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背后的故事
2019-06-11
中国·世界遗产文化解析
世界遗产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我们拥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从那一砖一瓦中感受东方文明“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在欧洲,每一处世界遗产上,都记录着西方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变迁。而学会分辨罗马式、巴洛克式、哥特式建筑,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明的奥秘。
中国拥有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在1906到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元年)间穿越了中国的十二个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全面考察,拍下了数千张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极其珍贵的照片。回国以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
峨眉山及乐山大佛
峨眉山,山峰陡峭,风景秀丽,闻名天下的乐山大佛就位于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它始建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乐山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通高71米。它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1996年12月,峨眉山及乐山大佛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
作为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毗邻圆明园,是采用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青城山和都江堰
青城山位于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五名山”。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2000年11月,青城山和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恩斯特·柏石曼说:“我们希望解释一下,为何在看到中国建筑时,从我们的灵魂中会升腾起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因为我们不只为看到众多建筑和地面、周围环境和自然的统一,以及自己成为建筑与风景这个画面中的一部分而感到愉悦,而且我们还感觉到那些建筑本身,不,甚至连同它们的装饰物,都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一种鲜活的灵魂。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够形成一种完全超脱、淡泊的氛围。”恩斯特所提到的這种“超脱、淡泊的氛围”,也是东方文化中的人生至高境界。
欧洲·建筑鉴赏攻略
罗马式建筑
关键词:圆拱 厚重墙体 坚固墩柱 塔楼
建筑特点:“圆形的拱顶、厚实的石壁墙、坚固粗重的墩柱、窄小的窗户”是罗马式建筑的标志。相比其他建筑流派,不加多余润饰的罗马式建筑更显肃穆。
世界遗产建筑代表:万神庙
哥特式建筑
关键词:高耸入云 尖顶 飞扶壁
建筑特点:神权时代,“升天”是全民的追逐。人们死后葬于教堂,想要“升天”,自然是离上帝越近越好。因此,哥特式的建筑也要造得越高越好,为了让建筑足够高,飞扶壁也被创造出来,用来支撑奇高的建筑。
世界遗产建筑代表:米兰大教堂
巴洛克式建筑
关键词:透视法 曲线 色彩
建筑特点:文艺复兴为意大利带来大量的财富与权势,于是文艺复兴式建筑也被添上了华丽、夸张的姿态,形成了巴洛克风格。和“僵硬”的古典主义建筑不同,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师们喜好炫技,他们追求的不是比例和谐,而是形体的不稳定性。他们最爱用画家常用的透视法,夸大空间比例,让整个室内空间充满跳动感和曲线感。
世界遗产建筑代表:维尔茨堡宫
“眼前的事物是在流动变化的,唯有往昔是不可改变和清晰可辨的。只有从往昔的历史中,我们才能学会理解世间盛衰无常的生活。”欧洲建筑的鲜明风格也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命脉。有一天,当我们能从这些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中看到历史的真实,那么,我们都将不再是普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