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刍议
2019-06-11孙仲平
摘 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时代;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都得到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历史文明负责,对中华文明的子孙后代负责。他又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民意所在,要站在良好生态环境是事关重大公共服务、重要民生福祉的战略高度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强调,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的魄力,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对突出环境问题,既不能欠新账,还要逐步还旧账。希望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党的根本宗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目的是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鲜明的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不仅是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也是为老百姓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和不断增加的经济下行压力,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要跨越这一经济发展的重大关口,亟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创新引领、集约高效、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是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有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坚持六个原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为“六个坚持”。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产生于自然,可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能破坏自然,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文明兴则国家兴。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3.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坚持生态惠民、利民、为民、亲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要遵循自然,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5.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6.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必须是全人类的共同参与,全社会、全人类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發挥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作用。通过全人类共同努力,使我们生存的家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作者简介:
孙仲平(1970--)男,中共湘西州委党校科研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