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9-06-11曾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信息化

曾佳

[摘           要]  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已进入教学普及阶段,研究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从五方面展开论述,即信息化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技术在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改进措施;信息化技术应用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发展。其中,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提出几种常规模式;同时,指出信息技术应用现阶段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信息化技术;高职院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02-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技术因其在现代通信、网络、大数据等领域的基础地位迅速在各行业普及,成为辅助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备技术。教育教学作为国家输出人才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广信息化技术,各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输出地也在持续不断地更新信息化教育技术。

一、信息化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渠道。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现代信息为原来相对闭塞的专业空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化使世界“变小”,远在异国他乡的专业信息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得,各种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数据库获得。

其次,信息化技术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法。现代教育过程,教师采用信息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图片、音响、视频等都可以为教学所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法使课堂氛围不在沉闷。

最后,信息化技术使教学结果的评估变得快捷。教学改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这需要大量的教学统计数据做支撑,信息化技术以便捷、快速、有效而闻名,被广泛地运用在教学统计、量化整理等方面。

二、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逐渐调整教育目标,尤其重视对高职院校的扶持,这使得高职院校得以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除完成正常教学外,也都更新本校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及硬件,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从最初的课堂教学延伸至更为广泛的素质教育,主要应用如下。

(一)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

学科建设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是一个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高职教学的紧凑性决定高职院校任课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专业进修,信息化技术就成为高职师资快速提升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渠道获得专业的前沿理念、成果,并将其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对科研空间相对狭窄的高职院校,教师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获得参与科研、教研的机会,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多维发展提供保障。各种信息化的竞技比赛,也成为高职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渠道,教师可以带领团队共同参与完成,更有利于促进高职教师的职业教育。

(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教学部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授,学生作为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引入,授课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变成图像、音响、视频乃至师生互动的小游戏搬进课堂。

上述的变化使高职院校的现代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手法多样灵活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增多;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建立了教学信息数据库,任课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在数据库里查找相应的教学素材备课并完成课件的制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辅助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更为注重教学的连贯性及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一些高职院校将教辅助教学的内容及教学反馈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传输,这种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并通过反馈结果调整下一步教学节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

授课前后的辅助教学内容,部分高职院校是通过通信工具(电脑软件或者通讯软件)进行传递的。辅助教学换季的学习内容多为课下小练习及课前预习内容,学生通过操作能够将学习效果以练习题完成结果(分数)形式进行反馈,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查缺补漏,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作出调整,将教学延伸到高职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里。

(四)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广,网络教学成为各学校普及的教育模式之一。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将网络教学设置成选修课,由学生自愿选择学习科目。信息化技术在网络教学中成为主导技术,无论是网课的设计、录制还是播放,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课因其新颖的授课方式、灵活的学习时间以及直观的学习效果成为学生选修课中的首选。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较相似,区别在于网络教学的学习流程、案例讲解部分,学习流程通常是将教师的授课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案例讲解是以更为生动的现场再现形式播放。其不受空间、场地、时间的限制,大大地增强了教与学的灵活性。

(五)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人培养的重点,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学生能否在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也体现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水平中。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通常实践范围广、难度大,如一个简单汽车修配的实践,在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现场很难面面俱到地讲解周全,信息化技术应用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就会充分帮学生解决这些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难题。

教师在实践教学前,可先将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问题做成信息化教学素材,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实践教学信息平台上更新,在学生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学习,及时修正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教师也能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解决现场教学中发生的疑难问题并及时总结相关信息,更好地为日后的实践教学积累教学素材。

三、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信息过于復杂

高职教育通常是按阶段分配教学任务的,每一阶段都有专门的课堂教学任务。现今,信息化技术使各高职教师的课件等教学手段过于花哨,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视频网络资源等,使本来有限的课堂时间更为压缩。这种喧宾夺主式的现代化信息内容会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专业知识的传授。

(二)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技术过分依赖

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教师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严苛地按书本讲解,而是将教学内容全盘转变成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形成信息环境下新的“照本宣科”模式。这样的教师整堂课都站在多媒体前讲课,更有甚者离开课件等辅助工作就不会讲课了。

(三)授课前后的辅助教学与课上教学内容完全一致

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属于利用课堂外的时间进行强化学习,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如果授课前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一致,学生会觉得课前已经学完,没有必要再学一遍,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课后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同,也会导致学生缺乏课下学习的兴趣,认为一样的内容多次重复学习比较枯燥无味。

(四)网络教学互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网课虽然是新兴的教学模式,但在高职院校中也算普遍的教学形式,通常作为选修课展开教学。学生只需要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打开网课的相应软件就可以进行学习,学完即可。因为很多网络教学属于将课堂教学模式再现形式录制的,教学中需要互动的部分因信息化非即时传播无法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就无法判断学生对某一环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与预期效果有偏差。

(五)实践教学中的实践内容明显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很多实践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继续延用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对实践内容一带而过。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问题就无从下手,并不能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也就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四、信息化技术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应用的改进措施

(一)精炼课堂上的信息化内容

每次上课前,任课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筛选信息化内容,有效进行汲取或精炼,使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任课教师可在备课之初与专业学科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沟通,将手里的前沿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取精华去糟粕,将精炼后的内容与教学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教学技能

高职院校的很多督导在听课过程反馈同一问题:部分教师离开课件就不会讲课,通常是满堂课都站在多媒体操作台前讲解。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备课时,先将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划分重难点,授课前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以达到对课堂上发生的任何突发情况都能及时解决效果。同时,还应定期为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使专业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学而非变成教学的全部。

(三)精心设置课前课后的信息化教学任务

课前与课后的信息化教学是固定已学知识、预习未学习知识的有效学习手段,因此需要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可以将课堂知识进行延伸,设计成小游戏或者互动问答的形式,在信息化教学软件里做成可选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四)网络教学增加互动环节

网络教学因其引起整合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受到学生的追捧,但教学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平均成绩不及课堂教学成绩高。这主要取决于网络教学对学生的不可控制性,即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调整授课时间,如果能在网络教学中按阶段设置互动环节,根据与学生的互动结果选定是否进行下一教学环节,这样就会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五)实践教学内容要与实践操作相呼应

实践教学的任课教师应在实践教学前,将本次实践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整理总结,以信息化技术在相应的教学平台上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前先行学习,加深印象,又可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操作结果选择相应的内容排除疑问、解决实践难题。

五、信息化技术应用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发展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将会有如下特点:(1)利弊共存,注意扬长避短;(2)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节奏加快;(3)日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4)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任何一项新技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有进退的反复发展过程,这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有好的一面,自然会产生坏的一面,作为高职教育研究者,我们要坚定教育为本的理念,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彦明.现代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1).

[2]宗晓倩,汤慧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6(2).

[3]徐玉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现状及实践探析[J].职业时空,2016(6).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信息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