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

2019-06-11贺颖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白薯小王目标

贺颖

小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在研究学生时必须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一、案例回顾

学校要组织一次刨白薯的活动。消息传来,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只有小王一脸的不屑,“白薯有什么好稀罕的?”他一边嘟囔一边独自一人下楼玩去了。

挖白薯的那一天,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工具,自愿结成小组,只有小王书包空空,我不禁问:“一会儿你怎么挖白薯呀?”小王眼睛向天上一翻,脖子一梗,说:“我歇着!”我想:以他一贯出尔反尔的个性来看,今天肯定要闹出点儿事来。于是,我对他的一举一动倍加关注。

开始挖白薯了,小王不知何时已经窜到了地中央,使劲儿用双手刨着,脸憋得通红,可收获却微乎其微。每当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他都会不由自主朝那里张望,然后再狠狠地瞪上一眼。终于他忍无可忍了,尖叫着窜向同学,撕扯着同学手中的塑料袋,抓起袋中的白薯往远处扔。这一下可把同学们激怒了,一群人打作一团,我忙冲上前拉出了小王。

小王喘着粗气,梗着脖子,眼睛还是狠狠地瞪着同学们。望着小王这幅“德行”,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告诉我:他还是个孩子,可塑性强,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对他加以疏导。于是我故意冷冷地对他说:“你不是对挖白薯这件事挺不在乎的吗?这会儿怎么又这么看重了呢?”小王气呼呼地说:“凭什么他们比我挖得大,挖得多!”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你想找到答案吗?”他诧异地望着我,眼神中透出不解,我又说:“那你擦亮眼睛,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吧。你看,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挖掘工具,说明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你再看,同学们都自愿结成了小组,各自完成好承担的任务。所以,他们才能享受到采摘的快乐呀!你说呢?”在我的引导下,小王眼中露出了愧疚的神情,他委屈地说:“可是没有人愿意和我一组呀。”“来,老师和你一组。”说着,我拉着他的手走进田里。同学们看到我和他一组,也纷纷围拢过来。不一会儿,小王的书包也变得鼓鼓的了。虽然小王没有向同学们道歉,但是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宽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和狭隘。

二、个案成因

小王是个聪明,有很强的表现欲的孩子。但在学校经常闹事,有的行为令老师感到不解:比如他再三要求进入学校的球队,老师同意后却又吵着要退出;又例如,他擅长绘画,美术老师让他参加比赛,他兴高采烈地答应,最后还是放弃了;当他做错了事情,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他要么表现得很激动,要么温顺得像头小绵羊。

通过与学生进行谈话和家访,了解到他这些古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都是为了维护他的自尊心。小王从小生活在缺乏良好教育的家庭环境中,母亲对他溺爱,对其要求有求必应;父亲对他严厉有加,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在其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得不到正常的关爱和引导,也没有从自身的努力中建立正常的自尊标准。一方面,受溺爱的影响,使他自我意识过高,形成自尊理解的偏差,致使他把自己应该遵守的校规校纪视做是对自己的限制,因此会做出或贬低他人或做不同于他人的事来显示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受简单,粗暴管事方式的影响,做一些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时就优柔寡断,宁愿放弃一些成功的机会,避免出错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三、教育对策

分析学生小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主要问题一是没有建立正确的自尊标准和实现自尊的正确定位,所以具有攻击性和不服从性。二是他对失败的忧虑特别敏感,羞怯和耻辱体验使他尽量回避可能的失败情境,在进取和退缩的权衡上,选择后者。

(一)培养积极的内在动机,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1.利用个性特点,引导其潜能的发展

小王有很强的表现欲,喜欢干露脸的事。这本身不是缺点,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环境中让他干他很乐意并且认为能干的事,有利于他健康心理和自尊心的建立。在类似活动中他容易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对集体的作用,对增加自信和建立健康心里很有帮助。

2.放大成功信号,增强其积极的体验

像小王这类学生不一定关注自己在学习中的努力结果,因为他引起教师和同学注意一般是在他做了坏事的时候,有时自觉不自觉的努力,既没有获得成功,在同伴不很留意时,自己也反映漠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放大他进步和成功的信号,增强学生内在的积极感受。同时作为教师要捕捉这类学生的良好表现和上进意识,并将自己赞赏的情绪及时传递给他。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自身的努力效果,从而促进内心动机的正确发展和正确价值观形成。

3.建议语言鼓励,改善其家庭的环境

当孩子有进步时可以家访,当着家长和孩子的面表扬他的进步和同伴对他的良好评价,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向他的家长报喜,并建议家长在孩子有好的表现时,不要吝惜夸獎和赞誉。这些效果的反馈都会激起学生较强的积极情绪体验,同时也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二)正确利用激励机制,发展良好的行为自觉意识

儿童的成长需要外部的激励,其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服从,便于管理,而是为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在激励的同时,要注意学生是非标准的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和自我纠正能力的提高。这种提高,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根据生理、心理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提出计划和目标。

1.目标适中的原则

学生从表现差向表现好的转化应是渐进式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目标过高,过大,使学生在积极努力的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困难太多。学习成绩的要求是这样,行为举止的要求也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反而不会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适中的要求容易激发其内在动机和体验的积极效果,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2.诱导和跟踪的原则

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了计划和目标后,要检查其实施情况。以谈心、疏导鼓励的方式,鼓励学生与教师讨论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想做?实际做了什么?并在其自我评价中进行引导。

总之,在小学阶段,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是关键时期,要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去理解学生,注意各类学生可能具有的敏感倾向,避免引发不良互动。

猜你喜欢

白薯小王目标
吃白薯的正确姿势
减肥
麻辣烫
借钱
挖白薯
糖心回忆
挖白薯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