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乡村地区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研究

2019-06-11于海军陈修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喀斯特广西

于海军 陈修颖

[摘要]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乡村问题也不断凸显,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自身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绿地和水系为主体,建立生态雨洪调蓄管理系统,探索雨水资源新的发展途径。具体研究“生态雨洪调蓄系统”构建的技术方案,对不同的设施、植物应用、景观营造等角度进行分析,让乡村更美丽,最终达到乡村振兴。

[关键词]广西;雨洪管理;喀斯特

[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识码]A

1    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的理念

雨洪调蓄是雨水调节和雨水储存的总称,在20世纪末,有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雨洪调蓄的重要性,都开始研究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来解决城市不断缺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等问题。生态雨洪调蓄系统作为“绿色海绵”,把雨水直接外排的传统模式向就地滞洪蓄水转变,利用透水铺装、植被渗沟、下凹绿地和湿地水体等景观要素,重新接近自然的水循环过程,将雨水分散蓄留、逐步净化和慢慢吸收。

2    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现状及实践

2.1    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现状

2.1.1    生态雨洪系统规划概念不清。随着生态雨水调蓄系统的发展,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业内人员对生态雨水调蓄系统长久以来都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了解,特别是一些专业人员对调蓄和节制设施的功能、控制对象、设计方式等基础问题也存在理解上的错误,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标准制定的合理性。

2.1.2    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的相关法律欠缺。我国在雨水资源利用方面起步比较晚,相比发达国家有比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缺少雨水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城市内涝频发,生态雨洪调蓄系统才被重视,但相关人员在这方面还刚开始接触,很难产生规模效益和具体实施“海绵城市”,法律法规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2.1.3    相关人员对绿色系统规划不够重视。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政府人员往往都首先考虑整个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城市绿地系统往往都是放在最后,城市绿地的位置也是出于城市的边缘或者是地块不好的位置,绿地系统规划在总体规划中没有足够的地位。并且城市的开发过程中已经对自然环境大量的破坏,把原来绿地变成城市,把原来不是绿地的地块变成绿地,使得城市规划本末倒置,“海绵城市”的功能减少甚至丧失

2.2    国内外生态雨洪调蓄理念与实践

美国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建立,现今美国的生态雨洪系統也步入到世界先进水平,美国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从开始的雨水排放,再到雨水控制,之后是雨水利用等阶段,并且之后逐步建造雨洪防治与雨水径流总量削减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系。

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日本也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重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日本的生态雨水调蓄系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不仅是国家政府重视雨水,就是连日本民众也同样参与到本国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建设中。

我国在生态雨洪调蓄系统上起步比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规划人员还不是十分的了解和重视,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还比较欠缺,随着内涝普遍化的出现,国内学者也开始重视生态雨洪调蓄系统,如董淑秋等人对北京首钢工业改造区进行的雨水利用综合规划,俞孔坚等人从生态景观视角对雨洪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湿地公园设计探究等等。

3    广西乡村地区生态雨洪调蓄特征

3.1    广西乡村地区雨水调节特征

3.1.1    雨季易造成山上水土流失。广西乡村地区地质属于喀斯特地质,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而且雨期多,土壤容易流失,而且喀斯特地区岩溶土地石漠化严重,分布相对集中,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中,以重度石漠化面积居多,占到石漠化土地面积80.8%,当下暴雨时,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泥土,流入田地里,会造成田地里的粮食遭到污染,也会降低土地质量,山上的生态系统脆弱,容易遭到破坏,当到七八月份时,乡村经常会形成山洪,也会降低饮用水的质量,给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

3.1.2    随着乡村的发展,乡村排水系统压力会加大。喀斯特地区的乡村两侧大多都是山体,随着乡村在不断的扩建,乡村的形状也显现狭长形,每当下雨时,山上的大部分雨水都会流入乡村,从乡村的排水沟排除,增大了乡村排水的压力。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对乡村的整个水系进行统筹规划,而是忽略了这个问题,把具体的自然防洪能力的水库、河塘、冲沟都填掉,结果使乡村饱受洪涝之苦。

3.2    喀斯特地区雨水存储特征

3.2.1    雨水量大,但留不住水。我国的喀斯特地区大部分分布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雨水充足,特别是到了夏季,经常会有特大暴雨的出现,也会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的雨水量会十分充足,雨量会在短时间内汇集的量有的会比内陆几天下雨量都大,但是喀斯特地区地质是可溶性岩石地质,水可以对其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地质发生坍塌或崩陷,使其在地表无法汇聚大量的雨水,并且雨水可赋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溶洞的地下水,大量的雨水也可以迅速消失。

3.2.2    雨水储存难度大,费用高。喀斯特地区地下有很多溶洞、地下暗河等无法把雨水储存起来,并且有可能喀斯特地貌地下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存在,这使得地下存储雨水难度加大,流动的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性更加强烈一些。岩石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因为岩石表面会有一些孔洞或裂隙,雨水可以通过这些孔洞或裂隙下渗到地下水里,如果想要把雨水留住,就要在底下建立庞大的蓄水池,还要考虑地质问题,建设费用特别昂贵,雨水存储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比它建设的费用还要小,所以在规划中,政府官员都会不选择雨水存储,而是直接排除。

4    生态雨洪调蓄系统建议

4.1    构建水绿网络化的生态系统

让乡村的水体和绿地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水绿复合系统的构建,从而达到调蓄雨水径流和净化水质的双重作用。乡村的大小水体与姑娘河相连接,对水位要有较强的调节功能,降雨前夕把水位降到最低处,增大雨水调蓄空间,有利于形成生态雨洪调蓄模式,同时可以降低乡村内防汛墙的高度,要充分的利用乡村的地形优势,选择合理的河湖和水池作为调蓄池,用来调节乡村的洪涝,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开挖一些池塘、人工河,以达到储存径流、就近排放的目的。

4.2    提倡多种调蓄措施的综合利用

绿地系统在针对乡村污染方面和雨水调蓄方面有比较显著的作用,要在充分分析乡村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总体规划,扩大乡村绿地面积,增加乡村透水面积比例,增大居民休息游玩空间,将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湿地景观以及多功能调蓄设施的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倡雨水调蓄系统与其它多种调蓄措施相结合,增大绿色空间,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5    总结

生态雨洪调蓄系统作为“绿色海绵”,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雨水治理方法,在有效的缓解了排水压力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的构建,摆脱了单一工程化的视角,为宏观的整体性和多目标地解决雨水问题,探索了一条更为生态的景观设计途径,符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理念。

[参考文献]

[1] 杨文磊.雨水利用在日本[J].水利天地,2001(8):30.

[2] 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37-41.

[3] 宋云,俞孔坚.构建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景观规划途径——以威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8):64-69.

猜你喜欢

喀斯特广西
千峰林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喀斯特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穿越喀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