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的世界可以很精彩

2019-06-11王晶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濒危动物藏羚羊多媒体

王晶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任务型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学习英语的世界变得很精彩。因此,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外研B5 M6 Animals in Danger 《Saving the Antelopes》一课进行详解。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单向地传播知识,教学策略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讲”。这种单向的注入式教学是非常枯燥的,其教学形式脱离了外语的学习规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和学要成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新的教学观中,“互动”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

本节课是阅读训练课,包括导入、阅读和读后三部分。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可可西里》的部分片段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以致学生对本篇阅读充满了兴趣。读前部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对文章有大概的理解。阅读部分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文章有细致的了解。文章是一篇新闻报道,以青海省保护藏羚羊的英雄杰桑索南达杰的事迹开篇,从而介绍了为什么藏羚羊会成为濒危物种,盗猎者们做了什么,并且介绍了政府采取的措施,最后对藏羚羊的现状做了介绍。读后部分设计了三个关于文章主旨和写作技巧的习题:第一个題是让学生总结文章大意,这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第二及第三题是关于文章的开篇及文中数字的运用,使学生在写作技巧上有所收获,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有一定好处。最后,让学生讨论思考两个问题:(1)Why do animals often die out?(2)What should we do?再总结一个呼吁保护动物的口号。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文章的阅读,读前起到导入作用,读后则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本节课的中心在于濒危动物,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授课之时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濒危动物的知识。如何能更加有效并快速地了解有关濒危动物的知识,并能第一时间对本节阅读课产生兴趣是亟需解决的难点,也是能否最终达成英语学习的重点。

电影《可可西里》讲述的是有关藏羚羊和藏羚羊保护的故事。因此,在课文导入部分,首先给学生播放其中一些片段,引发学生对于藏羚羊和濒危动物的意识。在授课中,采用影象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其他的濒危动物的图片,其中也包括关于这些濒危动物的栖息地等,最后给学生播放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颁布的濒危动物名录,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产生震撼。就这样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由浅入深,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在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框架,拓宽学生知识层面,并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使用提问、启发、分析、归纳的方法,在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了本课的教材学习内容,并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也高效突破教学的重点,而难点也顺其自然被攻克。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旨在体现并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容量,也加快了课堂节奏。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和图像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在这过程中,学生显得乐学,善学,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英语思维活动。学生参与的方式较好,积极性高。在这堂课中,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应该为课堂内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然后学生与学生进行合作性的探究,让教师成为问题的“点拨者”。

英语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教师就必须从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是做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濒危动物藏羚羊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藏羚羊大迁徙
藏羚羊如何安全“过公路”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蓝鲸搁浅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拯救濒危动物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