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建设中吕剧传承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9-06-11崔秋莹
崔秋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文化认知的提高和学习渠道的增多也让各国、各地域的多元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山东吕剧,山东本土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随着传媒的多元化和外来文化的浸入,让吕剧的生存环境日趋艰难。
当今社会,鲜少有人去挖掘、学习、传承传统的戏剧文化。越来越多的小剧种,由于地域和传承方式的限制,逐渐没落而濒临消亡。山东吕剧作为山东本土的传统戏剧,也面临着传承、创新、发展的问题。当下,如何保護吕剧的地方特色、传承地域文化,让吕剧焕发出时代活力,在基层的文化建设中有效地做好吕剧的传承工作变成了亟待重视和发展的事情。下面就基层文化建设中吕剧的传承工作现状及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吕剧艺术的传承缺乏时代性、创新性
吕剧在“文革”期间遭到了禁演,“文革”之后吕剧艺术事业得以复苏,各吕剧院团演出传统剧目,并编排新节目、培养新演员,吕剧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画龙点睛》、《林娘》、《庄户皇帝》、《苦菜花》等经典剧目的先后推出,让吕剧进入黄金时代,淳朴的乡土情怀、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时代特征吸引着广大的观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许多的剧目、曲牌和唱腔随之没落,吕剧的发展势头削弱。吕剧题材、风格、唱腔、内容、表现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和欣赏品味脱节,缺乏时代性;吕剧市场基础薄弱;传承人的匮乏导致吕剧发展事业滞后。戏剧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受戏剧传承的内容、表演形式的影响较大。2018年11月,新编大型历史吕剧《铁门关》在东营上演,赋予了吕剧一种新的音乐艺术形式,推动了吕剧的创新发展。
2 吕剧传承人的匮乏和吕剧演员培养的艰难
吕剧的发展需要吕剧演员“德才兼备”,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增加文化底蕴,精心打磨艺术经典。吕剧是舞台表演实践的艺术,需要“手、眼、身、法、步”协同合作,也需要“唱、念、做、打”的艰苦学习,更需要系统的、专业“科班”培养和训练,戏曲学习非一日之功。目前来看,吕剧面临着演员“青黄不接”的困境,年轻演员对戏曲专业技能的缺失和传统戏曲知识的匮乏,使得吕剧艺术的传承面临困境。好的吕剧演员首先要具备演唱和表演天赋,吕剧传承人则更要优中选优。吕剧唱腔的演绎,讲究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吐字清晰,男女均以真声运用为主,高腔采用真假混声,使听众听起来自然流畅。戏曲演员要有一副“好嗓子”,还要有一副行云流水、动静相宜的“好身段”。要领悟到吕剧的精髓就要热爱吕剧文化,要用心去学习、领悟、感受,全身心的投入到戏剧艺术的演绎中。
3 吕剧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步缩减,呈现老龄化趋势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入,戏剧已不再是以往人们茶余饭后的单一娱乐方式,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已不再拘泥于广播、电视,而是网络、微视频、影院等便捷、多样的各种新兴传媒形式,聆听音乐会或脱口秀、观赏电影或话剧已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吕剧艺术的受众群体日趋萎缩,成为“老年人的专属爱好”。吕剧的受众群体的减少直接影响着吕剧院团的生存状况和文化传承,这就要求吕剧与时俱进、改变思路、打破剧场演出方式来振兴吕剧事业。
4 吕剧创作题材的局限性
吕剧的许多优秀剧目的创作都集中在改革前后30年,并且多数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以家长里短为主要内容的,缺乏时代气息和时尚元素。因而吕剧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老演老戏,老戏老演”的现象。戏剧文化的延续需要结合新时代、适应新思想,将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文化,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创作新剧目,这样,优良的地方戏剧传统和长久的文化记忆才能得到传承。在创作题材上,让小题材呈现大情怀,以小视角切入到现实生活,更能充分体现出吕剧贴近现代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特点。
5 吕剧文化宣传的缺失性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吕剧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使吕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形成保护戏剧文化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宣传力度影响着地方戏曲的知名度,影响着观众对吕剧的关注程度。吕剧在宣传上就有一定的缺失性,吕剧要有“名曲名家”,应该顺应新时代形势、结合新时代特点培养新时代的吕剧形象代言人,如豫剧名家“小香玉”等。从以往单一的墙体广告宣传、报纸、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微视频、自媒体、公众号、各种各类的宣传方法很少看到吕剧的宣传,这是吕剧文化传承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
6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吕剧文化在基层传承的现状和问题的几点看法。当前,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戏剧逐步走向没落,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否则,多年以后,一些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忘却,只能在历史书上窥见其踪迹。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传承者,要将延绵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演绎成永恒的时尚,让经典“咏”流传。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吕剧在基层的传承现状及策略研究》立项编号:QN201805。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