调动学生课堂的兴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可以说是任何一门学科必须具备的教学意识。如果从哲学“道术”的角度来说,这只是“术”的层面,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术”,那么更遑论“道”了,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而已。这里谈到的“道”就是音乐教师的德育能力的形成问题。这种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师范院校实行相应的办法,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未来音乐教师进行德育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也必须引导音乐教师对德育内容渗透的要求,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设计、备课记录,旁听授课等。如果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淡薄,抑或者说根本无心介入德育领域,那么“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问题的探究就只能成为一句口号而已。因此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树立德育意识,以负责人的心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要求教师能够主动地挖掘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高尚的品质、向上的斗志以及先进的思想等,力求每一节课都有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美”,也领悟了人世间的“真善”。此外,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砥砺、彼此友爱,共同完善,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学校音乐教育不单单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育人理念。学生常常被音乐中所蕴藏着的真、善、美吸引和打动,甚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了他们的性情、纯净了他们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进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鉴于此,音乐教学工作者需要积极发挥音乐育人的功能,做到以乐促德、以乐辅德,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相得益彰,以求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校歌德育音乐
淇县老年干部大学校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校校歌育人功能浅探①
音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音乐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