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视觉传达视角下的茶企品牌设计
2019-06-11王星航焦馨
王星航 焦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茶叶这种民族性商品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而近些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动,致使一些茶叶企业在竞争中逐渐出现乏力的现象,这无疑严重影响了茶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基于此,文章将以茶叶企业的品牌设计为例,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角出发,对茶企的品牌设计作出分析,以期促进茶企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茶叶 视觉传达 品牌设计
一、引言
我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无论是在茶叶生产还是茶叶文化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若茶叶能够一直保持走在世界畅销饮品的前沿,其必定会对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从茶企的品牌设计入手,以视觉传达设计为技术依托,构建新的企业品牌形象,必然会推动茶产业更加快速地发展。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其一,视觉符号。所谓视觉符号,就是可以通过人的眼睛直接获取到的能够凸显事物性质的各种符号、标识;其二,传达。传达是一个过程,是设计师将承载信息的媒介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二)特点
时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发展方向的转变,在互联网普及之前,视觉传达以“静态”形式为主,其设计思想及所表达的信息只能展现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内,且传递手段与途径相对单一。而在互联网技术及设备得到普及之后,视觉传达设计逐渐呈现“动态化、综合化”发展,在传播途径上,向多媒体跨越,设计上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空间之内,传达方式上,更是将文本、图形、影像、声音、视频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给观众。另外,视觉传达设计的主体也由设计师转向接受者,从而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
三、视觉传达视角下的茶企品牌设计
(一)在品牌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我国作为茶叶的发祥地,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将自身的茶文化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如日本、韩国等,而这种流传方式虽然增进了我国茶叶的知名度,但同时也对我国的茶叶企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要想在茶叶领域一直保持着首要位置,就必须从茶叶品牌入手,设计更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可在设计中融入中国画、装饰纹样、吉祥图案、剪纸艺术等多种民族文化元素,并利用简化、夸张等设计手法对内容重组,从而使其既彰显古朴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的时尚趋势。例如“中国名茶”的包装,截取了部分《清明上河图》,作为内包图案,使得产品更加古朴、典雅,成为一件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二)在色调中融入茶意
茶叶可以按产地、色调等分为不同的种类,以茶色为例,可将其划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等六种。而每一种茶叶,其茶意及适合人群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以色调为茶意的主要表达方式,从而增加产品的内涵。如红茶是以茶叶的新叶芽为原料,并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叶色与茶水色都是红色,喝起来的口感更是浓郁、醇和。因此,在品牌设计时,应以暖色调为衬托,进而给消费者一种直观的浓郁之意,再如绿茶,其色泽翠绿,味香而浓烈,被誉为茶中精品,广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在品牌设计时,应以与之相符的冷色调(绿色、蓝色等)为主,从而衬托出其茶意。
(三)灵活运用点、线、面于茶叶品牌设计
点、线、面是构成平面空间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之一。视觉传达设计者利用抽象、夸张等表现手法,将这些要素重新组合,进而形成了新颖的画面,营造出更深的意境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例如“老君舒压茶”的外包装设计,设计者并没有利用复杂的设计手法,反而以简单的线、面结合方式,勾勒出一幅普通的山水人物画,从人物文雅的气质及周边舒展的植物,便可使消费者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品茶后的舒适、闲逸,进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四)将摄影与茶叶品牌设计有机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尤其在影像的清晰度方面,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茶企的品牌设计上,可采用高清的摄影设备,将茶葉生长、摘采及周边景色等拍摄下来,并印入产品的外包装上,以此增加消费者对此茶叶品牌的印象。如龙井茶,可将茶农早间趁露珠未落而采茶的场景拍摄下来,再将连绵起伏的山峦拍摄下来,纷纷印入产品包装上,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茶叶的品质优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茶企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笔者认为,只有在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角下,以民族文化元素等作为依托,构建良好的茶企品牌,才能使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斯,高平.借助视觉传达完善茶叶品牌形象的策略[J].福建茶叶,2018(12).
[2]王雅君.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茶叶企业品牌设计[J].福建茶叶,2017(10).
(作者简介:王星航,男,本科,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焦馨<通讯作者> ,女 ,硕士研究生,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