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东方特性之下中日教育交流的未来何在?

2019-06-11欧阳倩倩

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留学生素质教育

欧阳倩倩

中日之间有两千年的文化交流史。一直以来,无论中日关系是友好还是停滞,文化交流一直在进行。甚至有时会引领中日合作走出低迷。

编辑_希声狸  供图_王大鹏  设计_李阳

温和不失谦卑、气度温文兼具谨慎,在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日本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藤冈谦一的儒雅展露无遗。相较于自己的个人履历,藤冈谦一更乐于分享有关中日关系方面的话题,以及中日在教育领域的前景探索。对于中国,他似乎携带使命而来。

一直以来,中日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绵延2100多年。但自古无论中日处于何种状态,推动历史前进的因素中始终少不了文化的因素,中日两国文化同宗同源,文化的相近让两国多次从紧张变成亲密。而教育作为文化的集大成者,对于探讨中日关系起着框架性作用。

殊途同归之中日宽松教育和素质教育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日本历史上难以忽略的时代,也是奠定藤冈谦一生命底色的时代。30年间,日本政府积极推进社会变革,改革生产关系,清除落后的封建残余,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大力引进新兴产业,极大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的增长带动着教育的发展,也使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日本国内家庭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作为一个人口稠密、民众普遍重视学历的东方国家,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普遍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教育竞争异常残酷,随之也加大了基础教育的压力。

对于日本国内“宽松教育导致日本经济低迷”的说法,藤冈谦一并不赞同,而是更倾向于将其定位为一个“巧合”。“正好是日本在开展宽松教育的这个时候,经济出现了比较低迷的状况,所以导致后来很多人把日本的低迷归结于宽松教育。”

据藤冈谦一回忆,由于过分重视成绩,导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非常应试化,产生了包括“填鸭式教育”“考试地狱”等一系列说法,而这种残酷的竞争环境让很多的家庭苦不堪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怀疑当时的教育体制。

在种种压力下,日本文部省在1976年12月18日发布《关于改善小学、中学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的报告,指出“精选教育内容,旨在实现学生过上宽裕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的目标”。由此拉开了“宽松教育”的序 幕。

对于此番改革,藤冈谦一则认为,“宽松教育”的出发点是1978年提出的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新事物人才的目标,这是正确的想法。但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倾注时间的,当时削减课时的做法是不当的。

追随日本脚步,中国于1985年提出了“素质教育”。类似于“宽松教育”,素质教育也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推广到现在,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总结素质教育所取得成果,很多人开始怀疑它是否已经走向跟“宽松教育”一样的结果:学生作业少了,考试少了,自主时间多了,而学生的綜合素质并没有明显提高,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却明显在下滑。自此,素质教育开始深陷泥潭。

对此,有学者分析: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推进的,但是素质教育理念框架并不完善。目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依附于它所反对的应试教育、过度专业偏科教育而确立的,而它所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却不得而知。

中日教育交流:

从“学习中国”到“学习日本”

历史上,中日之间的教育交流向来频繁。“回顾历史,日本从中国学到了很多,中日两国之间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相比西方文化,中日两国之间强烈且共同的东方特性,让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更为紧密。”藤冈谦一如是说。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一批外国留学生来自日本。公元608年,当时的日本政府派使团出使中国,当时随行的还有高向玄理、南渊清安、僧曼等8名留学生和学问僧。唐朝贞观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据记载,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到乾宁元年 (公元894年)日本派遣使团和留学生出使中国的次数达到19次,著名的日本籍留学生玄防、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也在其中。

到了宋朝,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禁日本人东渡,这一时期中日交流减少。南宋以后开始逐渐恢复。这一时期双方更多的是商贸的交流,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多以学习佛教、儒学及文学书法等为主,特别是当时的新儒学和禅宗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公元1211年,留宋日僧俊芿从南宋带回的2000多卷汉籍中就包括四书和朱子学说,这是日本历史第一次传入程朱理学。

但自宋代后,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始逐渐淡化。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此时的中日关系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却在断断续续的持续着,这一时期的日本留学生主要分三种类型:即从事地理兵制调查等间谍活动、学习中国学术文化及养成翻译人才。

进入民国时期,日本上下高度重视中国问题,选派了大批留学生去往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研究,并专门设立奖学金加以支持鼓励。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日文化交流的开启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来华的日本留学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到2005年来华总人数已经接近20万人次。藤冈谦一便是在这一时期踏上中国的土地。

提起与中国的结缘,藤冈谦一将时间拽回到2002年,向《留学》记者讲述了自己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学习汉语的经历。“当时我来清华大学留学的时候,日本的留学生还很少,在清华大学的留学生就更少了,当时日本来华留学生主要是以学习语言为主,包括汉语和历史的学习。”

此后至2018年,虽然因为政治原因,来华的日本留学生数量有所回落,但始终保持在每年1.5万以上的来华规模。

相较于前者,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时间要晚很多年。拉开中国人留学日本历史序幕的是1896年13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的派遣东渡日本留学。从此时起,中国有志之士前赴后继,为寻找解救中国的良方,纷纷前往日本。这些留学生在日本的学习专业很广泛,以政法和军事最为热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关系严重恶化,当时的在日留学生纷纷开始罢工罢课甚至退学,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

至此到1976年,前往日本的留学生不断减少,一度处于留日潮的低谷。

1976年以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鼓励学生出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回国效力,自此推动了学生留学日本的正常化。1979年两国政府就派遣留学生达成协议,正式决定互派留学生。1980年,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仅2000多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0万。

虽然2010年以后因中日关系严重恶化赴日留学人数有所减少,但随着2017年中日关系逐渐回暖,加之中日地理位置相近,文化传统同宗,且远低于英美高昂的留学费用,中日交流逐渐趋于正常。

“2010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中日关系处于一个低谷阶段,但相较其他领域,教育领域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现在中日关系又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大学之间,尤其是校际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频繁,大规模的双向交流会越来越多。而且最近高中阶段的这种研学旅行特别频繁,合作案例也数不胜数。”藤冈谦一讲道。

教育共生下的“东方特色”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对日本文化的有着莫大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自隋唐始到鸦片战争前夕,中日文化交流以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为主。在这期间,日本不断派使节出访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在本国加以普及。当代日本著名的茶道文化、服饰文化、儒家文化、医学文化、佛教文化甚至日本文字等的起源都可追溯到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几十年后中国大规模留学日本学习日本先进制度奠定了先决条件。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这段时间,日本的制度、工业化技术都对当时的中国产生极大影响,这一时期是以中国学习日本为 主。

改革开放以后,双方开启了双向交流,互相学习的新征程,除了留学生外,中小学校际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加深。

如此深厚的文化共融性,为未来双方携手打造“东方文化特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更为两国民众打造了一面天然屏障。

中日教育展望:往事可柬,未来可期

2010年以来中日关系跌入低谷,此后几年双边很多交流均处于停滞状态。但受到国际局势影响,中日关系自2017年开始逐步走向缓和,2018年通过双方努力两国关系不断向好。对于两国未来,有无数的期待值得两国共同去实践。

正如藤冈谦一所言:“中日两国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科研方法上都有很多共性,基于这些,两国更应该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能够加深合作,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

结缘中国二十余载,藤冈谦一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快速提升表现出了认同,并对中日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潜能期待非常,“比如可以在科研领域进行共同研究。2018年10月,在安倍首相访华的时候,也签署了《中日青年交流备忘录》,把2019年定为了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 年。”

对于日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日本政府始终很清醒。正如藤冈谦一所言:“将来的人才应该具有宽广的视野,创新性思维,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知识和技能的习 得。”

而对于如何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藤冈谦一也给我们做了简单介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基于对于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掌握,只有在这两点同时兼具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培养出创造性新型的人才。所以说首先还是要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之间需要一个很好的平衡。这个也是日本现在着力开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采访摘要

Q:《留学》记者   A:藤冈谦一

Q:对于留学生和家长来说,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能给我们谈一下日本的安全情况吗?

A:其實日本和中国一样,社会治安都是非常良好的。哪怕女性在深夜一个人走在日本街头,也不会遭遇不测,相对于美国各地安全系数各不相同,在日本基本上全国安全系数都非常高。

Q:对于毕业后想要留日的学生,日本政府和高校有什么措施帮助到他们吗?

A:日本政府,当然希望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留在日本工作。如果他的日语水平很不错,在日本还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针对促进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就地择业这个问题,我们也有相应的方案措施比如在大学期间就会帮助留学生做一些职业培训,教授他们日本的企业文化以及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不同,而这也减少了留学生毕业后进入日企的一些壁 垒。”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留学生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