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精准扶贫研究

2019-06-11张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河北省精准扶贫

张伟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问题是我国重大问题。聚焦于精准扶贫政策,以河北省为例,逐点分析精准扶贫工作在开展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农村现实状况和河北省的政策导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1 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李克强总理也提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方针,可见农村依旧是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最大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取得了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成绩。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面的工程,包括坚持发展改善农村教育水平,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类型的农村将会取得较大的发展。

2 精準扶贫政策的必要性阐述

2.1 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必要过程

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实现乡村振兴要全面把握,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正好为乡村振兴政策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方面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定和谐的状态,另一方面精准扶贫政策能让农民感受到创造的价值,也让农民在农耕文化中获得情感熏陶以及充实感。

2.2 是建设美丽乡村和魅力乡村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这就急切需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精准扶贫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动力,对于传统农业来说,扶贫政策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让传统的耕地建立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发展设施农业,通过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农业效益水平,使其规范化管理,也可吸引周边城镇居民就地参观体验农村生活,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符合建设美丽乡村政策的要求。

2.3 精准扶贫政策体现深刻的民生内涵

精准扶贫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农村精准扶贫政策能帮助消除贫富分化,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无疑是保障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精准扶贫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持社会稳定。“民生”一词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透露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主、民权和民生相互协调发展,民生也从之前侧重于生活基础上升为精神状态和生活资料共同倚重的阶段,从人权的角度来讲,精准扶贫政策保障的是人的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体现深刻的民生内涵。

3 河北省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

3.1 河北省简要概况

全省面积18.88万km2,常住总人口7519.52万(2017年),2012年河北省共有农村贫困人口795万人,其中扶贫对象561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10.1%,另外由于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政策的支持,河北省发展指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教育基础、脱贫攻坚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3.2 河北省扶贫概况简述

在脱贫攻坚方面,河北省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5.8%降至2017年的1.86%。2018年9月30日,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平山县、广平县等25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是河北省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点,标志着河北省扶贫脱贫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河北省各地县市也在脱贫攻坚中进行探索,形成符合自己的扶贫政策(见表1)。

3.3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不足

3.3.1 形式主义现象严重。扶贫对象界定模糊,扶贫过程中在评选贫困户阶段未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贫困户评定,大多数村民认为评上贫困户是一件利益相关的事情。同时扶贫帮扶工作人员存在为工作而工作的现象,这种工作态度不利于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还严重造成了农民对扶贫政策的误解。在实际调研过程中,还有不少贫困户反映,部分基层扶贫工作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帮扶性作用,这种现象更不利于解决农民的实际贫困的问题,相反会导致农民对政府政策的认可度降低。

3.3.2 特色农业项目扶贫难实现。河北省各个县市出台了各自优势的农业扶贫发展项目,但是技术帮扶层面上缺乏精准的指导和支持。在河北省南宫市农村的调研过程中随机抽查农户,根据气候和地形条件,当地鼓励农民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鼓励当地贫困户栽培梨树并按每667m2补贴相应的资金,但在实际状况中农民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梨树成活率不到50%,并且承诺的补贴发放不到位,这样的情况让农民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的农民并没有相关种植梨树的经验,也没有相关技术人员给予专业的指导,加上河北地区多大风天气的自然原因,梨树成活率并不高,相反地让农民多增加了一层负担,直接造成农民经济作物减收的现象。

3.3.3 返贫现象突出。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各地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贫困户从贫困走向富裕。但是在河北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出现了返贫的现象,这种返贫的现象不容忽视,据笔者深入调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疾病而返贫,这种现象在返贫家庭中比例比较高,据调研了解到,主要是由于农民常年务农劳作,劳动强度大,造成腿部疾病较多,治疗费用昂贵,使刚摆脱贫困的农民因为治病再次返贫。第二,贫困主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大部分贫困户主要依赖于政策上的经济补助暂时性地摆脱贫困,缺乏积极的主动精神去寻求新的发展致富道路,一旦扶贫政策撤销掉,贫困户很容易返贫。

4 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更优化实施的措施

4.1 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贫困主体详细的评定制度,在评定过程中要有章可循,避免真正的贫困户落选的情况发生。还应该多组织专门的扶贫培训班,让扶贫干部定期学习相应的政策制度,同时在工作中,要制定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发展有能力,有思想,有德行的工作人员到扶贫前线去,保障扶贫工作的质量与公平。同时为了确保每一项扶贫工作有意义,要采取“三不政策”,不制定无意义的方案,不组织无意义的活动,不盲目追求形式化效果,同时要深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为民众办实事。

4.2 因地制宜,择良而取

深入研究当地新型农作物可种植的状况,必要时可以组成专家评审会深入讨论当地自然条件和其优势条件选择可行的特色农作物品种进行培植,还要组织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长期进驻农村,为农民长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同时及时发放补贴,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优化农业发展模式,还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发展农村旅游项目,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经济作物农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农田进行划分管理种植,这样便于管理和观察,提高农田管理的系统型。把分散类型的农田集中起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4.3 建立多种脱贫机制,提高农民积极性

要提高农业机械化,解放劳动力,减轻农民劳作强度,同时在扶贫实践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资金项目补助帮扶,还需要积极激发贫困主体自主致富的热情,提高其主动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政策上的支持只是一个推动力,贫困主体自身的发展才是根本,为此,要建立就业咨询服务站为贫困户提供相应的就业帮扶,为其提供多种脱贫致富的方向。另外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力度,让农民有病敢医,减少因病返贫的现象,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农民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亮,赵邦宏,张润清.河北省贫困区域状况及扶贫开发战略分析——如何实现河北扶贫攻坚的突破[J].保定学院学报,2014(27):37-38.

[2] 袁勃.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N].人民日报,2018-08-03(02).

[3] 潘文静.我省25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N].河北日报,2018-09-30(02).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河北省精准扶贫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研究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