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地区玉米和小豆间作种植模式及效益探析

2019-06-11张西亮

山西农经 2019年3期
关键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产量

张西亮

摘 要:选用玉米农大372和小豆保红947为材料进行试验,并分析其结果,探索适宜河北保定山前平原区的玉米、小豆间作种植模式。

关键词:玉米-小豆间作;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3-0115-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S52 文献标志码:A

把单作玉米(SC)和单作小豆(SS)作为对照,将玉米和小豆以2∶4(CS1)和4∶2(CS2)两种比例进行间作,通过玉米、小豆的不同间作模式与常规玉米单作和小豆单作种植模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其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CS1间作模式下,玉米平均产量为4 915.94 kg/hm2,小豆平均产量为1 468.03 kg/hm2;在CS2间作模式下,玉米平均产量为7 982.97 kg/hm2,小豆平均产量为412.27 kg/hm2,玉米单作平均产量为10 043.68 kg/hm2,小豆单作均产2 484.25 kg/hm2;与其他模式相比,CS1总产值最高,相比SC和SS模式,CS1模式分别增加812.31 kg/hm2和2 478.15 kg/hm2,分别增值4%和13%,CS1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产值优势。与SS和SC模式相比,CS2模式不具有经济产值优势。因此,在本试验中,玉米-大豆2∶4间作模式的配置相对合理,与其他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生产优势明显[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玉米选用河北省主推品种农大372,小豆选用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保红947。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在在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3分厂试验农场进行,该地位于38°83'N, 115°50'E,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质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是典型的一年两熟旱作农业区。

试验分2种间作模式,即CS1(2∶4)和CS2(4∶2),每小区种植12行,以玉米单作(SC)和小豆单作(SS)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3次重复,小区长5 m,宽6 m,面积30 m2,共12个小区。

小豆单作种植,小豆株距0.2 m,行距0.5 m,种植密度为13.6万株/hm2,玉米单作种植,玉米株距0.25 m,行距0.5 m,种植密度为8万株/hm2,玉米、小豆间作种植时,玉米、小豆行距间隔0.6 m。穴留单株,南北向种植。翻耕前取土样,测定养分含量,一次性施足底肥,播前要整地、灌水。

1.2.2 项目测定及其方法

在收获期,调查玉米或大豆单位面积的有效株数,在各小区随机取20株玉米或者大豆,在室内风干后进行考种。测定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和大豆单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等指标,以此计算理论产量。

1.2.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03整理并分析数据。

2 结果分析

从整体上分析,CS1间作模式下的总产值最高,产值为21 058.95元/hm2,其次是小豆单作SS模式,产值为20 246.64元/hm2,再次是玉米单作SC模式,产值为18 580.80元/hm2,最后是CS2间作模式,总产值为18 128.48元/hm2。

CS1间作模式的经济产值显著高于SS和SC模式,与SS和SC模式相比,CS1模式分别增值4%和13%,CS1模式较SC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产值优势。CS2模式与SS和SC模式相比,经济产值分别降低10.46%和2.43%,其中,CS1模式总产值最高,與SC和SS模式相比,CS1模式的产值分别增加812.31元/hm2和2 478.15元/hm2。

3 结束语

间作模式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诸多,受不同环境、品种及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玉米-大豆最佳间作模式说法不一,例如1∶3和2∶3、2∶2、2∶4、3∶4等模式。本研究认为玉米-小豆2∶4间作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本试验表明,玉米、小豆2∶4间作模式与其他3种模式相比,能够实现产值最大化和提高经济效益,其增产、增值效果明显。所以,在大田生产中,要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产量,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收益,玉米、小豆2∶4间作模式可以在河北山前平原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种植模式经济效益产量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的研究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冀北山地果树下食用菌种植模式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