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认同研究
2019-06-11薛祺
薛祺
摘 要:“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针对经济建设,同时还包括了文化的交流。因此,加强对文化认同的研究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在文中主要就针对统万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认同进行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认同;遗产保护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15年3月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进一步指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统万城是我国南匈奴后裔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高原牧区与陕北黄土高原农业区之间建立的最后一座匈奴都城,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化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文化古城遗址,是窥探中华沧桑历史和文化精华的一个窗口。深入了解统万城文化认同的发展势态、构建文化认同路径,研究其地方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认同,对于处理统万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古为今用的关系、推进区域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及凝聚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统万城遗址与统万城文化认同
1.统万城遗址概况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毛乌素沙漠南缘,无定河支流红柳河北岸,是我国东晋时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夏国(407~431 年)赫连勃勃建都的地方,始建于公元413 年,建成于公元 419 年,至公元427年被北魏占领,作为都城仅存在了8年。《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记载:“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邻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都城故名统万城。
统万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内有赫连勃勃居住的皇城,内城是各级官署和王侯贵族的居所,外城则是一般居民区。内城垣保存比较完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南部的西城和东城是重心所在,外郭城墙向西北方向拉长,在外观上出现的是一个极不规则的刀具形状。
从建筑学看,统万城具有多种特点,是我国早期大规模使用木筋建筑的首例,也是我国早期使用三合土的范例。1996 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100处重要大遗址,2012 年被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统万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也是人类对自己文化的归属性意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国古代并存的两大文明体系。铁弗部作为南匈奴的重要分支,逐水草而居,建立了大夏国政权,经过两汉文明熏染,首领赫连勃勃历时6年修筑统万城,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招魏、朝宋、服凉、平朔”,充分表达了他统一华夏的愿望,是华夏民族大融合的一面镜子。其国名、城名,足以说明南匈奴铁弗部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
二、“一带一路”给统万城带来的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统万城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重镇之一,2012年,被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通过跨国申遗、援助修缮、文物外展、联合考古等途径,开展系列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向世界传递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声音。
2.“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机遇
据有关数据统计,全世界72%以上的文化遗产集中于“一带一路”,四大文明、五大宗教诞生于“一带一路”,还包含全世界超过70%的民俗和68%的自然遗产,旅游总量占全球国际旅游总量的70%。统万城作为草原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重要的考古文物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及重大的生态环境意义均赋予了统万城旅游观光价值,应将列作为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旅游国际精品旅游线。
3.“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传播的历史机遇
文化传播和交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这也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贸易通畅的重要软实力。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后备军”,统万城的兴起、辉煌和衰落,其实也是一部文化交流融合的发展史,是北方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的一个缩影。作为匈奴历史上的唯一都城,统万城被人称为“匈奴族后裔的故乡”,中东欧国家对这一遗址十分重视,具有深远国家外交意义。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统万城文化认同的构建路径
1.实行文化先行策略,理清统万城文化脉络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研究统万城的文化认同,必须坚持文化先行。要从统万城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政权变更、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入手, 深入挖掘更积淀深厚的统万城历史文化, 理清文化积淀的历史进程、文化分层及重要特征,系统总结统万城的整体文化特色,为统万城历史文化价值研究、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采取品牌拓展策略,保持统万城的文化边界
统万城所蕴藏的军事史、城建史、民族融合史和环境变迁史,均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开发这样世界级独特遗产旅游资源,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无可估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文化冲击、同时也可能带来文化发展的机遇。“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弱化了文化中心现象,地方性的,有可能相对于“中心文化”而处于“边缘”的文化认同得到增强。要在解决好统万城古为今用、为我所用的问题,解决好固态统万城与无形统万城的关系、理清统万城保护与利用关系基础之上,推进资源整合和环境建设,开发多元化产品,打造出以大遗址为核心的统万城核心产品体系,突出统万城历史文化特色,增强地方性的文化认同,有助于保持统万城独有的文化边界,有利于增强当地居民文化自信及凝聚力。
3.借力申遗发展契机,探索统万城文化认同模式
“一带一路”建设,历史和文化是重要基础,文化遗产应该在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统万城遺址已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统万城遗址是古代匈奴族西迁留下的历史印痕,是欧亚大陆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有力见证。统万城遗址的开发利用,必将引来西欧、中亚国家的广泛关注,有利于构建统万城的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要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新舞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遗产,擦亮这张中国名片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4.树立融合发展理念,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为抓手,使沿线国家实现和平发展、和谐合作、互利共赢。因此,统万城的文化认同研究,要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统万城遗址的开发利用上,要注重与文化、旅游、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将游大漠文化、牧文化、草原文化、寻根文化、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推进统万城文化产业高效能发展;将统万城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陕北能源经济与文化产业两翼齐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建设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陈林、冯霞、梁儒谦.“一带一路”倡议下发挥广西在增强中国—东盟文化认同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6):12-17
[2]周亚莉、刘敏.“一带一路”视阈下文化认同路径选择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6):69-73
[3]张力心.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8(32):133-134
[4]李美娴.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文化现实问题与机遇把握[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9):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