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广西文化发展的再思考

2019-06-11叶宁罗征

歌海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时代发展

叶宁 罗征

[摘    要]新时代的广西文化,有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广西文化艺术界在新时代中需要审视、反思与变革,才能正确认识和运用好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广西文化;发展

广西是我国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着诸多的资源与区位优势。2018年时逢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回顾广西文化60年硕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广西文化在全国排名中后的现状并未根本性改变,广西文化事業、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存在着诸多值得探讨和反思之处。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广西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背景下广西文化发展的机遇解析

梳理当前对广西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诸多要素,不难看到,机遇仍是主流。

(一)新时代赋予广西文化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面对这一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意蕴的政治论断和目标任务,我们需要从历史、时代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和思考广西文化如何把握机遇,跟上时代要求,在新时代中融和、奋进与再发展。

(二)“三大定位”指明广西发展方向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并明确赋予广西发展“三大定位”——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为广西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三大定位”将广西的作用与地位提升到了服务国内国际大局的高度,意味着广西文化的发展,同样要在这“三大定位”中谋篇布局。

(三)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仍然是推动广西文化发展的强力引擎

2012年2月8日,《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实施纲要》发布,提出在2012—2020年,把广西壮族自治区努力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的目标。经过数年奋斗,以自治区提出“坚持一个导向、弘扬一种精神、打造一批精品、建强一支队伍、构建一套机制”的工作思路,围绕“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广西”等主题,广西文化不论在精品创作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上、人才培养上、服务民生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强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仍然是广西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二、新时代环境中的文化思辨

面对着资源、区位、政策等诸多优势与机遇,广西文化并未跳出文化与经济地位基本相等的“魔咒”,即都是基本在全国排名17位左右。从《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 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中可以看到,全区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全国排名第24 名,全区人均图书藏量全国排名第14 名,全区人均购书费全国排名第16 名,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全国排名第29 名,人均群众文化业务活动专项经费全国排名第29 名,全年广西文化事业费全国排名第17 名,人均文化事业费排名全国第24 名,成绩最好的是演出收入3.48 亿元,全国排名第9 名。8个全国排名数据中,有一半是排名在24名以后的,这意味着广西文化在将优势和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上,还是有着较大可塑空间的。

(一)寻找文化发展的战略蓝海

这些年,我们一直沿用传统的观念,将广西文化主要定位在民族文化上,这是准确的,是彰显广西文化特色与差异的必然选择。但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习总书记对广西发展“三大定位”提出后,给这一定位又带来新的变化与思考,因为它局限了广西文化的拓展性和可塑性。广西文化也因与时代同频共振,除了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外,更要肩负起对东盟、对西南中南、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上的文化贡献。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召开的前夕,专程到广西视察,并第一站就到了合浦汉文化博物馆,这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合浦作为我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与主港的意义和重要性。确定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主港,一是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悠久性。从目前联合申报的9个城市中,如南京、泉州等多个城市的“海上丝绸之路”繁华时期多是在南宋之后,距今约为1000多年,而汉代合浦港距今已达2000多年,大大加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厚重感。二是可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古代疆域结构。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废除南越国后,设立岭南九郡,包括了现在越南境内的郡就有3个,即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九郡多归交趾刺使部管辖,逐步形成了以合浦为中心形成的出海贸易。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我国抢占国际道义主动权、处理边境争议和纠纷都有着积极作用。

从2003年国家将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到习总书记为广西发展赋予“三大定位”的提出,再到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区成立60周年的今天,15年过去了,广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仍然未能真正成为资本优势、品牌优势和强区优势。这其中的原因盘根错节、纷乱繁杂,但从文化的角度看,不论是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还是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都需要文化亮相、文化先行。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 ,通过文化的魅力,让相关国家民众了解到中国的友谊与合作共赢的概念,从认知,到认同,到欣赏,到向往,再到追随,以文化外交的柔性能量,为国家外交战略的实施提供思想和观念上的保障。美国的全球贸易战略,绝对离不开的就是文化的进入,美国贸易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当年美国以动画片《变形金刚》在央视免费播放而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却从《变形金刚》的图书、玩具衍生产品中赚回了50亿。所以,广西在面对构建东盟国际大通道或“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战略机遇下,同样需要发挥文化先行的作用。

一是建立面向东盟和“海丝”的国际文化大通道。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争取文化部支持,在广西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心或相关平台,让广西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文化桥梁与枢纽。例如以文化部外联局为主要后盾单位,通过中国驻东盟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大使馆文化处、中国文化中心,根据双方共同需要,建立起文化交流供需平台和渠道,有计划地将广西乃至全国的文化产品通过广西的平台走进东南亚,同时,也通过这一平台,将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产品输入中国,使广西真正发挥文化桥梁与枢纽作用。这其中,最有力的抓手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文化论坛。

二是树立广西在东盟国家中的中国形象。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15届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成熟,广西已成为许多东盟国家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在他们眼里,从某种意义上讲,广西代表的就是中国形象,广西的优劣就是中国的优劣。为此,现有的0-20公里的边境国门形象建设的政策,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广西发展和国家外交战略的需要。我们应该争取国家的支持,将广西发展建设定位在展示中国形象、国门形象,这样的定位可为广西带来更多的国家支持,更多的发展空间。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广西就是要发展成中国文化的信息平台、展示平台、交流平台、交易平台、对外文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平台,国家要支持,各兄弟省区要支持,提升广西文化基础设置建设,将更多优秀的文化活动放在广西举办和展示。

(二)拓宽文化发展的战术空间

战术,从概念上讲就是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加速广西文化发展,我们需要多一些责任和战术思维,来经营和谋划服务全局的一个个具体的工作,寻找和创造出快速实现战术任务路径和方法。在我们几乎已经麻木的日常工作中,其实隐藏着诸多可发展的变异和空间。从笔者工作中的几个小例子就可见一斑。

刚到广西群众艺术馆工作时,大家都比较消极,各方面条件确实也不如人意,场馆、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不如一些大的市级馆,自治区馆作为“龙头馆”之说也就说说而已。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市级馆再多再好的资源与条件,在目前体制的限制下,可承担的作为都是有限的,自治区馆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有覆盖全区、市、县、乡、村的五级公共服务网络,当你树立好自身形象,找到与地方共赢的空间,真心为地方服务之时,下级馆的人财物及成绩都能为我所用。没有钱,推出自治区级“赛事下移”思路就屡获成功,“魅力北部湾”、各项“歌王赛”、广西(梧州)粤剧节等活动,各承接地都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没有人,办几个专业培训班,建几个微信群就都能针对性地找到和使用合适的人才了;没有信息与数据,出台一个全区信息报送制度和办一个培训班就解决了。其实,所谓的创新,有时候就是对一些已有要素的叠加或重组,就能产生新的效果和裂變。这就是战术思维,这就是思路决定出路。

到了广西博物馆工作后,才知道美国学者莫维士关于亚洲人种落后于非欧人种的“莫氏定律”,被80万年前百色手斧的发现而打破;才知道广西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稻谷地之一(资源“炭化稻”的发现);才知道翔鹭纹铜鼓是国宝级文物;才知道合浦汉墓群发现及确定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和主港的意义如此重要。而这些惊世成就却多数静卧在展柜、库房和书籍中。回想广西文艺表现形式多元丰富,却仍旧在《刘三姐》《妈勒访天边》《百鸟衣》等传说中徘徊。这种文博“富矿”低开采和文艺“短粮”乱挖掘的反差,不得不让人感叹和反思。其实,双方建立起一个交流合作机制,锁定出最具广西代表性和价值的国宝文物,以数十家共建高校开展精品文物学习、研发,并通过专家“提纯”后,将其文物名称、造型、文饰、图案、历史研究、文学研究等相关素材,建成文物开发、衍生数据库,就可为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大量的开发和创作素材,将会成为无数广西元素的小说、漫画等文学创作,舞蹈、戏剧等舞台创作,电影电视等影视创作,游戏动漫等网络创作,商标地标等商业设计的宝藏和摇篮。这种以文博研究为基础,以文艺展示为手段,以产业规律做衍生的立体开发,文艺与文博的天堑就能变坦途。

调到广西艺术学校之后,艺校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了笔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艺校现状看,似乎与主管单位原文化厅(现为“文化和旅游厅”)的关联度不大,核心优势不明显。一是中专学生毕业后更多是高考升学,除杂技班外,几乎无法批量进入剧团,特别是区直属文艺院团;二是受中专教学标准所限,排练的节目水平相对不高,难以独立承担文化厅的重大演出任务;三是教育职能单一,几乎是纯学历制教育。这种核心优势不足并与原文化厅关联度不高的状况,限制了学校更快速发展的步伐。反观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2003年笔者第一次去时,非常之冷清,如今却成为全国文艺界著名的文化学院,承接了大量文化部对全国各文化行业人才的系列培养工程,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和人才培训的重任,极大地提高了其在文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赫然成为中国文化干部培养的“黄埔军校”。艺校能否参照中央文干院模式进行职能扩充,即在保留原来的办学模式的同时,又拓展文化干部培训职能。按原文化厅要求对全区文化行政管理干部、公共文化管理干部、专业艺术人才进行培训与服务,并利用构建东盟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拓展延伸到承接中央文干院、原文化部外联局和各司局相关培训任务,使广西艺术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真正为文化厅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和贡献。可开展如“三区人才培养计划”、高级艺术人才培训提升工程、村级服务中心管理员和文艺骨干培养工程、基层文化馆干部培养工程、中国—东盟文化干部培训服务,也可兼顾开展社会艺术培训和社会文化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考核等系列培训工作。逐步树立起广西艺术学校是广西、西部省区甚至东盟国家文化人才进修培训的摇篮,是广西文化干部“黄埔军校”的形象与地位。

(三)锁定文化发展的关键战役

全局战略的实现,往往靠的是关键战役的胜利,加快广西文化发展,同样需要锁定和打好广西文化的关键战役,以局部胜利推动整体战略的发展。可着重从精品艺术、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遗产、对外文化交流等多方位寻找和锁定关键战役,实现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整体推进。这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任务,需要诸多资料与信息的对比和分析,笔者仅从自己接触过的工作中,提出两点不成熟的观点和思路。

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升级为抓手,为构建面向东盟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大通道服务。“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前身是2006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办了几年后,因文化产业在概念上的局限性,将“产业”二字去掉,成为“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经过十多届的洗礼,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不断成熟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仍脱离不了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模式。《广西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对该论坛的表述为“论坛成为加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了解与友谊的重要平台……”这种无贸易往来、无产业交融,甚至无服务合作洽谈的平台,与早已资本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跨界、跨境融合的时代脱节,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到了变革升级的节点。

一是在论坛期间搭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交易平台,树立广西是建渠道、建桥梁,帮助中国和东盟国家以此开展交流合作的概念,而不是自己建自己玩。二是探索公共文化国际交流共建的概念,在争取到国家特殊政策与经费的支持下,与中国文化中心或孔子学院合作,在境外开辟中国式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有计划地汇集群文、图书、文博、影视、网游、艺术教育等内容,通过输出与引入等方式立体开展,在让外国民众免费享受中国公益文化服务的同时,在润物细无声的接受中华文明的知识与价值。条件成熟时,文化产业也将借公益事业的东风顺势开展。三是争取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与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在广西合作成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中心”,面向全国,建立起对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项目与信息平台,定期开展与东盟国家双边或多边的文化活动(演出、讲座、展览、培训、赛事、艺术节等),同时,每年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同步召开中国驻东盟文化机构年度工作会暨中国与东盟各国次年度文化交流合作洽谈会,商定出次年各国交流所需的内容与项目。

三、新时代的广西文化发展需要慎思笃行

通过对新时代广西文化发展的思考和分析,我们看到广西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和可塑性,看到广西文化可为国家和自治區发展战略服务的空间,但也要看到,我们在政策、经费、人才、场馆等各方面与发达省区相比都存在着差距与不足,要想快速追上或扭转,实为不易。

近期,笔者赴上海学习,看到上海在文化规划、文化政策、文化投入、文化金融、文化科研、文化产业、文化人才上的全面重视和全面领先,每一环节都紧密相扣,各项政策与措施迭代不穷。如上海设立电影摄制服务机构,只要有剧组到上海拍摄电影,就可向该机构提交服务申请,就可享受该机构多达180项免费服务。又如为加快提升上海影视人才的高端能力,从加拿大将世界顶级的电影学院的专家团队与设备,包专机整体空降上海,全外语化教学,一年内完成对上海电影高级人才的强化培训。又如上海2015年公布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2017年的《关于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及2018年3月召开上海人才工作会议,都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上海最大的问题是缺人才,上海已加入了抢夺全国甚至全球优秀人才的竞争中。面对这种全流程的领先与无死角的完善,绝不是一两个点子或措施可摧毁的,广西文化要想跟上,确实是需要大学习、大对接、大举措。

同时,要客观看到,现实工作是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的,很多优劣势会根据时间不同、条件不同而转换,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不是看到就能解决的。所以,本文更多的是谈一种观点、一种思路,一种判断,虽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但却希望能通过这种思考的直言,而产生智力的碰撞,为广西文化发展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带来新要求,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广西文化如何跟上新时代浪潮,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广西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所有广西文化人的课题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 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DB/OL].http://www.gxwht.gov.cn/affairs/show/19189.html,2017-05-19.

[2] 杨昌雄.关于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12(9).

[3] 桂学研究团队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组.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 何成学.大历史、大布局、大作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三个维度[N].中国民族报,2018-2-13(6).

猜你喜欢

新时代发展
区域发展篇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