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如何融入高职和声课程
2019-06-11宗睿
宗睿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重视和声课程教学工作,为取得和声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掌握合唱教学技巧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合唱教学作为和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融入合唱教学能够提高高职生艺术欣赏能力,同时,还能深化和声课程改革,从整体上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本文简要介绍和声课程,然后全面总结合唱教学融入高职和声课程的必要性,最后重点提出高职和声课程中合唱教学的融入策略。
【关键词】高职;合唱教学;和声课程;融入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因此,实际教学中开设和声课程并创新合唱教学方法,以此调动了高职生学习和声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最终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同时,高职院校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也相应提高。由此可见,本文探究“合唱教学如何融入高职和声课程”这一论题具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论题具体探究如下,以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和声课程简介
(一)课程介绍
和声课程是围绕音乐学专业开展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向音乐生传授理论知识、提升音乐实践能力来实现教学目的。随着音乐和声教学要求的不断改变,和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相应变化,但最终取得的和声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下文具体总结和声课程教学常见问题,进而为合唱教学融入提供契机[1]。
(二)教学问题
当前,多数音乐教师凭借主体地位以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向高职生一昧传授和声理论知识,并在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制约音乐生和声知识运用能力,而且还会降低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和声课程知识点冗杂,高职生学习时极易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并混淆已学知识点,长此以往,和声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高职生对和声课程持抵触心理,导致课程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大大降低。
二、合唱教学融入高职和声课程必要性
(一)原因
当前和声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果和声课程教学模式长时间得不到调整,那么所培养的音乐人才在社会中就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导致音乐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和声课程细分多个模块,其中,合唱模块在激发高职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强化音乐素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合唱教学入手,探索合唱教学在和声课程中渗透的有效措施是极为必要的,能有利于改变和声课程教学的不良现状,同时,还能从整体上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确保音乐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意义
合唱教学融入高职和声课程,符合音乐教学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能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和声课程教学体系。高职生学习合唱知识、参加合唱练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强化审美意识,并且还能满足高职生音乐学习的差异化需要,这对高职生个性化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提高有积极意义。此外,高职生能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学生结合学习需要,探索合唱技巧,增强集体凝聚力,取得合唱表演的良好效果。
总结可知,合唱教学融入高职和声课程势在必行,这对音乐教学改革深入、高职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下文具体分析合唱教学有效融入的措施,以此改变当前和声课程教学的不良现状[2]。
三、高职和声课程中合唱教学融入策略
(一)引入流行曲目
现如今,和声课程教学中选取合唱曲目的追捧热度较低,这类合唱曲目不能及时调动高职生学习热情,因此,选取合唱曲目的过程中,务必调查了解高职生的音乐爱好以及审美需要,为其推荐适合的合唱曲目,促使高职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参与合唱练习。高职生在二次创作以及表演中能够总结经验,并激发学习潜能,同时,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从整体上提升音乐教学水平。教师根据和声课程教学需要,优选思想积极、主题鲜明的合唱曲目,如《童年》《编花篮》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高职生的合唱水平,为其准备难度不等的合唱任务,完成针对性教学的目的。又如,合唱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音频设备为高职生播放阿卡贝拉合唱视频,使高职生能够用心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艺术魅力,在此期间,高职生能够适当加入肢体表演,实现内心情感的有效传递。
(二)创新合唱教学方式
合唱教学渗透于和声课程,意味着音乐教师应在短时间内强化学生音乐素养,促使学生掌握合唱技巧、提升合唱能力。由于传统合唱方式会忽视高职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感受,并且高职生在和声课程中的学习地位处于弱势,要想提升和声课程质量,务必创新合唱教学模式,以此丰富高职生音乐知识储备,提升音乐学习能力。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在音乐素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合唱教学计划,并根据和声训练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合唱小组,以此提升高职生在合唱教学中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可以在高职院校内部组织形式多样的合唱比赛,如合唱演唱会、合唱竞赛,以便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合唱锻炼机会,促使高职生全面施展合唱才能在此期间,高职院校领导者聘请专业合唱教师担任评委,针对高职生在合唱活动中的表现客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合唱能力。
(三)合唱训练具体要求
字音要求:合唱练习时,高职生应注意、音色、音量、音准、节奏等方面,确保整体演奏和谐性,直到字音准确传递于听众。在这一过程中,高职生应加强字音训练,参照音谱熟读歌词,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用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增强合唱感染力,赢得观众共鸣。
发声要求:混声合唱教学中,参与者个人表现关系到整体表演效果,由于个体存在明显差异,再加上高职生正经历变声期,所以学生掌握合理的发声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混声合唱教学重点。实际训练时,音乐教师传授正确的吸气方法,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式,借助腹腔进行气体置换,这对气息力度增强有促进作用。针对发声状态控制时,高职生下颚部分保持放松状态,待气息进入腰部后,此时的发声状态保持最佳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高职生进行真假声转换时务必保护好声带,以免影响整体合唱效果。基本要求掌握后,高职生在合唱表演中应融入真实情感,确保情绪与音乐节奏保持一致,以此感染观众,彰显音乐作品内涵,最终和声课程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音准及节奏要求:高职院校在和声课程中渗透合唱教学内容,在音准、节奏等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针对声部划分时,掌握音色与声部划分技巧,同时,处理好和声效果平衡关系,并对高职生进行听力训练。例如,为学生播放钢琴曲,鼓励学生熟记音高、总结音乐旋律,之后对学生单独训练,待单独训练无误后组织合唱练习活动,这不仅能够明确学生在合唱声部中的定位,而且还能提高合唱准确性,保持声部平衡。除此之外,培养高职生音乐节奏感,学生有意识地拍打节拍,从音程练习入手,逐步过渡到和弦联系,逐步提高音准。例如,教师要在和声课堂中组织对唱、重唱等多种合唱方式,这既能调动高职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取得良好的合唱教学效果。
为更好地锻煉高职生音乐编创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音乐改编,深入挖掘高职生音乐学习潜能,为合唱联系起到基础铺垫作用,真正培养学生合唱能力。在此期间,音乐教师应全面观察高职生的表现,合理设计合唱教学方案,实现合唱教学的有效渗透,促使学生尽情体验合唱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高职和声课程教学中的渗透,音乐教师应该有效引进合唱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练习的积极性,以便为和声课程顺利开设起到基础铺垫作用。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入流行曲目、创新合唱教学方式、掌握合唱训练具体要求等方式提升合唱教学质量,确保合唱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这对和声课程改革、优秀音乐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此外,还能大范围推广合唱教学模式,促进音乐事业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陆蓉蓉.趣味发声练习在合唱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艺术评鉴,2018(20):112-113.
[2]李琨,周敏.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和声课程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2018(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