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白的世界
2019-06-11庞海燕
庞海燕
纵观姚浩刚近几年创作的作品,黑白灰是最常见的色彩。在只有月光的夜晚,世界是黑白的,这种超越视觉层次的黑白,呈现出一派安静祥和的气息。姚浩刚在《花自开》《静默》《清心》《佛窟心印》等几个系列作品中,题目指向性上趋于向心性,意在通过在这些细碎的无益的图形追寻某种崇高的情感,在描绘物象的同时,找寻时间的痕迹,让尘世的心灵有所驻。黑白木刻媒介材料的限定,灰色必须要通过黑与白的分配组织得以实现,姚浩刚采用排刀刮刻版面,利用深浅不一的刀痕,搭建出各种过渡的灰色块,刀痕的多次叠加创造出来的灰色调,有的闪烁着光的明亮,有的呈现水墨画的缥缈,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黑与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黑与白的布局没有固定模式可寻,黑与白表达的是一种纯粹的美感,一切都是在造境,一种超越现实的黑白意境。
看姚浩刚的画,感觉好像是山中花开,物象自然地绽放在画面之中。在那些以人物为主体的创作中,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形象传递了人物的象征性,他试图展示对人性精神的凝望。《蓝莲花》中撑满整个画面的主体人物,修长、抒情的动态弥漫浪漫之情,人物仰望着背景中飞翔的大鸟,特定的图形暗示着某种期盼,灰色调的画面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姚浩刚从东方思想文化中获得意境的升华,在平淡的日常中吸取题材:他静静地观望着遇见的树形的姿态、路上行走的人,感受远处天边云彩的变换,还有那些忽明忽暗的情感和思绪。在这个视觉图像泛滥的时代,足不出户,依然可以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过滤屏蔽掉多余的信息,找到自己的真正需求,然后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但是找寻自己、发现自己,又谈何容易,坚守自己,更是一条艰辛的路。人总是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困扰,当姚浩刚在浩瀚的传统绘画资料面前,他时常反复观看触动最深的那几张,在重重复复的观看中,姚浩刚给自己提了很多问题,什么是永恒,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色彩?什么是中国画?无穷无尽追问下,语言的力量被削减,在此图形也许比语言能更宽泛去显现可能的答案,黑与白的图形只是一个借代,以此找寻通往没有最佳答案的未来。
在姚浩刚有的创作中,阴线成为一种主要造型手法。阴线在大面积的灰色块中勾勒出主体,白色的线条不仅没有被弱化,反而更清晰的显现在画面之中。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还有石窟庙宇的佛像,这些图像历练千年时光,深深影响着姚浩刚,他体会着那些穿梭在画面间自由的场景,透视还是平面并不重要,在全景近景重新编排时空里,空间可以被折叠,哪怕时过境迁,依然能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依然体会到虔诚画工描绘的佛像性格:安静柔和,以及某种平和舒缓和遇变不惊的威仪。姚浩刚在人物创作中,他被这种性格引导,在世俗的单一的物象动态背后流露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世上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创造出了能引起他人共鸣的作品。在姚浩刚搭建的黑白世界里,他描绘熟悉的日常,那些开在风中的玉兰花和芙蓉花,在他画面中,花朵个性化的特征服从于整体的几何图形,人们难以辨认出花的具体名称,他只是借用花朵的姿态,展示着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野花见天国的朴素世界。2016年,姚浩刚跟随天津美院的国家艺术基金课程班,重走丝绸之路的东段和中段,从山西大同出发,到西安到玉门关,到武威、张掖,沿着河西走廊、敦煌至新疆,丰富的各类遗址,展现出公元前2世纪到16世纪欧亚大陆的诸多文明,此行围绕着考察中原文化而展开。时间凝固的艺术品,传递了浓厚的精神故乡的感受,姚浩刚深受其感染。长达一个月的行程,近距离的观看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图形,这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当他在麦积山远眺,那些青金石提炼出来的蓝色依然在岁月沧桑的佛像身上闪烁,朱砂、赭石、石青和藤黄,看似简单的颜色,在精致繁复的绘制上,因深浅、明暗、疏密的细微差别,生出万千变化。姚浩刚在黑白木刻中,放弃了漂亮的色彩,尝试着用排刀制造出微妙的灰色块,在黑白世界里再现另一种审美感受。历代画师描绘了幻想中的天国,涅槃的超然与尘世的四季轮回,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场景,不同时代的人追寻着共同的梦想,时间最终让多少辉煌的盛世都在此刻归于寂静。《佛窟心印》记录的是此行的感悟,心印,指的是佛教宗教语,即不用语言文字,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也泛指内心的领悟。顿悟体现了觉悟的一种意识状态,人与自然不分彼此,平视相望,无需多余的言语,同时也是自己与自己的交流,在某种场景里物我两相忘,这种通透的人生觉悟是很多东方人毕生的追求。
南宋僧人牧溪的《六柿图》是中国绘画的极境,这个黑白世界,柿子方圆有致,水与墨浓挥淡抹,使墨的意义凌驾于笔之上,《六柿图》体现了禅宗的虚无和万物的无差别之心,时间让位于此时此刻。这些优秀的传统绘画作品能给人支撑,同时也容易成为包袱。如何借鉴传统是姚浩刚给自己设立的课题,在他近年来的作品,图形更简约,画面的黑白更接近他的追求,这种追求又无法完全用文字去表述。如何重构画面黑白的布局,如何诗意的显现呼应着绘者臆想的造型和当时的心境,对他而言并不全然是一种将视觉以具体化的形式艺术,同时也不仅是一种感知的过程,而是表达自然景物的诗意内涵。对传统的学习,姚浩刚认为是精神血脉的延续,而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复制,要自觉的意识到自己的风格于前人的区别。传统的存在,也是对自由的限制。长达120厘米的黑白木刻《风之和声》,姚浩刚采用了拳刀这种最传统的工具,不分昼夜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气晕通畅的阳线贯通整幅画面,线交织出南国葱茏的自然风光,传统的刻制,仅是一种表现手法,姚浩刚在作品中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平和意境。
在姚浩刚将近三十年的木刻创作中,作品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从1994年学生时代激情肆意的黑白木刻,到2000年用小三角刀刻了密密麻麻的几十个人的拘谨,到2004年全部用单刀刻的线刻作品《风之和声》,到现阶段多种手法并用线面结合的《佛窟心印》,作品思路线索清晰,没有固化风格,一步步突破自我束缚,随着思考力的转变而进入另一表现阶段。风格的选择并不是任何特殊的外在环境下可以选择的结果,而是自然的流露。看似随意拈来的风格,代表着他对黑白的理解,姚浩刚一直在他创造的黑与白世界里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生命把人限定在时间的牢笼中,当放牧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时,限制被解除了,这种珍贵的自由的体验在姚浩刚刻木刻的过程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