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味”
2019-06-11刘瑶
刘瑶
摘 要:老舍作品中,无论小说、戏剧、散文、都普遍存在北京符号,他们是一个城市的标签,城市生活的缩影。透过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地域文化符号,我们能看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能了解到地域文化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老舍;北京符号;地域文化
一、老舍简介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作品以幽默风趣,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而著名。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有关北京社会风俗民情等特质的表述,老舍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北京风俗风景画。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身在北京,他的幼年,童年,少年时期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他非常了解北京的布局风格,建筑特色和街道小巷,民风民情。在他的作品中,语言始终运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北京话进行创作。洪忠煌先生曾经评价道:“在运用鲜活的,纯净的北京语进行文学创作和话剧创作方面,老舍在现代作家中首屈一指。他不但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学的先驱者之一,而且是完全凭借纯北京语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独一无二的作家。如果说《红楼梦》是近代的北京语标本,那么老舍的作品则是现代北京语的当之无愧的典范,在这方面老舍堪称曹雪芹的直接继承者。”
被誉为北京乡土文学大师的老舍,无论在伦敦、济南、青岛、重庆,他都在写北京。北京是他生长的故乡,是他创作的源泉。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创作中,《赵子曰》、《老张的哲学》、《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都是以北京为背景,描写北京人的生活,至于短篇小说和散文那就更多了。以“京味儿”著称于文坛的老舍,在他的作品中广泛涉猎了北京的风土人情,这些风土人情的描写,在作品中是人物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向人们展示了旧时代特有的民情风貌,另一方面描写了人物思想,刻画了人物性格。同时,也突出了老舍作品的“京味儿”特色与民族风格。所谓“京味儿”,是“北京味儿”的简称,不仅指老舍小说描写了最为传神并且丰富多彩的北京市井风俗生活,对北京市民文化心理结构给予了深刻的揭示,而且还表现为通过这种描写所体现出来的北京文化所特有的雍容大气而节制合度的风格与气度。北京长期作为封建王朝的首都,逐渐形成了带有更多古老封建的生活方式、文化与社会心理、习惯。老舍说:“北平是我的老家,一想到这这两个字就立刻有几百尺‘古都景象在心中映开。”这种“古都景象”融化到他小说的人物形象、风俗习惯、环境气氛、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中,便构成独特的“北京味儿”。
老舍先生强调:“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正是秉承此原则老舍先生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且语言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老舍先生在語言运用上成就巨大,甚至可以说“开辟了从北京话到文学语言的唯一正确的通道。研究老舍在语言领域的创造性的成就是语言学者永远的课题。”
二、老舍作品概述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北京味儿”很浓。所谓“北京味儿”,大概是指用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
老舍先生一生创作作品无数,包括百部小说和三四十部剧本,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等,戏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的贫民生活,口语风格浓郁,呈现出独特的京味儿特色。老舍先生作品也被翻译成若干语言并出版。老舍先生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幽默风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雅俗共赏,并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喜爱。
三、北京方言语的界定
方言是相对于共同语而存在的,通常指全民语言的地域分支。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地域方言,它们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在方言区下又分为次方言区,其中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由于北京话接近普通话,人们多会误以为北京话就是普通话,忽略北京话的方言地位。北京话是北京的土话,和其他方言一样是一种方言,正是因为北京方言的特殊性和代表性也使得它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
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正红旗下》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这四部作品是老舍小说和戏剧的代表作,作品描述的都是发生在老北京人之间的故事,作品运用地地道道的北京方言,对于研究北京方言有着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骆驼祥子》是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品,其中运用了众多地道的北京方言,作品用了朴素近乎口语的形式描绘车夫祥子悲惨的一生。
《龙须沟》中老舍运用了大批北京方言语,通过这些方言语言的使用,塑造出了诸如王大妈,丁四,程疯子等众多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
《茶馆》这部作品浓缩了晚清,民国,抗战,解放诸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将北京的历史变迁浓缩于一个小小的茶馆中,反映出大时代历史条件下各种人物的生存状态。
《正红旗下》也是用北京话描写旧时代北京的人和事,是老舍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品,具有较高的纯粹性。
这几部作品体现了老舍创作方向的变化,也体现了老舍语言观的变化,其中包括其对方言词语在作品中的运用观念的变化。
四、成因
老舍之所以能纯熟。准确的使用北京方言,原因众多,如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自身的语言观念和审美趣味等都是对其方言的运用有重要影响。最主要原因仍是生活经历,只有非常了解本地文化,熟悉一种语言,才能更好的发挥与运用。语言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语言没有任何生命力。此外,老舍在不断探索作品的艺术追求,当北京口语在作品中的使用能使一个个人物更加鲜活的表现自己,反应人族心态时,老舍坚定了其创作理念,此后,这些带有鲜明文化符号的语言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读者。
老舍出生在北京,自由在北京胡同间长大,对北京有天然的熟悉与喜爱。“北京城是清朝的都城,有大量的满族旗人在此居住。尽管气人在清一代的地位较汉人高,但其间也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及至清朝末年,民国以后,旗人的地位逐渐降低,贫穷度也逐渐加剧。老舍先生乃旗人出身,父亲作为一名旗兵不幸在八国联军侵华时牺牲,这也造成了老舍幼年的疾苦。”老舍先生很小的时候就饱尝贫困,从小接触的也是贫苦大众,下层贫民,因而他熟悉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在老舍的作品中,这些中下层的北京平民通常都是主人公,他们往往也是老舍先生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如:人力车夫祥子、茶馆掌柜王利发等,这些都是不断地受苦受难的下层市民形象。老舍先生曾经十分自豪的说过:“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能描写洋车夫,是因为我有很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我知道他们怎样活着,所以我会写他们的语言。”《茶馆》中的语言正是老舍先生在生活中遇见的人的写照,自然质朴,不同人有不同的语言方式,这些语言也是说话者身份,社会地位,处境的真实写照。所以《茶馆》搬上话剧舞台,虽故事人物众多,但每句对白都是“从生命与生活的根源流出来的。”此外,老舍先生非常重视北京口语在作品中的运用,老舍先生强调:“我写文章总是改了又改,只要写出一句不现成,不响亮,不像口头说的那样,我就换一句更明白,更俗的,务期接近人民口语的话。”老舍非常重视方言词语的提炼,甚至每个词的声音都要韵律和谐,正如老舍一贯主张的“在写文章之时,除了要顾及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认真考虑到每一个字的声音。”老舍力求写出具有北京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文学作品,老曾说:“不管我们作品的思想如何高深,内容如何丰富,假如我们的语言不通俗不现成,它就不可能成为具有民族风格,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
老舍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即使新中国成立后,他笔下所描绘的仍是他从小生长,深入了解,并有着深厚感情的下层平民,老舍认为就是这些生活在他身边的人,他描绘起来才更得心应手,因此解放后的老舍虽名声显赫,家喻户晓,但他仍愿和普通大众,城市平民接触,创造出更多接地气,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因此,老舍也被冠以“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全国解放后,普通话政策的推广,作家面对的即是来自全国的读者,这就要求作家作品合乎规范,适应各地读者,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大力倡导作家使用普通话进行文学创作,摒弃一些地方性的方言,土语。此时,文学更多的是服务于政治,于是推广普通话成为一种政治任务,不少作家此时也纷纷放弃了自己习惯的方言土语,改用通俗的普通话,老舍先生也参与进来,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北京地域的方言土语日益减少,这也是其后期语言观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随后,文学受政治的影响,慢慢的失去了往日百花齐放的繁荣状态,左倾思想严重,文艺服务于政治,政治成为束缚文坛的枷锁,作家们无法挣开,只能服从,于是出现了程式化的写作,作家创作个性受压抑,语言风格自然也大幅收敛了。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老舍先生的语言观发生了变化,在方言词语的数量上有了一定的控制。
五、老舍笔下的北京城及北京话
在老舍的作品中,老舍笔下的北京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胡同、店铺基本上用真名,大都经得起实地核对和验证。我们很容易找到北京的典型建筑,或是建筑特色,四合院,胡同,北京小吃,民风民情,几户人家合住在一起的大雜院,也有几代人合住在一起的大院子,热闹的商业街,老字号,北京小吃,四季食品,不同行业如裱糊匠,办丧事的,到家族,亲族,人生礼仪如诞生礼,洗三,生日,婚礼,丧礼,婚姻习俗如离婚,寡妇再嫁,卖淫,信仰习俗如迷信,禁忌,节日习俗,婆媳关系,人际往来,送礼还礼等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习俗,老舍都对其做了忠实的记录。一幅生动,朴实,具有生活气息的老北京生活画面跃然纸上,作品讲述的故事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四室同堂》描写祁家在战争年代里的生活,小说对祁家生活及周遭环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其中对家庭住宿环境的描写,客观的再现了北京的建筑特色。小说还通过详尽的描写北京城特有的职业生活来展现北京城的风土民情。这种表达方式使外界的人们可以透过祁家生活环境窥视出北京生活风貌,了解“京味”文化领域内的市民生活方式。这也是老舍内心世界的折射,。此外《四世同堂》中北京民俗的描写也独具匠心。北京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其古老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的民俗等均可从婚丧嫁娶,四时节令,人际往来中体现。作品充满大量的“京味儿”。
《骆驼祥子》中语言没有晦涩难懂的字词,在寻常字中老舍使用了北京口语,使得作品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幽默诙谐。北京方言中有很多土语,这些土语在作品中的使用,使作品更具地方魅力。诸如说刘四这个人是“放屁崩坑儿的人”用“挺脱”“硬棒”这两个词来形容骆驼祥子,显得形象生动,口语色彩突出。这样的例子在老舍作品中俯首皆是,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充分感受老舍对北京话的钟爱,老舍对北京既欣赏又巧妙使用,他渴望更多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老舍是一位北京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
六、启示
老舍先生追求的“白话语言观”对今天的文学创作方言词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启示,方言词语是宝贵的语言财富,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北京方言始终活跃着,虽然与普通话十分相近,但北京方言里的特有表达方式不应该被磨灭。当今时代,方言词语应有适宜的存在空间,推广普通话与方言语并存并不矛盾,应保护语言的多样性,这样会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本地作家创作更具有本地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能增强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更好的向外界传播本地风俗民情,作家深挖当地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状况,人物心理增强文学的表达深度。极具当地自然风物,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街道巷陌,建筑风貌,甚至当地口语,俚语的运用展开一幅别具特色的市井风俗画。
参考文献:
[1]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老舍.老舍文集(卷1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舒乙.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J].文史哲,1982(4)
[4]《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5]老舍《住的梦》,见《老舍文集》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