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扬琴演奏艺术的审美意识
2019-06-11王洪丽
王洪丽
【摘要】本文围绕扬琴音乐历史性传承发展过程,探索扬琴由“洋”到“扬”这一乐器文化属性方面的演变过程,透过这些文化元素探索扬琴四百多年具象的外在历史演变轨迹所体现出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扬琴;艺术;审美;艺术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识码】A
扬琴这个外来乐器的传入和唐时的西域音乐文化传入有着一定区别,那时的西域龟兹乐等各部乐是以贡奉于大唐王朝的形式出现,以显示着大唐王朝的国威。而扬琴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传入的,人们对这个带有“洋”字的扬琴有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扬琴在中国的民族化,是一个充满了审美矛盾的漫长发展过程。
一、中国本土音乐之审美内涵
扬琴传入中国后,这打着洋招牌的“洋玩艺儿”便在许多地方开始流行,其流行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这“洋玩意儿”时尚而很受欢迎;二是它演奏起来比其他乐器的掌握要简单得多;三是古时的击弦乐器基本失传了,它的出现正好填补了空白,击弦演奏形式也是一种很新颖的形式。《清稗类钞》中记载:“盲女弹唱,广州有之,为之盲女,所唱摸鱼儿,佐以扬琴,悠扬入听。人家有喜庆事,辄招之。……较有名气的,一般应邀上门演唱,不少自打洋琴伴奏。”“嘉庆时,江宁有名妓杨福令……工琵琶、扬琴,偶一奏技,听者神移。”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之十六《弹词》论及清代洋琴时,在序言及诗作中如是言道:《弹词》亦鼓词类,然稍有理致,吴人弹“平湖调”,以丝弦按之。近竟尚打桐丝弦洋琴矣。都中四宜茶轩,有夜演者。四宜轩子半吴音,茗战何妨听夜深-近日平湖弦索冷,丝桐争唱打洋琴。
这些文字说明什么?那个时代和今天一样,时尚并不仅仅我们当代才有,扬琴就是那个时期很时尚的一件乐器,就像洋镜子、洋装一样,人们虽然喜欢却又害怕与排斥,怕这些“洋”风破坏了民风。因此,在明末清初时,扬琴的传播就像上文中所载:盲人、艺妓多携带扬琴,喜庆堂会应召度曲和茶轩中也会有击琴自唱,或者有自娱自乐的。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文化,有着自己固有的文化审美意识,怎可能被一时的流行和时尚而改变,如若想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只有学会适应与融入。因此,扬琴在传入中国后,就逐渐学着适应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识,把自己逐步融入到中国的清脆、明亮、圆润、一唱三叹、余音绕梁这些传统音乐观念中去。经历了长时间民间音乐的洗刷和浸染,扬琴逐渐成为被人民所用的有了中国味的乐器了。
明清时期是中国民间音乐的大发展时期,扬琴的传入正赶上这一时期。当时,各地的民间说唱、戏曲等对乐器的渴求是极为急切的。虽然扬琴的传入当时还受到一些传统保守势力的束缚,但因民间需求的势不可挡,扬琴自从由广东沿海一带登陆以后,经历短暂的百余年时间,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就已经向全国蔓延传播开来。因当时水路交通的便利,使扬琴的传播主要是沿着运河、长江、珠江各河流逆行而上向西、向北传入和传播。
运河沿线。明代中后期,各个区域文化不断融合,运河区域人才荟萃,文风昌盛,成为当时文化交流的前沿区。扬琴在其区域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形成许多以扬琴为主的新曲种:像北京琴书和梅花大鼓,流行于京、津一带;山东琴书,流行于鲁西、南部地区;安徽琴书,流行于泗县、宿县、灵邳一带;徐州琴書,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扬州清曲,因其处于运河的中心地带,其传播更为深远,还有浙江一带的绍兴平湖调等。
长江沿线。扬琴自东向西沿江逆流而上传播及发展,一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新曲种:像上海说唱;湖北小曲,流传在湖北沙市一带;常德丝弦,流行于湖南常德地区;江西道情,流行于南昌;还有四川扬琴、四川清音、贵州琴书等。
珠江沿线。由广东沿海地区向西传入广西、云南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新的曲种类型:像广西渔鼓、广西文场,流行于桂北一带,唱腔细腻缠绵;云南扬琴,流行于昆明、腾冲一带等。
除了这三大沿河传播以外,其他地区还有山西翼城琴书、武乡琴书、陕北的榆林小曲、甘肃的兰州鼓子、内蒙二人台等,主要因人口的流动及商业的往来等逐步发展起来的。
扬琴在这一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因与各地音乐的融和,已形成了新的扬琴表演风格,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音乐审美上,都已经注入了中国本土音乐之内涵。
二、多元化演奏流派之审美体现
由于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很大的影响,各种民间音乐不断流入城市。扬琴的发展开始有了多元的发展道路,20世纪20年代,扬琴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广东音乐扬琴。其始于清末民初,流行于闽、粤、台等地,多演奏过场音乐和民间器乐小曲,它在优美的渔歌、抒情的山歌和独特的客家民歌等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作曲家严老烈改编的《倒垂帘》《旱天雷》《连环扣》等乐曲,在演奏技巧上运用了即兴手段的加花、衬音、顿音、密打等,创造出明快、活泼、清新的广东音乐扬琴,使扬琴成为富有表现力的独奏民族乐器。
江南丝竹扬琴。起始于浙江、上海地区的江南丝竹,其文化内涵是很丰富的。作曲家任梅初首先把江南丝竹的合奏曲改编成扬琴独奏曲,演奏风格上独具一格,其江南丝竹扬琴的作品有《弹词三六》《欢乐歌》《竹街》等。乐曲的演奏技术表现在衬音、倚音、颤音、坐音等,其润饰加花的特点扩充了音区的变化与对比,音乐细膩、柔美、含蓄,富有韵味。
四川扬琴。光绪年间发展为说唱艺术是贾树三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发展起来的,并在开场音乐和间奏的器乐曲牌上创编成扬琴独奏曲。其分南北两派,南派行腔绮丽、柔婉、音韵醇厚,代表作有《欢乐歌》《弹词三六》;北派音乐舒缓时委婉、生动,激烈时刚劲、浑厚,演奏时运用类似弹轮的颤音、顿音等技法,常以叙事著称,代表作有《闹台》《将军令》。如《将军令》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一改前面平缓的4/4拍为坚定的2/4拍,用版式变奏的方法将主题旋律紧缩,速度也由快板进到急板,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使旋律一气呵成,衬音似一阵阵催人激进的战鼓,紧张而激烈,将两军交战的宏伟场面生动细致地展现出来。在不断加快的速度中,乐曲由奔放转到狂放,情绪也随之被推向高潮。突然急板旋律戛然而止,从死一般的寂静里,人们仿佛看到了战斗的惨烈,随之是对英雄的怀念,这也正是白居易诗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子“大音希声”音乐美学思想的最好体现。在提腕呼吸后,以强有力的慢奏干脆利落地结束全曲。四川扬琴独奏曲《将军令》具有鲜明的艺术特性,同时也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转型时期的早期,这一传统风格的作品已经开始了一些创作风格上的变化,如调性的转换,是民族传统器乐作品现代化的一个尝试,是民族器乐创作的经典之作。
东北扬琴。具有阳刚之美。东北扬琴创始人赵殿学先生在民间小曲、小调逐渐加入了自己的改编创新技法,不断完善扬琴特性,运用揉、压、颤、滚、勾、轮等技法,为东北扬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苏武牧羊》《罗江怨》中,吸收和运用了传统艺术手段和技法,表现了东北扬琴特有的音乐效果。
我国扬琴四大流派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扬琴的审美体现开始进入多元的发展期。此外,其他地区扬琴的发展,依然保持了其原有的曲艺、戏曲伴奏的发展形式,如云南扬琴、山东琴书等。尹蕾在《中国扬琴初期发展状况探究》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三、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扬琴在结构与音位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良,音域拓宽,音色明显改善。乐曲的创作也很丰富,既不忘传统又借鉴西洋,作品在思想内涵、题材上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在表现形式和演奏技术以及风格特点上都有着更高的审美体现。
参考文献
[1]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中国音乐, 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