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农业+互联网”的新庄实践

2019-06-11韩建平

奋斗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庄生态农业有机

韩建平

五常市新庄村,南临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龙凤山、牤牛河,北靠五常大米地理标志——硕达户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级生态村。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庄村却是一个贫困村。1999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900元,村集体负债140多万元,信访问题积压、社会矛盾凸显。经过20年的奋斗,如今的新庄村拥有国家级有机稻米种植基地,被誉为“中国有机农业第一村”。201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村集体资产千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抢先一步,确立“村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20年前,新庄村的基础条件十分薄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均土地少。除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外,这里没有多少发展优势。

“如果凭借有限的土地实行传统种植,村民们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忙活一年,最多也就是个温饱。”想脱贫致富,怎么办?1999年6月,新庄村“两委”换届,30岁的刘清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年轻的他想“借助外脑”——思路决定出路,知识改变命运。

“只有发展高端生态农业,农民才能富起来!”在2000年举办的一次农业产业博览会上,与会专家提出了这样的农业发展设想。就这样一句话,点醒了刘清泉,改变了新庄村的发展轨迹。

2001年,东北农业大学多名教授组成课题组,为新庄村量身制定了黑龙江省第一个村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早在18年前,新庄村已经确立“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施行有机农产品种植,需要十分严苛的农业生产环境:统一种子或种苗,且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生产基地在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生产全过程有完整的记录档案等。

为达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生产条件,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和运作,2003年起,新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型。

根据规划,新庄村加强了环境整治,建设了配套设施,实施了“生态村”有机农业建设。每个屯设立一个垃圾倾倒场,进行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筹资修建大型沼气池,处理牲畜粪便和生活垃圾,这为村里300多户村民解决了能源问题。沼液、沼渣等还为村里加工生产有机肥提供了主要原材料。同时,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统购生产资料,降低种植成本;统销农产品,提高价格,每年就为村民们节省资金几十万元。

2006年,新庄村的农产品首次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在2006年,为顺应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组又为新庄村制定了第二份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规划,2006年,新庄村党支部领办成立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现代农业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体系,抢先一步争夺“有机农产品市场”。

持之以恒,铸就“生态品牌农业”发展体系

生态农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很可能会半途而废!

“新庄村是全省最早成立合作社的村之一,我们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其主要目的就在破解这些难题。”刘清泉介绍,按照最初的设想,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肩负着“三大使命”:一是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的有机农产品种植,持续有机产品认证;三是筹资建设大米加工厂,打造生态农业品牌,提高農产品附加值。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要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自2006年起,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已经实行资金互助。

“第一年筹资37万元。村干部、党员带头入社,并拿出资金以低于银行贷款利息的方式借给社员。第一年资金互助运转良好,还帮助很多村民解决了资金问题。”新庄村财务人员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合作社累计融资达2000万元,建成了“社员自己的银行”。其间,黑龙江省银保监局、省金融办还就此进行过专题调研,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合作社成立后,除实行资金互助外,施行“统一品种、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存储加工、统一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种植的组织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随后,新庄村自建大米加工厂,先后注册“硕达户山”“老打头”“务善”等5个农产品品牌,实行商业化生产运营,快速走上了生态品牌农业的发展道路。

2012年,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2015年,该合作社成为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2016年,该合作社还被农业部评选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单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五常地区最早也是唯一一家连续13年通过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的合作社,还通过了国际权威的农残检测,其中241项农残检测结果为零。

改革发展20余年,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小变大,入社成员由初期的35户发展至数百户,年可生产销售各类有机农产品两千吨,成为全国有机稻米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7年年底,新庄村作为哈尔滨市31个试点村,顺利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年多来,伴随着改革试点的效应释放,村集体资产进一步壮大,村民们的收益进一步增多。

顺势而为,搭乘“互联网+农业”发展快車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说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顺应改革发展大势,才能占领竞争高地!近十年来,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兴起,让新庄村再次看到了发展的“良机”。

为了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多年前新庄村的村干部就用上了智能手机,2014年初还用上了平板电脑。同时,村里还分阶段对他们进行农村电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逼着大家提高运用农村电商技术的频次和能力”。

2011年,新庄村第一笔900吨有机大米的大订单,就是通过网络直销平台获得的。当时,中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宁波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正在全国寻找有机大米种植基地。该企业项目负责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联系,并实地考察、调研、磋商,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其实,新庄村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的探索远不止于网络营销。早在六七年前,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黑龙江省惠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有机大米溯源系统。这预示着新庄村有机大米的种植、仓储、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监控之下。

“我们的每一个合作客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客户端,24小时全天候监控生产、加工全过程。”刘清泉认为,只有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自己的“品质”,才能赢得市场。而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有机产品溯源平台为消费者监督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也正是互联网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新庄村的生态有机农业进入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2012年,浙江海亮集团进军有机农业及安全健康食品行业——希望通过自主建立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精细化食品生产体系和全程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成为中国生态食品领军生产企业。新庄村再次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并成为其有机稻米生产基地。

2015年2月9日,新庄村在浙江杭州举行“五常新庄有机稻米‘私人定制发布会”。发布会上,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刘清泉与9家公司签约。

2018年12月初,新庄村与鲁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大健康产业提供有机稻米。

可以说,正是凭借着过硬的农产品质量,新庄村赢得了与知名企业合作的机会,并迅速提高了其在有机稻米种植领域的“美誉度”。如今的新庄村大米已经成为“五常大米”的代表。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拥有产地证明、地理标志证明等获准进入“五常大米官方天猫旗舰店”的首批7家合作社之一。目前,新庄村已经与数十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中央先后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助推“三农”产业和农村电商发展。新庄村显然已经成为该领域深化改革发展的领跑者。而从新庄村的实践来看,新时代,品牌化的生态农业已经迎来了产业勃兴的春天!

猜你喜欢

新庄生态农业有机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有机白菜
喝有机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2016年高考“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例析
老庄尾盘拔高股价的确认技巧
有机选择题的八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