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香港
2019-06-11
在我进悦游编辑部之前,做着规划的时候,脑海中就有这样一期关于香港的封面:遮天蔽日的大树,隐泉和一些山石点缀中,一个白衣少女牵着一头未成年的黄牛,还伴着一些奇花异草、蝴蝶和马骝(猴子)。这是我眼中的香港。
西贡码头边,和郭峰大哥闲聊几句。他被我们的编辑请出来拍这期的大专题,佯装隐退数十载的香港黑社会老大坐在渔船的船头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个画面非常符合《创世纪》里二号大坏蛋霍景良失势后的神韵,然而在现场我竟一时没有把郭峰和霍景良对上号,毕竟电视剧里是20年前的他。
郭大哥说他很爱西贡。我说,我也是!他说,他就住在西贡。我说,我曾经也是!十年前,我住在清水湾道。他问我住清水湾道哪里,我说,下洋村。他说,他也是!就这样,我们聊出了一段邻居的缘分。
下洋村只是清水湾道上散落的十几个原住民村落中的一个,这些村落在样貌上和岭南地区远离城市的海边山村没有太大不同,用瓷砖铺的外墙、绿色中式琉璃瓦屋檐,四四方方实用为上,没有美感。香港政府有规定,村屋单层面积不能超过700 呎(约68平方米),整栋不能超过三层。当时我住的是第二层(1/F),所以不像住G/F的邻居那样有个种满奇花异草的花园,也不像顶层(2/F)的邻居那样有一个能叫上30人来烧烤都不闲拥挤的海景天台。不过,好在我也有一个面向大海的阳台,屋主有心,把阳台围栏换成玻璃的,连通阳台的客厅又装了大面积落地窗,视野和光线都好到坐在居所最远角落的马桶上都能看见外面一片青山和下午順光时才变得湛蓝的大海,大海的中央有座翠绿的无人岛……还记得当时的房租是4,800港币。
下洋村简单原始到整个村里连家士多(小卖部)都没有,喝瓶可乐要开车去上洋村口的士多店买,或者再往外开5分钟车去银线湾的百佳超市采购。当时村里唯一可以送达的外卖是必胜客,必胜客定期会在村民的信箱里派发最新一季的菜单。有一次打开信箱,里面窝了一只和必胜客菜单差不多长的螳螂。
当时的同事和我住一个村,他说,既然选择住在西贡,你要习惯和各种自然界的生物和平相处。听了他这一句话,晚上看见在客厅地板上爬来爬去的莫名小虫我也就释怀了;卧室里一直有只幼小的壁虎存在,我也把它当成睡觉时没有被蚊子咬过的理由;直到有一天,清晨赶早班飞机,睡眼惺忪地开着车去机场,跟总是在村口翻垃圾桶的两只猴子说了再见。从香港陆地的最东边开到最西边,差不多一小时的车程。停好车,在关门的一霎那,看到刹车踏板旁边躺着一条“松枝”,数百条针状的枝叶呈现出几十种不同的颜色,缓慢地扭动着,我的脚刚才和它一起互动了一小时。心中默念,这一定是“草”,却不禁把“草”字念成了第四声。然后立刻做了一个决定,“砰”一声关上车门走人。三天以后出差回来,晒干了的“松枝”果然轻轻一拨就弄出来了,阿弥陀佛,对唔住。从那时候起,我发现自己有了与大自然共存(斗争)的能力。
2016年,我开始参加“香港100”越野跑比赛。我跑得慢,冠军在日落前到达终点的时候我才跑完1/3。我落在队伍的最后面,一个人带着头灯冲进伸手不见五指的西贡山野里,“勇”字从来不会写在我这种人头上,但处在那样的环境里,我是不怕的。夜半三更,几个跑手被一头未成年的黄牛堵住去路,我可以把牛哄走。西贡的野牛其实都是家牛的后代,当年的农民放弃耕作以后就把自家的牛放归山野,代代相传。虽然我跑得慢,但是见到的动物还真不少,一只野猪在横过麦理浩径前一秒,和刚好经过的我打了个照面,四目相对;一只豪猪,顶着无数根黑白相间的针从我眼前大摇大摆地走过……想到我曾经住过的下洋村村屋,村口的猴子、信箱里的螳螂、车里的“松枝”、卧室里的壁虎,我知道如何把异常当作寻常,把寻常化作无常,整个世界从此变得有趣而美好。
以上是我一个人面对过的香港,也是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的、我眼中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