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6-11王黎欧蕊涂利平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代理记账现状分析对策

王黎 欧蕊 涂利平

摘要:作为新型中介服务的代理记账,越来越受到中小微企业的欢迎,被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所接受。代理记账行业规模逐步扩大,行业内的公司增多,服务渠道也在被不断拓宽,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但在代理记账机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分析代理记账行业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特别强调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制定对于行业的意义。

关键词:代理记账;现状分析;对策;质量评估标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9)01-0054-04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ookkepping Agency Industry in China

WANG Li1,OU Rui2,TU Liping1

(1.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730,China;2. Chengdu Bookkeeping Agency Organization, Chengdu 610000,China)

Abstract:As a new type of intermediary service industry, bookkeeping agency is increasingly welcom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entrepreneurs. The scale of the bookkeeping agency has gradually expanded, the number of companies engaged in the industry has increased, the channels of service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ed, and the service capacity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okkeeping agen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bookkeeping agency industry, the solutions,especi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the bookkeeping agency industry was proposed.

Keywords: bookkeeping agency; status analysis; solu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

會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严格按照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及配备会计人员,代理记账行业应运而生。代理记账是指会计咨询、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等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替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的一种社会性会计服务活动。自1993年颁布的《会计法》首次提出代理记账概念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代理记账行业经历了从设立、成长到发展的漫漫长路。

代理记账以其高效、便捷及专业的特点,受到中小微企业的欢迎,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代理记账行业的规模逐步扩大,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公司增多,服务渠道不断被拓宽,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代理记账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势头。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行业的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客户的财务管理,而客户的各项经济活动如果得不到客观的反映,不仅不利于其自身持续发展,最终还会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秩序。因此,急需加强代理记账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1代理记账行业现状

11代理记账市场准入门槛放宽

为了加强代理记账资格管理,规范代理记账活动,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于1994年发布《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6年2月16日发布《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对代理记账资格的申请条件进行了调整,删除“有固定办公场所”和“有健全的财务制度”两项准入条件,并将申请代理记账资格需要提交的6项材料简化为4项。[1]

12代理记账机构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管理办法》放宽准入门槛,代理记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根据财政部2013年的首次全国普查(截至目前也是唯一一次)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共有12 440家合法登记的代理记账公司,分布全国2 000多个城市,服务50多万家企业。而作为西部城市的成都,2012年正式登记备案的代理记账机构有302家[2]。2011年至2015年,我国代理记账机构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879%,截至2015年,代理记账公司已有30 000余家。[3]

13代理记账机构业务收入以小规模为主

财政部2013年进行的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12 440家代理记账机构注册资本22亿元,设立分支机构438家,从业人员68 302人,2012年度实现代理记账业务收入752亿元。参与普查的12 440家代理记账机构中,年度代理记账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机构已有24家,占普查总数的02%,年度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机构达到483家,占39%;年度收入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机构达到4 623家,占372%。在参与普查的代理记账机构中,仅有9家机构的年度代理记账收入超过2 000万元。[3]由此可见,代理记账行业已初具规模,但以小规模企业为主,大型企业较少。

14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学历较低,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少

在2013年全国普查的代理记账公司68 302名从业人员中,专职人员占908%,其中大专学历占569%,本科学历占27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1%,其他占143%;从专业资格看,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占267%,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占254%,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占35%,其他占444%。[3]

15新《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代理记账行业新模式的建立

新《管理办法》建立了信用约束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申请人取得代理记賬许可证书、进行变更登记、审批机关批准资格及代理记账机构有违法行为等情况,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进行公示。新《管理办法》强化了对代理机构的后续监管,加大了违规处罚力度。

2代理记账行业存在的问题

2016—2017年,我们调研了成都代理记账行业协会下属100多家代理记账机构,与成都市财政局及各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多次访谈,综合分析后认为成都市的代理记账机构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21宣传不到位,委托方对代理记账行业认识不足

由于对《会计法》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代理记账的认知极少。不少小规模公司往往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聘请兼职会计人员,而这类会计人员往往处于无序管理状态,其业务水平、诚信状况无法规范、监管,委托方可能无法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服务,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委托方将此类人员混同于代理记账,导致代理记账行业口碑下降,产生恶性循环。

有的委托方对会计的理解就是算算账和报税,刻意向代理记账机构少报收入、多报成本,甚至直接要求代理记账机构做假账,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如果被拒,就可能终止合作,转向其他代理记账机构。[4]

另外,委托方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内部缺乏正规的财务制度,以致无法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有效、完整可靠的原始凭证,从而使代理记账机构无法保证服务质量。

22竞争激烈,多数代理记账机构处于微利经营状态

虽然代理记账需求市场大,但由于社会认知度问题,代理记账行业竞争依然激烈。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不少代理记账机构竞相压低收费招徕业务,有些机构只收取每次两三百元,甚至100元的佣金。长此以往,使得各地代理记账的收费越来越低,有时还低于成本,导致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扰乱正常行业秩序。根据2013年财政部的普查结果,有45%的代理记账机构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低费用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23代理记账机构执业水平有限

231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方法》的规定,申请代理记账资格的条件包括“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不少于3 名;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为专职从业人员”,[1]但目前有的代理记账机构不满足上述条件,甚至有部分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主管业务负责人要么不具有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要么仅是名义上的负责人,并不真正参与机构业务。

由于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资质得不到保证,高学历人员少,部分低学历人员因为薄弱的专业知识影响执业质量。而大部分高学历人员把代理记账机构作为暂时工作,一有机会就跳槽去更好的单位。人员的频繁流动引起会计资料的频繁交接,不仅容易造成会计资料的遗失,更会影响账目的连续性,给委托方带来困扰,也影响到代理记账机构的稳定发展。

另外,有的从业人员可能会因为物质诱惑而违背执业准则和执业道德,向第三方出售委托方的机密。

232代理记账机构服务内容单一

由于受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行业发展限制,目前代理记账机构的业务大多限于为委托单位记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向税务机关报税等,而涉及财务预测、税收策划、财务管理等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比较少,业务单一,限制了代理记账机构的发展。

233代理记账机构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代理记账行业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而小微企业又占很大部分。这些企业规模小,财务制度极不规范,财务人员主要由直系亲属、亲戚或信任的朋友担任,基本不考虑专业,所以专业素质不高。再者,由于委托方对财务认知的局限和做假账以偷逃税的需求,导致提供的原始凭证等资料混乱,不能真实反映委托方的财务状况。代理机构在这样背景下的执业质量可想而知。[5]

而有的代理记账机构缺乏风险意识,只要有业务就行,有的仅与委托方达成口头协议,更不用说事前对委托方进行必要的背景调查、把相关责任的分担反映在合同中及重要涉税事项取得委托方管理层申明等事务了。

234代理记账机构自身管理混乱,执业不规范

多数小规模的代理记账机构自身管理混乱,存在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制度、没有严格执行代理记账操作流程和会计核算流程、没有给委托方建立完善的档案、没有与客户沟通和对接的完整记录、没有对工作完成情况及时追踪落实、缺乏完整、科学的财务处理审核程序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为保证账实一致,随意调账,以迎合委托方需求而造假。

24管理部门监管缺乏有力手段

代理记账机构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其中,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代理记账机构的资质审查和对代理记账机构日常业务的指导和监督。但由于财政部门管理力量不够,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管理仅限于资格的审查批准和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年检,对代理记账机构的工作程序、业务质量、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日常业务的指导和监督根本无从谈起。

3加强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

3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1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

新的《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实施已有两年,代理记账行业得到较好发展。但社会上依然还有很多群体对代理记账认识不足,所以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以各种形式加大对代理记账工作的宣传,进一步突出代理记账的法律地位,让更多企业对该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312 政府加强对代理记账行业的监管和扶持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督管理。各地财政部门对当地代理记账机构可采取信用评级的办法,每2年或3年评定1次,根据得分高低授予不同信用等级,以鼓励业务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代理记账机构。

财政部门应建立对代理记账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代理记账机构的日常业务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

2013年财政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积极探索对代理记账机构的政策扶持。各地方财政部门应积极研究扶持本地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代理记账。[6]

313引导委托方重视财务制度建设,树立财务意识

委托方是代理记账公司业务的源头,源头的水清澈才能保证下游的水源干净。所以要引导委托方认识到会计并非仅是做账报税,要求委托方为了真实反映自身财务状况,需要及时记录并提交完整、规范的财务资料。

314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发展

各地行业协会通过搭建的平台,为会员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加强同行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开展行业自律,提升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准,促进行业良性竞争,规范执业行为。作为我国第一家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的成都行业协会即是定期开展对新政策的解读、校企合作等会员活动。

32加强代理记账行业自身建设

代理机构必须加强自身人才建设、业务建设和软硬件建设。

321提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人才是根本。代理机构可通过高层次、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正直、客观、独立、保密等品质和能力,把诚信放在首位。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業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7]

322树立风险意识,实施风险控制

为了降低风险,要对客户进行背景调查,相关责任的分担必须反映在与客户签订的代理记账、纳税申报业务约定书(合同)中,重要涉税事项取得客户管理层申明并与关键岗位责任人签订保密协议或经济责任赔偿协议。建立完善的资料交接、客户沟通的记录,并对代理客户的财务风险和纳税风险等进行评估。[8]

323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规范账务处理程序。从代理机构取得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会计报表,再到报税,相关资料的移交应有一个规范可行的业务流程。

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实行责任制管理。对核算的每个环节制订相应标准,严格执行多级复核制度。

拓展代理机构服务内容。代理记账机构除了严格按会计核算的要求,做好记账、算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日常工作外,还要协助委托单位搞好管理,如协助企业制定财务制度、协助企业进行报表分析、资金管理和税收筹划等。

4制定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

为了综合反映与评价代理记账机构的执业水平,引导代理记账行业做大做强,使行业更加规范,可通过第三方机构制定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对代理记账机构进行全面评估,提升代理记账机构的服务水平,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以成都为例,自2012年起,在成都市财政局的引导下,由成都市代理记账协会牵头着手制定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这一创举受到了国内同业者的高度关注。成都市财政局组织了一次全市范围内的行业深度调研,根据此次调研的结论,协会联合高校老师,组织了多次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多方面相关人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2013年底形成了《成都市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的初稿。2016年,“关于成都市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被成都市财政局作为课题委托四川会计学会立项。有政策的指引、财政部门的严格要求和合理化建议、高校专家的深入参与,加上协会会员们的不断努力,于2017年拟定了《成都市代理记账行业企业质量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成都市财政局批示后于2017年11月正式发布试行,这在全国代理记账行业尚属首次。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执业条件、财务制度建设、风险控制、团队建设、执业质量、信用评价、行业自律及社会责任等八个模块,涵盖代理记账公司业务的主要方面,指标设计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模块和各模块分项内容尽量按基本条款、鼓励性条款和前瞻性条款思路设计考核指标,其中基本条件分值占16%,社会责任占6%,其余部分为主要考评内容。主要考评内容中的执业质量部分占到45%,从基础工作、资料档案管理、与客户的沟通和对接、工作完成情况、财务处理审核、信息化程度、服务对象、代理记账业务收入和管理会计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借以引导代理记账公司规范管理——不仅为客户提供优质代理记账服务,更要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规范内部制度、优化管理等增值服务,得到社会、政府的认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为适应社会环境、行业政策的变化,《标准》对代理记账公司的质量评估周期暂定为2年,届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针对代理记账机构风险意识薄弱的现象,《标准》把风险控制独立出来,将风险控制分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包括对客户进行背景调查、与客户签订代理记账及纳税申报业务约定书(合同)、相关责任的分担反映在合同或公司的管理制度中、重要涉税事项取得客户管理层申明、与关键岗位责任人签订保密协议或经济责任赔偿协议、有完善的交接制度、与客户之间的完整沟通记录、对代理客户的财务风险和纳税风险进行评估等内容。

为了更好起到树立标杆、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作用,《标准》还设立了行业自律、信用评价和社会责任等模块,通过评估标准设定的指标体系对代理记账机构进行综合评分,参照税收信用体系设定评估级别,计算并确认代理记账公司的质量评估标准得分和级别,通过官方网站和报刊,公布当年通过评级的代理记账公司信息。评估级别高的代理机构收费标准可高于一般机构,这样能保证为委托方提供更优质服务,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0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14):6063.

[2]何小. 成都市代理记账行业发展调研:基于SWOT矩阵模型[J]. 财会月刊, 2014(2):2327.

[3]财政部会计司. 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情况报告[J]. 中国会计年鉴, 2014(1):717720.

[4]曹凡. 代理记账管理之我见[J]. 江苏商论, 2012(33):211212.

[5]陆兴凤. 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3):115118.

[6]张丽. 代理记账业务发展前景分析:基于B财务咨询公司的业务拓展实践[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7]冯兴涛. 代理记账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通讯, 2005(7):82

[8]赵丽君, 杨方文. 浅议代理记账[J]. 会计之友旬刊, 2005(5):3738.

猜你喜欢

代理记账现状分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财务管理咨询行业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欠发达地区代理记账的营销策略分析及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