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2019-06-11李竑

北方音乐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件制作乐学效益

李竑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多媒体信息技术成为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乐学”;效益;网络;多元化;自主学习;课件制作;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的血液。”——李斯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现代教学媒体就成了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我也有了一些小小的经验与教训,与大家共享。

一、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将生动的视觉形象和优美悦耳的听觉艺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仅从听觉体会到音乐的变化,更能从画面的动感中直观地看到音乐内容的进程和丰富色彩的对比等。多媒体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使学生情感世界得到了满足,使学生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梨园百花》这一单元中的教学中,95%的学生对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国粹——京剧是只知其名,而不愿闻其详,更谈不上对其他曲艺的了解了。那么如何对待学生“不喜欢,听不懂,没意思”的局面?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音像图片等资料制作了精美生动的课件,实现抽象与具体的转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会很直观地从画面上看到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装扮特点以及非常漂亮富有含义的各种脸谱;通过欣赏演唱片段,理解京剧的唱腔二黄和西皮;通过观看名家名段的表演,文场与武场的伴奏乐器了解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唱、念、做、打”;通过卡拉OK比一比谁模唱得更“字正腔圆”,身段模仿得更具韵味,到了课堂最后甚至许多学生抢着要穿上戏服,拿起锣鼓“过把瘾”。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让学生由陌生到理解,由拒绝到接受进而感兴趣,逐步感受和热爱祖国戏曲文化,并能以一种新的眼光來审视戏曲音乐,这样的音乐欣赏课不仅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信息量大、资源宽广,这种优点正好可以为学生吸取音乐文化知识带来快捷与便利,同时,让学生在浏览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学的快乐,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音乐,完全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己的爱好来欣赏和感受各种不同的音乐,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音乐与体裁》单元中《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大量的教学内容,却难以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设计制作了专题通俗音乐网站,引导学生进入网站主动学习。在网站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同时代不同体裁或不同时代相同体裁的歌曲进行比较欣赏。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学生一直围绕“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这一主线,通过历史的发展和音乐特点,了解各个时期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脉络。课后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的组成拍摄小分队,调查不同时期对通俗歌曲的了解与喜好,为接下来的总结学习课积累了很多实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经验

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因此,我坚持课件制作一定要体现“美”,让学生感受“美”,这里的“美”包括“听觉美”“视觉美”和“内涵美”。

(一)“听觉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切情感的体验首先都要从聆听中产生。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尊从“听觉优先”的原则,所选取的影音资料的素材音响效果一定要好,图像一定要清晰。让学生在聆听时犹如在现场感受,这也正是信息技术的便捷之处,让学生足不出户一样可以欣赏到来自大剧院的精彩演出。因此,有些质量差的音频、视频宁愿不用,那样反而是画蛇添足,给学生带来“丑”的感受,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二)“视觉美”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抽象与具体的转换。课件设计的整体风格要和教学所表现的内容相符,比如色调、布局、字体、动画等,要简洁大方,突出重点而不失美观,更不能本末倒置,出现过多的文字或动画,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

(三)“内涵美”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制作时要始终坚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媒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益来开展设计,课件不必非要做得“精美绝伦”,更不需要一味追求高技术含量或高课堂容量以及高效率,应当始终不远离教学主题内容,围绕着学生如何学得更有效果去进行,否则就容易喧宾夺主、事倍功半了。

四、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误区

(一)课件不等于资料的收集与演示

我们看到,有许多教师整天扑在网络上收集各种教学资料丰富课件的内容,为一节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上课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老师困惑:“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不到预想的效果?”那是因为他们片面地理解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把收集来的资源罗列在一起,然后利用整节课来展示,教学模式由以往的老师讲解变成了电脑演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依旧未变;对于学生来说,课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所得有限,这样的方式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阻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上。若是一堂课从头至尾都使用课件,整堂课就变成了课件的演示课,教师变成了课件的操作者,学生面对的是课件而不是教师,忽略了学生音乐学习中情感及审美的差异,其个体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过分依赖现代技术,全盘否定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

现在上音乐课,很多教师不带书本、不用粉笔,唯一不少带的就是电脑,甚至发展到没有电脑就不能上课的地步。实际上,如果能用常规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教学问题,就没有必要非用多媒体教学。比如,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展示一段良好的现场演唱或演奏又或是一段优美的舞蹈或是深情的朗诵,这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所谓“言传身教”,这也从另一面让学生更了解老师、更喜爱老师,更愿意与教师交流;一段漂亮的板书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会更深。一味地依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时效果并不如传统方式的教学效果好。因此,应该选择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题材,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使教学更有效、更富个性。

“技术只有为高尚的目的服务,才有价值。”——舒曼

作为现代社会的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走出误区。音乐教师应苦练教师基本功,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和合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使音乐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不断创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学会创造,不断取得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课件制作乐学效益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