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童年幸福 行动带来改变

2019-06-11李相禹张燕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四环流动儿童

李相禹 张燕

城市发展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的农民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設大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中长期流动的比例增加,且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流入城市的农民工数量达到2.44亿,约占全国人口两成。其中,流动儿童数随年龄增大呈现金字塔状:学龄前儿童大多跟在父母身边。据中国妇女联合会2013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称,我国随人口流动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达近一个亿的规模。其中,城乡流动儿童规模则达到3581万。从流动儿童在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分布来看,以广东的数量最多、比例最大,比例高的还有上海、北京和浙江。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面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突出矛盾,各地政府形成了不同的应对模式。珠三角等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城市地区,城市的迅速兴起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其数量往往超过本地人口,地方政府面对日益突出的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采取顺势而为的对策,鼓励外来人口自行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批地、提高教师待遇等,将打工子弟学校或幼儿园纳入民办学校管理。一些省会城市或二线城市,如武汉、苏州等,统筹协调,采取适宜管理措施,对接收流动儿童的园所给予针对性帮扶,以特殊政策解决特殊问题,缓解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问题。上海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中心的特大城市,由于发展和就业机会比较多,外来人口增加较快,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策略,如将农民工儿童的“看护点”合法化并纳入管理和服务,以满足流动儿童有人看管的基本需求,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有了一定成效。

面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突出矛盾,与城市政府相对应的民间力量如何行动特别值得关注。事实上,各地解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主要依靠现有教育体制之外的民间办学力量,其中又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常是在流动人口聚集区由民间力量举办的没有正式注册的“自办园”。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调查课题组的调研显示:城市中流动人口多聚居在城乡交界处,有些城市周边地区,外来人口和当地居民的比例达10∶1,甚至更高。这类地区多为城乡交界的城中村,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落后甚至没有,更没有公办的正规幼儿园。流动农民工子女的入托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于是,自发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幼儿园,收托儿童95%为外来的农民工学龄前子女,提供了就近入园的便利。有统计表明,2016年,未注册办园点的儿童数量高达16.8万。“自办园”的实质是民间自救行为,尽管条件简陋,却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托幼服务和教育力量。

另一方面,面对这一现实需求,出现了“第三条道路”,即由民间自发兴办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本文着重讨论“四环游戏小组”这一公益组织,面对流动儿童,十余年来开展平民教育的探索历程。

四环游戏小组历时15年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探索

四环游戏小组,既是孩子们游戏的天地及家长育儿互助的场所,也是志愿者学以致用、教育研究的基地,体现出教育的乡土化、平民化。“游戏小组”的命名,意在强调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同时意味着这是通过社会互助方式实施的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以“四环”胡同即社区名称命名,有利于增强相关当事人及社区公众的认同感、亲切感。四环游戏小组秉持幼教前辈陶行知、张雪门等平民教育精神,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致力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民间道路探索。作为一个公益类托幼组织,四环游戏小组15年来的实践,探索出一条面向流动儿童、具有文化适宜性的学前教育道路。

◆ 以参与者为中心,探索适合流动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模式

四环游戏小组的师生数年置身现场,开展持续的行动研究,致力于适合流动学前儿童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注重引导家长,增强其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意识:根据幼儿特点及其生活状况建立相对规律的作息;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并以多种方式突出语言教育和保证足够户外活动;有关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也是课程中反复强调及引导家长的内容。四环游戏小组主要开展三种形式的活动,包括面向儿童的活动、面向家长的活动和兼顾亲子的活动。

四环非正规教育模式的关键在于,实施“以参与者为中心”的教育:教育儿童与引导家长同步一体,尤以后者为重。一方面,对流动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扬长补短,呵护其自然天性;另一方面,激发家长的育儿信心,把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

◆ 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回归学前教育本质

学前教育最初的源头是在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相对于教育机构作用更大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四环游戏小组把家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提供多种方式拉动家长参与教育,创新了家长工作的方式和途径,如让家长轮流排班担当“爸爸老师、妈妈老师”辅助志愿者老师,进而成为专职老师。

家长通过参与其中以及与研究者和其他家长交流讨论,逐步转变育儿观念和教养方式,唤起他们的教育主体意识,树立育儿信心,积极参与教育,承担起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把教育延伸到家庭之中:关注自己的孩子;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互动,增进亲子关系;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体验亲情、家庭温馨和睦……使学前教育回归本源,实现孩子真正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在参与中学习,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通过育儿互助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结成教育共同体,成为游戏小组的主人。

2014年,四环游戏小组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与现实需求的变化,从当事人群体中培养专职“妈妈老师”作为主要教育力量。非正规教育管理运行“转型”,来自家长的内生力量得以增强。

基于所有四环参与者的共同坚守,游戏小组至今走过15年的历程,形成了自己的理念,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适宜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四环游戏小组的孩子、志愿者和家长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坚持自助与互助,共同追溯教育的本源,探索幸福生活的本质。他们的努力尽管微小,却使城市化建设有了温度,让流动儿童的快乐得到放大。

从四环游戏小组看非正规教育的特点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 非正规教育的特点和价值

從四环游戏小组我们可以探讨非正规教育的特点。四环游戏小组是没有围墙的幼儿园,四环经验有3个关键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正规教育作为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供与需紧密联系,能够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发展适合需求的教育;就地取材、能者为师——非正规教育是根据当地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兴办的,成本低、效益高;守望相助、共生共建——非正规教育具有开放性、与社区融合的紧密性以及共同参与性等特点。依托社区的非正规学前教育,其发展有益于实现教育与社区生活的双向互动和促进。

非正规学前教育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了教育机会,扩大了幼儿教育的受益范围,保证每一个儿童的教育权益;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家长能有多种选择,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把发展教育的条件、形式,与目的、效果统一起来考虑,符合教育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非正规教育的兴办主体多元,有益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可以吸纳专业教师和社区人员就业,同时吸引社会公众关注、支持和参与幼儿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儿童优先”意识,普及科学育儿观念和方式。

◆ 对非正规教育的思考

大道至简,人是万物的尺度

大道至简,幼儿教育迫切需要回到人,回归常识和朴素生活,回归本源。“教育是立于行的智慧”,好的教育是一场修行,要基于对现实情况的了解,认识问题的症结,研究学前教育的真问题;秉持以“儿童为本”,坚持“人是万物的尺度”,身体力行,立足实践,现场修行。幼教人要关注发展中的真问题,拒绝浮躁功利,以及对权威的盲从,始终抱有对孩子、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如果每个个体都不放弃每一步微小的行动,就能够汇聚力量,推动问题解决的进程。

改革制度、转变观念、主动应对

首先,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社会转型期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认真调研,科学分析,采取“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制定合理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中特别指出,“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有效方案很多。在一些地方,以社区为依托的游戏小组产生了持续性的积极结果,且此类方案成本低。在印度尼西亚,游戏小组计划对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认知技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来自弱势背景家庭的儿童更能从中受益。在汤加,为5岁以下的儿童组织游戏小组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低年级时的阅读能力”。从国际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仍大量采用游戏小组等非正规学前教育形式,特别是一些针对弱势群体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呈现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多部门协同发展的特征。

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应转变观念、创新政策和管理制度,主动应对,积极作为。事实上,在很多问题上地方政府和民间都有探索和创新。例如,针对流动学前儿童的入园问题,上海采取“分类管理”的思路,出台了《上海市民办三级幼儿园设立基本条件的规定》,主要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再如,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的在西部省份为6~36个月儿童家庭每周提供一次的“家访课程”,旨在为婴幼儿营造具有丰富刺激的环境,促进亲子互动。这是公益组织在推进社区化、家庭化的0~3岁儿童早期干预项目的积极探索。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汲取民间的经验和智慧,改革制度、主动应对。

中国的城市化是长期的过程,在城乡二元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流动人口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社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希望社会各界持续努力,从而汇聚经验和力量,同时引发政府对问题的重视,推动改革的深入和问题解决的进程。学前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化模式,因地制宜、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四环游戏小组15年的历程表明,游戏小组非正规教育模式是有生命力的,能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儿童提供适宜的补偿性教育;同时也表明,幼儿教育有多重可能性,农村幼儿教育不宜照搬城市,而应有“不一样的风景”。

猜你喜欢

四环流动儿童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流动的画
小学“四环三点三评”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四环医药迎来春天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