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教育欠发达地区童声合唱团的训练探究

2019-06-11陈楠

北方音乐 2019年4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训练

【摘要】本文以潮州爱乐童声合唱团的训练为例,结合所在地区学校合唱教育、社会歌唱教育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合唱教育欠发达地区童声合唱团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音准、起音、吐字咬字以及复杂节奏型的等训练问题,并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为合唱欠发达地区童声合唱团的排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童声合唱团;欠发达地区;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在合唱教育发达地区,童声合唱团是由梯队班组建而成的,从基础开始,经过有序的训练、层层选拔,演出团队已是基础扎实、素质高、技能过硬,能相对轻松地完成高难度作品的高水平演唱。而潮州爱乐童声合唱团是一个零基础的合唱团,团员人数有限,如果像发达地区一样做梯队训练,那每个梯队的团员将是寥寥无几,这种层次不齐的现象给合唱团的排练带来巨大的困难。

一、发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一)歌唱状态的问题

合唱团里的孩子有少数人参加过歌唱课学习。在这少数人中,有一个初一孩子的声音状态是稳定的,但是只有假声,没有混声,缺乏共鸣与音色。而其他孩子则相反,共鸣腔没打开,仅用真声在歌唱,孩子们认为声音要唱明亮、大声,不懂得运用气息歌唱,近似于喊唱。这部分孩子在最早幾周的训练中按要求调整,声音由所谓的大而明亮变成小而虚。这时候家长就会提出疑问,怎么音量变小了?怎么童声的音色不明亮了?于是有个别学生停止了训练,大部分学生坚持训练。而声音零基础的孩子,每一步都按着训练计划进行。

(二)音准训练的问题

这个问题跟歌唱状态是息息相关的。真声唱歌的孩子由于内口腔没打开,以喉部肌肉群用力、挤压喉部来追求音量,当唱高音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音准偏低的现象;正因为喉部使劲了,腰腹间歌唱时需要的支撑运用不上,气会被憋在胸口,当遇到长时值音符的时候没能够把时值唱足。反而,假声、声音发虚的孩子声音位置较高,音高的准确性比真声唱歌的状态要高。

二、作品排练中出现的问题

(一)音高问题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合唱训练的孩子来说,合唱作品排练最早出现的就是音高问题。在一首作品的排练初期,无论分声部唱得再熟练,当两个或以上的声部同时唱的时候,非主旋律声部很容易被主旋律带跑;当遇上长时值休止符之后声部再次进入时,易找不到音高。

(二)起音问题

1.在很多人看来,指挥仅仅是划拍子,然而指挥手上动作是代表各种指令,需要孩子们熟识的,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起拍收拍。孩子们不懂手势的要求,因此,在训练初期容易出现起音拍不整齐及其引起的不连贯不统一。2.吸气状态。主要是因孩子的性格差异所致。有一部分大龄儿童性格内敛,总是不敢积极调动自己的歌唱状态,嘴巴不肯打开,这样直接影响到吸气状态以及后续的动作。3.元音的准备。元音起唱的准备,是吸气状态的同步动作。吸气状态不统一,元音的发声也不会统一。

(三)咬字吐字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解决合唱声音融合的关键。孩子们在歌唱的时候字不正,容易引发句子不连贯、长音唱不足拍子、长音音高逐渐偏低等问题,影响了合唱声音的融合。即使通过片段的训练得到好转,也会因为孩子们之前长时间的歌唱习惯,在歌唱一定的长度之后很快被打破。

(四)复杂节奏型

现代作品中音高节奏的复杂性和难度不断提升,即使学了乐器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也是处于初中级水平,对复杂的节奏无法独立掌握。当孩子们遇到复杂节奏型的时候,节拍节奏不清晰,易造成吐字归韵不整齐、句子走向含糊、声部间关系凌乱等问题。

三、纪律问题

潮童的孩子以小学生为主体,而这个阶段的年龄特点就是形象思维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但是在训练中易缺乏注意力。一停止歌唱便会有人说话、分神各种小动作。

四、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气息训练

气息是歌唱的源动力。所有歌唱训练的根本就是气息训练,无论是真声歌唱、声音发虚,还是没有基础的孩子,都应该从气息练习开始。但气息训练对于孩子们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只有设计各种游戏、有趣的动作,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接受训练,只有动起来才能避免孩子分神或搞小动作等训练以外的行为发生。

1.发“ci”,这个训练中常用的练习,在练习快吸快呼的时候,要求学生气流从牙缝快速喷出,以此带动横膈肌和小腹的运动。这个训练容易导致学生身体紧张发僵,因此可在行进中进行,边走边做,边活动身体边做。

2.将“ci”做变奏练习。一拍一音、一拍两音、一拍三音,慢慢可以增加到一拍四音。

3.打“嘟”也是常用的气息练习。可在不同音区上练习,找到不同气息量的使用;可短促锻炼横膈肌的爆发力,可长音练习锻炼横膈肌的保持能力;可从低音滑向高音,锻炼横膈肌的力量;可从高音滑向低音,锻炼高位置的稳定以及横膈肌的控制能力。

(二)音准节奏训练

从第一次训练起,就要求学生背唱标准音和中央C,为形成良好的音高概念打下基础。音准节奏按照基本的乐理视唱练耳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识谱、唱音阶、构唱音程、节奏模唱、视唱等教学。

(三)听力训练

这个训练是在视唱练耳的基础上单独提出来的。笔者认为这个环节最重要,从气息练习、张开嘴巴的第一下就需要让学生的耳朵参与。在儿童音乐技能的教学上,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耳朵。要求孩子气息练习的时候,起音、断唱、收声都要整齐。要求学生用耳朵气倾听,未出声先预听到将要出来的声音,这时候通过耳朵迫使学生去感受周围学生的呼吸,从而达到统一。

合唱训练中,耳朵的听辩能力尤为重要,当耳朵懂得听了,学生们就会主动去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便可以解决音准、呼吸、咬字吐字、声音的融合等很多问题。(1)通过倾听,自主调整歌唱状态。孩子们在合唱团训练初期,因为年龄差,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调整能力有差异,学生们的歌唱状态不一致、歌唱习惯不稳定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练的质量。而专业术语对于孩子而言过于专业,在声音训练中,在提出技术要求的同时,要更多地引导孩子以倾听、模仿为主。在合唱团中选拔歌唱状态较好的团员建立核心音团,让其他孩子通过倾听、模仿核心音团的声音,孩子对靠前靠后、扁的挤的竖的等各种声音形态会有一定的想象和判断力,便会根据声音训练时老师提出的要求自主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让自己的声音向核心音团靠拢,从而达到声音融合的训练目的。(2)通过倾听,解决音准问题。孩子们在进入合唱团之前从没有接受过合唱训练或音乐技能的学习,没有音响积累,更没有乐理和视唱练耳基础,因此在进入合唱作品的合排时,非旋律声部找不到音是常见的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倾听来完成。老师在钢琴上先弹出错误声部的正确音高,然后再弹出和声,让学生在和声中唱出自己声部的音高,这一个训练不单单是在实现作品的排练,還是对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同时培养学生静心、细心、耐心。老师还可以在通过各个非旋律声部与旋律声部单独合作、非旋律声部之间的合作,通过唱与倾听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音高在和声中的位置,确立自己与其他声部的关系,从而稳定各个声部的音准。(3)通过倾听,解决呼吸、咬字吐字、共鸣的问题。在做起音的训练时可以选择对起句第一个音做长音练习,无论起音如何,当时值被延长后,咬字的状态会逐渐统一起来,此时声音自然就统一了,即可要求学生倾听,记住那个声音和状态,并要求再次起音直接进入到那个声音。反复几次的磨练,便可以将呼吸和咬字的动作统一,实现声音的共鸣和统一。

(四)歌唱状态的训练

歌唱共鸣腔体是看不着摸不到的地方,十分抽象。教师必须利用孩子们所能理解的语言,借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导孩子认知。最初,重点是打开鼻咽腔,开发孩子们的头腔共鸣。在声乐课堂上,教师常用哼鸣去训练高位置以及声和气的正确运用比例。可是在合唱这种大班形式的训练,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个个检查并指正,在抽查的时候发现有准确做到的学生,也有学生将声音闷在口腔里,到小字二组d之后喉咙肌肉开始紧张,这样便用不上气息,会伤了喉咙,必须及时阻止。为了保证训练的有效进行,笔者尝试了一系列方法:(1)模仿打呼噜的声音。打呼噜的时候,鼻咽腔肌肉收紧、腔道变狭窄,气流经过时摩擦发出声音。引导学生将狭窄的地方打开,鼻子吸气的时候还能感受到那里有凉意,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将咽壁立起来。(2)以很生气的状态发“哼”,以寻求声音的高位置。(3)要求学生两手从嘴角将脸颊肌肉向耳朵方向提起,鼻嘴同时吸气,保持吸气的状态歌唱。迫使学生打开牙关,从而打开鼻咽腔。但此方法如果学生仅用嘴巴吸气,就需要及时阻止了。(4)捏住鼻子唱歌。捏住鼻子唱歌会有三种声音出现:一种声音从嘴皮出来,一种声音堵在鼻子里出不来,一种声音就需要打开鼻咽腔才能发出来的。这三种声音对于孩子们而言很容易辨别和模仿。

(五)排练纪律问题

要让孩子一直有事情可做,即使身体在休息,也要让他们大脑转起来。我们可以把排练中出现的问题抛给学生,一方面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没有时间说话;另一方面,当长时间坚持把问题抛给学生来回答,那么学生慢慢养成习惯,在歌唱的过程中就要集中注意力去倾听自己、别人、团队都唱了什么?唱得怎么样?他们也会为了不让自己歌唱的问题被别人发现,而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要求自己。当停下来给孩子们喝水、上洗手间的时候,总有的孩子是不去的。原地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们玩节奏模唱的游戏,复习所学过的节奏型。我们经常用节奏模仿来整理纪律。

在合唱教育欠发达的地区,人们对合唱的认知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孩童的整体音乐素质、学习合唱的目的都对童声合唱团的训练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笔者以亲身经历探究了在合唱训练过程中音准、起音、吐字咬字以及复杂节奏型等训练问题,并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解决办法,为推动区域合唱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孙歆然.浅谈童声合唱在作品演绎中的用声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广州市中小学合唱节为例[J].戏剧之家,2015(4).

作者简介:陈楠(1979—),女,汉族,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合唱指挥、钢琴。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训练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