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微企业主要信贷产品关键风险点的思考

2019-06-11汤国保

财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账款信贷小微

汤国保

摘要:近年来,商业银行加快小微企业业务向零售化、批量化转型,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竞争力,陆续研发和推出了多个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目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已形成近40个业务品种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客户选择、业务流程、风险措施等都各具特色,其风险特点也与传统信贷产品的风险表现有所不同,研究和分析小微企业主要信贷产品的关键风险点,有助于小微企业信贷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

一、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特点

小微企业对信贷需求具有“小、短、频、快”等特点,为契合小微企业发展与信贷需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特点。

(1)业务流程简化,便于快速通过。相对大中型企业信贷业务,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简化了操作流程,如部分产品不需要评级和授信,并有时间限制,要求效率也更快,如部分信贷业务的审批采取单签、双签即可。

(2)贷款金额小、期限短、周转快。绝大部分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规定了金额上限,最高上限只有3000万元,多数在2000万元以下;同时期限也较短,大部分产品期限在1年以内,而且到期归还后,仍需要贷款。

(3)担保灵活多样,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小微企业信贷产品担保方式既有抵(质)押、保证类,也有信用方式,有的还采取了一些风险补偿机制,如小微企业“助保贷”产品,就借助政府相关部门和助保金管理机构的风险补偿手段。

(4)进行批量营销,走信贷零售化之路。近年,为适应批量化、零售化的转型需要,总行特别开发了一些适合批量营销的信贷产品,如“助保贷”、“互助通”、“供应贷”、联贷联保等贷款产品,都可以依托专业市场、协会、商会、商圈,一次营销多个信贷客户。

(5)提高风险识别,引入评分卡辅助工具。由于小微企业存在财务信息不健全、不透明的情况,为客观、真实评价小微企业偿债能力,总行在多个信贷产品中引入了评分卡辅助工具,将客户违约风险进行量化,以利于信贷风险识别。如“速贷通”、“信用贷”、“供应贷”等产品。

二、主要信贷产品关键风险点探析

根据目前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推行情况,重点发展了“速贷通”、助保金贷款、“供应贷”、“信用贷”、“结算贷”、固定资产购置贷款等7个信贷产品,以下就这七个产品关键风险点进行探析。

(1)“速贷通”业务

“速贷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财务信息不充分的借款人不进行信用评级和一般额度授信,在分析、预测企业第一还款来源可靠的基础上,提供足额有效的抵(质)押担保而办理的信贷业务。“速贷通”业务关键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主“人品”风险。

2.过度授信风险。商业银行制度规定单户“速贷通”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的30%。

3.评分卜评分真实性风险。评分卡評分是“速贷通”业务准入和审批的重要标准,部分经办机构可能故意将客户评分信息进行“修饰”,人为抬高客户评分,以获得信贷准入和审批,可能造成不符贷款条件的客户获得贷款的风险。

4.抵(质)物不足值风险。“速贷通”业务主要以符合一定条件的特定抵(质)物为担保手段,抵(质)物的估值、抵(质)押率以及变现强弱等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践过程中,抵(质)物选择、估值水平、变现强弱判断以及管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产生押品不能覆盖贷款本息的风险。

5.担保机构保证风险。采取由担保机构担保的“速贷通”业务,存在因担保机构准入、评价不当,特别是民营的担保机构存在过度担保,可能产生的担保机构担保能力不足或丧失代偿能力的风险。

(2)助保金贷款业务

助保金贷款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重点中小微企业池”中企业发故,在企业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由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的信贷业务。助保金贷款关键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准入风险。客户准入风险主要指助保金贷款客户非商业银行“重点中小微企业池”客户,以及企业的经营情况、信用状况不符合商业银行准入条件,可能因客户选择不当,而产生贷款损失的风险。

2.助保金池管理风险。助保金池主要指经办机构根据不同客户群体情况,合理确定企业、当地政府应缴纳的助保金比例和助保金铺底资金比例,以及实行助保金专用账户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助保金池未按规定比例交纳或未进行专户管理等,导致助保金池风险缓释能力不足以覆盖贷款风险敞口的风险。

3.贷款逾期代偿风险。贷款逾期后,经办机构未能按制度规定,启动助保金和政府风险补偿金代偿程序,或者助保金管理机构和当地政府拒绝履行承诺,或者助保金不足等,导致用助保金还贷和用风险补偿资金按比例分摊偿贷落空,造成贷款形成不良的风险。

(3)“供应贷”业务

“供应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充分运用供应链融资理念,以特定优质客户为平台,为其t游供应商一小微企业办理的,并以两者之间的具有真实交易巨无争议的应收账款作质押的贷款业务。“供应贷”业务关键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付款人风险。主要指经办机构选择供应链应收账款付款人不够审慎,付款人因流动性及盈利状况不佳,或信誉不足,导致未按期支付应收账款的风险。

2.贷款额度管理风险。主要指经办机构未根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应收账款情况,或者对应收款调查、审核不严格,造成借款人夸大应收款,造成办理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总额,超过其应收款总额的风险。

3.应收账款有效性风险。主要指以不满足条件的应收账款质押、未及时确认不合格应收账款、应收款已经结清而存在的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4.应收账款池管理风险。主要指采用应收账款池质押的贷款,经办机构未对应收账款池实行动态管理,未及时清理已经结清的应收款,或者未能及时补充合规应收账款,或者增加回款账户资金余额以覆盖贷款本息的风险。

(4)“信用贷”业务

“信用贷”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综合评价企业及企业主信用的基础上,对资信好的小型微型企业发放小额的、用于短期生产经营周转的人民币信用贷款。“信用贷”业务关键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准入风险。是指经办机构违反“注重信用累积、强化现金流覆盖”的基本原则,对经营年限不足、资金结算流不够等偿付能力不足的客户进行信贷准入造成的风险。

2.评分卡评分真实性风险。是指评分卜评分未真实、客观地反映客户的资信状况、偿债能力,导致审批、额度确定、定价等方面出现偏差而可能造成的资金损失风险。

3.審批政策适用风险。是指基于评分卜评分基础上的,审批的自动拒绝政策、高分挑选政策、低分挑选政策、挽救政策适用不当而产生的不合理、不审慎风险。

(5)“结算贷”业务

“结算贷”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结算稳定并形成一定资金沉淀的小微企业发放的,用于短期生产经营周转的可循环的人民币信用贷款业务。“结算贷”业务属于“信用贷”产品系列下的子业务品种。“结算贷”业务关键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筛选风险。是指信贷部门在批量获取存量对公结算客户后,未能有效识别可疑转账记录或洗钱行为的客户,如伪造他行存款账户流水或几个账户之间相互转账虚增银行流水等,造成客户账户行为评价不客观导致的风险,以及由于客户准入把关不严产生的风险。

2.贷款审批风险。主要指经办机构未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运用驱动模型评分卡和专家调整变量评分卜对客户进行评分,并根据二者的评分结果采用合理的审批方式,以及放宽条件审批贷款产生的风险。

3.客户监测及预警风险。是指经办机构未能执行预警式贷后管理,未能有效监测客户账户行为,可能造成贷款资金被挪用,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预警信号产生的风险。

(6)固定资产购置贷款业务

固定资产购置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的专门用于厂房、办公用房及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的人民币贷款。固定资产购置贷款关键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准入风险。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购置贷款客户,从成立年限、业务结算量、信用等级、行业政策、自有资金比例等方面均作出了严格规定。贷款准入风险主要指经办机构放宽条件进行信贷准入而造成的风险。

2.贷款用途真实性风险。是指借款人虚构贷款用途,贷款资金并未用于购置标准工业厂房、办公用房、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机器设备,而被挪用到其他方面的风险。

3.客户监测及预警风险。是指经办机构未能执行预警式贷后管理,未能有效监测客户账户行为,部分销售资金未能进入专户,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预警信号等产生的风险。

猜你喜欢

账款信贷小微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小微企业借款人
邮储银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阳
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