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领风骚的初中语文浸润式教学

2019-06-11胡勤芳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胡勤芳

摘要 一堂优秀的浸润式语文课需要教师遵循“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以身份转换式“初读”文本,凸现学生“人性”;以情境探究式“选读”文本,彰显学生“个性”;以画面补充式“品读”文本,激活学生“灵性”;以主题引领式“厚读”文本,开启学生“悟性”。引领学生在“读”中缩短与文本的距离,消除作者与学生间的隔阂,使学生浸润在学习语文的环境中。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浸润式教学 “读”领风骚

浸润式教学需要师生在“实”与“虚”间品读,感同身受;在“疑”与“释”间再读,融会贯通;在“入”与“思”间悟读,得其精髓。文本解读的基础与前提是尊重文章体式,自传体小说是描写生活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的结合体,需要教师凸现学生“人性”,彰显学生“个性”,激活学生“灵性”,开启学生“悟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初始体验,激发学生内在感悟的衍生性,从而达到感同身受、文人合一的浸润式语文课堂境界。在教学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节选》时,笔者采用“四式”读法开展教学,在读中引领学生素养发展。

一、以身份转换式“初读”文本,凸现学生的“人性”

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而存在于语文课堂中,在课堂上学生灵魂的拔节、心灵的放歌、生命的幸福,都迫切要求教师不做应试教育的“刽子手”、知识传授的“搬运工”、情感表达的“传声筒”,而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人性的感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师要以生为本,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遵循学生体验的多元化,遵从学生内心的原始感受。教师应该披文入情,立足实际,深挖文本,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直至探寻到作者的本心。

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时,文章中有这样的情境:这样一个人物的陪伴——祖父,这么一个地方的存在——园子,还有那样一段时光——和祖父一起生活的岁月。在学生初读后笔者问学生:“你们觉得这是一段怎样的时光?”此时,学生七嘴八舌,答案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如觉得好玩、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温暖……对于学生的这些感悟教师都应该尊重、认可和鼓励,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的原生体验。所谓“读而未晓则思”,为了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笔者又追问学生:“我们看看小说中的‘我与祖父在这个园子里一起经历这些事时大概多少岁?”学生异口同声:“四五岁。”于是我就顺势提问:“四五岁的孩童,当时会有怎样的体验?”学生脱口而出:“好玩、自由自在。”此时的学生已经站位于那时那地的“我”了。于是笔者又问学生:“30岁的作者最想表达哪种情感?”有学生说:“当然是自由。”教师在把握好“人本”与“文本”关系的前提下,一步步精准的提问,一环环角色的转换与体验,一句句走心的回答,换来了课堂的生成和精彩。身份转换后“原生态”的表述很本真,不生涩、不硬扯、不别扭。“自发性”的见解,自然而又顺应学生内心的感受,个性彰显而不张扬,体验实在而不哗宠。

二、以情境探究式“选读”文本,彰显学生“个性”

自发性的、独到的见解来源于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师要通过情境设置来唤起学生探求知识、感悟情感的兴趣,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麦田里的拔苗助长者”,应做“麦田里的精心耕耘者”;不能只做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更需要做“麦田里的拓荒者”。学生看到的文本是凭借自己的阅历和心智所见,如何引领学生對心中的“第二文本”进行感悟和重构,进入文本原生情境,需要教师适时地启发。

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时,笔者提问学生:你觉得哪个片段最能体现自由的特点?蓦然发现学生在文本中无处可寻,陷入了沉思。“思而未晓则读”,教师建议学生可以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一句前加上 “我是玉米”四个字,将“它”字去掉,再一次来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赋予了语言以活泼而自在的感觉,涂抹了玉米自由、鲜活的色彩,附带了读者欢欣的感情温度,自然而然地将玉米活化的同时,更激活了学生内心的感悟。原本只是对物体的一种喜爱,此时给充满生机而可爱的玉米以更多的玩味,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感呼之欲出。又如读到:祖父浇菜,我也浇菜;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下雨了,下雨了”。教师要求学生语速加快地读,学生读出了快乐感;再要求语速放慢地读,读得沉浸其中;最后要求语气前低后高地读,读出了孩童的天真、快乐。但总觉得还没有到达学生内心情感的澎湃点,于是要求学生用地方方言喊,当大声喊完后,学生会心地笑了。我相信此时的“笑”,学生的情感点链接到了自己四五岁时,也唤起了曾经类似的经历,激发了那时内心的情怀,这种感悟的衍生是自然而然、毫不造作的。所以,通过文本生发进而使学生衍生更贴近事物的情愫,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使命。

三、以画面补充式“品读”文本,激活学生“灵性”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学的首要前提是学生得有心。宗白华说:“你想要了解春吗?你的心情可有那蝴蝶翅膀的翩翩情致?你的歌曲可有那黄莺儿的千啭不穷?”纵然学生有些许情愫,可是毕竟才十几岁,还是需要教师的激发,轻轻一点涟漪连连,更清澈、更通透、更有味。

笔者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时,问学生文章详写了哪件事,学生说是铲地。于是带领学生一起看第10至21节的一组人物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的“空白”处进行精读慎思。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圈画出关键字词并说明理由,并让学生想象一下对话中他们是怎样地说,可以有哪些表情、动作或心理去呈现?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此时学生已不单纯是自己,而是带有主观情感的“我”和“祖父”了。填写完后,教师将学生填的增加进去,教师读旁白,学生进入角色读话语。这个过程让学生真正进入了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祖父的宽容、慈爱与和蔼。而正是祖父的这种性格,成就了“我”的倔强、天真和可爱,给予了“我”一辈子的感动和惦念。体验式想象让一切的感悟都水到渠成,没有生搬硬套,没有牵强附会,画面呈现后内心的情感是幽微的,文本中的“肢体”与“灵魂”是合一的,教师与学生一起去开掘那一潭活水,在品读中到达心灵的契合点,最后能“沉醉不知归路”。

四、以主题引领式“厚读”文本,开启学生“悟性”

浸润式课堂应使学生沉浸其中,丝丝入扣,步步相应,以体现出语文课的完整性和富有个性的生命化解读。当教师在课末习惯于一课一个主题的模式化总结时,当教师只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地加以拓展时,学生的心逐渐变得被动和中规中矩。语文课需要无声地浸润,需要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赏心、会心、用心地阅读,需要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汇、理与理的辨析,细意去理会,方得见精髓,我们的学生才能逐渐开窍,慢慢悟明。

笔者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的课末时,要求学生领悟那个有祖父的园子,原来是萧红一生精神的栖息之地,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重点。首先,教师在课初引入文本时就用这样的语言:“那么一个人物、这么一个地方、那样一段时光。”此种语言首先将学生带入一种回味悠长的境地。其次,在课末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文本的内容、人物的情感来拟写诗意的题目。”有学生思考后取“祖父和我”“祖父、园子和我”“幼时记趣”……笔者于是第一步引入《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三节,学生理解了:原来一个人能温暖另一个人的一生。第二步引入《呼兰河传》尾声,学生顿时明白文章中的过往是她心中已逝了的。第三步老师利用一组数字“9、18、20、23、30、31、8、60”声情并茂地讲述萧红的一生,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病魔纏身、孤苦无依,处于战火纷飞的30岁的萧红心中,这段与祖父一起在园子里度过的时光对萧红来说是多么重要!此时学生百感交集,心中情感澜翻絮涌,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用疑惑的眼神望着老师。第四步同学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桃花源记》里“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陶渊明心目中的桃花源。受此启发,“那年、那事、那花园”“带露拾花”“祖父护佑着的那方精神净土”等题目应运而生,此时文章的中心早已在学生的取题环节中步步深化,同时教师也带领了学生以旧知促新知,一切水到渠成。 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抱着合适的目的去看待特定的文本,并且在特定体式的文本里,能从重要的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这就需要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共同参与其中,而最关键的一环是学生。学生以读促思,以思悟读,渐入佳境。唯有如此,浸润式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内在感悟的衍生性和合理性,潜移默化直至追溯于文本作者心间,使学生在遇见文本中遇见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