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战略下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2019-06-11刘俊宏
刘俊宏
摘要:老龄化趋势已成为我国各界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广东省的具体情况,首先对“互联网+”养老服务产业化趋势进行说明,然后对“互联网+”模式运营成本的降低进行分析,并提出“互联网+”智慧养老低成本运营的几点具体措施,最后分别从产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智慧养老 降低运营成本
在广东各类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院入住率处于饱和状 态,集体性质的养老院也保持较高的入住率,而社会投资的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够理想,空置率在40%左右。社会投资专业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不应求的社会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背景下,其养老服务能力被闲置,一方面导致民营养老机构经营困难,另一方面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2017年2月21日,工信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三部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7-2020)》,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提质增效支撑作用。行动计划还明确,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互联网+”养老产业能有效的拓展养老服务市场、满足老年人综合性养老服务需求,比如有力的促进了居家养老。
(一)“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分析
虽然从短期看发展“互联网+”智慧养老运营模式的成本高于传统养老运营模式,但是从我国养老产业的长期发展规模看,物联网养老运营模式成本低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原因如下:一是“互联网+”智慧养老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工作效益,降低了成本支出。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整合物联网技术、云技术、GPS 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护理人工费为例,通过实施“互联网+”管理平台,减少了人工劳动需求量,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互联网+”智慧养老运营规避运营风险,降低了违规费用支出。养老机构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给机构带来具体的负面影响,如资金赔偿、社会声誉以及客户流失等,依托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了对老年人的实时监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三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市场价值,提高了生产力。
可以从以下几点具体措施继续降低运营成本:一是区域模式下养老资源的合理化整合。二是政府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创新孵化器,建设养老服务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三是实现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三位一体结合,让养老智能化成为必须而现实的可能。
(二)发展“互联网+”智慧养老的产业策略
互联网企业要在认真研究养老服务产业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开发出适合现代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智慧产品。
1、养老服务系统及平台建设。互联网企业要认真研究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相关标准,开发出符合实际需要及运转流程的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老人使用习惯与能力的操作应用系统。创建以老人为中心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网络平台的功能,通过交互系统建立与政府、社区、医护机构的多向联系。
2、养老服务数据库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中心需要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收集大量的养老需求信息、服务信息、供应者信息等,形成系统化的养老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数据库,运用云技术分析并挖掘数据库信息,通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人提供可靠的养老解决方案。从数据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到应用的过程形成了智慧养老的大数据生态链,对智慧养老的发展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3、智能软硬件设备和产品研发。智能设备与产品是智慧 养老模式运行的载体。智能装备和产品的制造企业需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开发各种适合现代养老服务的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洗澡机、智能电视机、智能血糖仪、智能血压计、智能跑步机等智能设备。
4、养老服务供给。创新养老服务方式,提高响应速度,提升服务质量。例如,理疗按摩店可以加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上门理疗服务。
(三)政府在“互联网+”养老服务产业化中的作为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应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进”的原则。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大数据+互联网+养老服务”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强规划指导,统一制度规范与配套政策法规,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养老服务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引领作用,扶持和培育综合性“大数据+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与品牌。
2、出台统一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通过统一各地的优惠政策和其他政策体系,营造全国统一的市场环境,促进优势“互联网+”养老服务企业、品牌或系统的跨区域发展。举例如下:一是税费政策,即减免养老服务机构的税费,如对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等。二是土地政策,对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設施,应在土地使用上优先安排。三是融资和服务补贴政策,财政、民政、老龄、卫生等部门应根据养老机构类型和具体情况,出台信贷支持、贷款贴息、床位补贴、运营补贴、物价补贴、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2]吴雅琴,王梅.物联网视角下养老低成本运营模式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7(6).
[3]李梓源.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化现状及政府作为[J].甘肃金融.2017(5).
[4]华迎放.“互联网+”综合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J].社会保障.2018(5).
项目说明:本文系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互联网+”战略下降低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成本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